专栏名称: 药事纵横
药事纵横是一个由多位制药精英联合创办的媒体平台,旨在分享与传递药品研发、生产和注册中所涉及的技术、经验和情报,欢迎关注和投稿!投稿请发[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药经济报  ·  医药经济专家谈 | ... ·  3 天前  
医药经济报  ·  小分子药领衔多点开花 ·  5 天前  
药渡  ·  好书推荐 |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药事纵横

关于单克隆抗体药物的10个答疑解惑

药事纵横  · 公众号  · 药品  · 2021-03-01 09:23

正文

▉ 导读

图片来源:安必奇生物

单克隆抗体 、mRNA/DNA疫苗、CAR-T细胞等是时下流行的生物制品,在疾病预防、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技术大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既相互独立,又协同发展,共同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今天,在这里,想以问答的形式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单克隆抗体药物(mAbs) 的发展情况,此类药物在自身免疫病以及癌症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1:mAbs 是什么?

图片来源: BMC Medicine

单克隆抗体( monoclonal antibody, mAb )是B细胞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 用来鉴别和清除外源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的一种“Y”形免疫球蛋白。 单一B细胞的 一生中 仅能编码一种抗体。 通常,天然抗体由 两条重链 H链 两条轻链 L链 构成。 重链 较长、相对分子量较大;轻链较短、相对分子量较小;链间由 二硫键和非共价键 连接形成一个的单体分子。


整个抗体还可进一步分为 恒定区 C区 )和 可变区 V区 )两部分。正是由于自然界五花八门的病原体和病毒,而他们的的表面又存在诸多不同的免疫原,所以抗体要识别它们,其“Y”形结构的 可变区部分 也相应是千变万化的。其中,在可变区内有一小部分区域的氨基酸序列非常容易发生突变,称之为 高变区 。高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就决定了该抗体结合相应抗原的特异性。

▉ 2: mAbs制备中最重要的技术是什么?

是1975年开发的 杂交瘤技术 。得益于该技术,mAbs才实现了大量制备,用于基础研究,并具备临床转化能力,开启了单克隆抗体药物开发的新纪元。 一般原理是将 B淋巴细胞和骨髓细胞融合 ,即可形成在体外长期存活并分泌免疫蛋白的杂交瘤细胞。通过克隆化可得到来自单个杂交瘤细胞的单克隆系,即杂交瘤细胞系,它所产生的抗体是针对同一抗原结合位点的单克隆抗体。

图片来源: 安必奇生物

▉ 3: mAbs开发经历了哪四个阶段?

单克隆抗体的发展经历了: 鼠源性单克隆抗体 、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和 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鼠源抗体免疫原较强,引起机体超强的免疫反应,因此后面的三个发展阶段都是让抗体更加偏向于人源化,尽可能减少免疫反应。

图片来源: 医药新浪

▉ 4: mAbs开发基础和方向?

mAbs 物开发基于对 特定疾病发病机制 的了解, 对特定蛋白和分子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方式 明确,如果符合上述 2 点,那么 mAbs 药物将成为很好的治疗选择。 mAbs 药物开发的方向除了新的产品以外,还包括对已有药品新适应症的开发。

▉ 5: mAbs药物大致分几类?

图片来源 :Wikimedia Commons

治疗性mAbs大致分为3类:1、 直接治疗疾病的(裸naked)抗体 。其在癌症治疗领域主要通过几种机制发挥作用,即介导ADCC途径;靶向癌细胞诱导凋亡;靶向肿瘤微环境;靶向免疫检查点等。2、 通过额外修饰提高抗体治疗效果 。如免疫细胞因子偶联,ADC,放射性药物偶联,双特异抗体,免疫脂质体等。( 药学速览公众号11.06推文- 多肽牵手纳米,助力肿瘤治疗 中列举了大量相关实例,可供参考 )。 3、 多重靶向, 如双特异性抗体等。

▉ 6: 目前mAbs哪个领域产品最多?

图片来源 creative-biolabs

FDA已审批上市79种治疗性mAbs,其中30种用于癌症治疗。mAbs靶标越来越广泛,以 癌症,免疫学,血液学疾病 占主导。大部分mAbs有多个适应症,其中至少1个与癌症相关。包括淋巴瘤、骨髓瘤、黑色素瘤、胶质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肉瘤、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头颈癌等。因此, 癌症领域可用于治疗的mAbs产品最多 。2018年美国批准了12款mAbs,这些产品中大多数以非癌症适应症获批,也反映了mAbs作为其他疾病治疗方法的高获批率。

▉ 7: 第一款mAbs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图片来源 pharmacodia

1986年,美国FDA批准了第一款单抗药物,活性成分muromonab-CD3 ( 通用名Orthoclone OKT3,1986-2010 )。最早由Janssen-Cilag公司开发,生产和销售,是 唯一一个获批上市的鼠源单抗药物 。其作为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抑制器官移植时的排斥反应。因该药开发时间较早,也是唯一一个没有按照WHO单抗命名规则命名的单抗药物。由于该药副作用严重,同时受后续上市类似药冲击,导致市场日益萎缩,生产商于2010年对其进行退市处理( 市场流通日期截止为2011年07月30日 )。从Orthoclone OKT3上市到今天,抗体制备技术发生了显著变化。时下的抗体药物,特异性高,副作用小,如此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 8: mAbs有多少,这几年发展速度如何?

图片来源:BioProcess International

全球至少有570种治疗性mAbs进行临床试验,截止2019年12月,美国FDA已批准79种治疗性单抗,这一数字仍在显著提高,通过节点数字即可感受其发展速率。 2008-2017年间,48种mAbs获批,截止2017年末,有61款mAbs可供临床使用。通过官网数据,2018-2019 年间,有18款新抗体获批 。治疗性mAbs在疾病治疗领域越来越重要。过去的25年,mAbs已经成为多种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技术的进步,使mAbs发现和开发更快、更有效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