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技股投资,巴菲特有过一段分析和论述:
亚马逊成立之初,我就对它有所研究。当时我认为贝索斯要做成的几乎是个奇迹,而我一般不会赌奇迹发生。因为它是科技股。有确定性后,我才会投资。我因为对于投资机会了解的不够,错过很多很好的投资机会。不过在错过这些机会的同时,我们也把握住了其他的机会,所以也不算有很大的损失。我的经验是待在你的能力圈里,确保你相比其他人有来自于经验或者其他方面的优势。
关于人工智能,巴菲特有过一段分析和论述:
世界并不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而变化太多。尽管学术界并不接受这一观点,并且他们发明了很多公式来说明人工智能将会一统江湖,我也不认为人工智能会在资产配置以及投资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
关于虚拟货币,巴菲特有过一段分析和论述:
虚拟货币不产生任何价值。就像黄金
一样,收益是非常低的。如
果一样资产不呈现任何价值,人们做这样的交易只是希望能以更高的价格把这个没有意义的东西卖给别人罢了。
虚拟货币的价值依赖于更多的人进场。虚拟货币更容易吸引“骗子和吹牛的人”。
这些话,来自2018年伯克希尔年会,出自巴菲特之口。
在中国投资者眼里,巴菲特因为不炒科技股,错过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时代,错失了一个又一个千倍万倍的大牛股,似乎早就应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了。
但我发现,除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可以让巴菲特退出时代,他的投资本身还真无法让他自行退出时代。
但他一定是做对了什么,不然怎么会有这样戛戛乎怪事发生?
这是一部从台湾引进的片子,片头有黑帮老大葬礼的镜头。
然后痛心问疾首地反问:是什么限制了大陆影视人员的想像力呢?
屁,看完电影就明白了,无论从尺度上,还是从艺术性上,这样的片子,大陆比这强比这好的,多的去了。
大陆之外,出现任何一点新鲜玩意,国内都能有人把它吹上天。
连台湾产的一部稍微好看一点的影片,也能被人拿来散布悲观与焦虑。
这又让我想到了股市,想到了最近被国内傻毕基金经理们吹破天的Sora。
S
ora是有创新性,赋予其划时代的意义也没什么问题。
但把它当成AI的全部,当作中美科技差距的代表,认为中美科技差距又回到了解放前,那就肯定过了。
说白了,它还是通用大模型,跟ChatGPT一样,是不错,也确实有突破,甚至把它称为人类之光、AI最前沿也没问题,但说它不可逾越、只有美国人搞得出来、中国搞不出,那就过了。
比如
ChatGPT4一出,短短数月间,国内相同类型的通用大模型一口气推出了几十款,全世界推出了上百款,号称"百模大战"。
我相信,
S
ora也一样,国内国外,相同类型的产品,很快也会一推一大把。
自古以来,科技这玩意儿,从来没有垄断这一说,更不会出现"你能玩、我不能玩"这样的事。
侬,国内经理还在闭着眼在那猛吹,人
S
ora自己倒先跑出来辟谣了:到目前为止,
S
ora
还只是一个研究项目,不是一个产品,短期内不会向公众开放,也没有任何有关开放的时间表。
不仅此,昨天还有媒体曝出消息称,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也悄悄下调了对生成式AI的预期。
看《周处除三害》时我就想,哦,
S
ora不就是另一个版本的
《周处除三害
》吗?
总之聊到AI,我还是以前的观点:真正的AI,必须跟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必须
有应用场景,
必须形成产品,然后才能形成营收,形成内生驱动力,发展才能源源不断正向循环。
中国有世界上最强大的产业链,有世界k最庞大的理工科人才储备库,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数据资源应用。
AI在中国,才能有翅膀,才能有应用,才能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就跟我们在股市里投资一样:你构建的组合,必须能给你带来丰厚的后续现金流,这样你才能不停地买入不断地增加股权,然后带来更多的后续现金流,实现更多的买入,拥有更多的股权。
只有如此,我们的投资才能源源不断,往复循环,螺旋向前。
最后特别声明:腾腾爸不买科技股,但从来没有排斥高科技。
我一直说,站在国家与社会的角度,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强科技、硬科技,当然应该是越多越好。
但作为普通人,我们拥抱高科技、支持高科技最好的方法,是多买高科技产品,而不是多买高科技股票。
你多买高科技产品了,研发高科技产品的企业才能多点收入。
研发投入更多了,高科技产品才能变得更高更强更大更多。
现在我买电动车,将来完美的人形家政机器人面市,我也一样是它的拥趸。
全文完。
作者简介:
我是腾腾爸,畅销书《投资大白话》与《生活中的投资学》作者。今年新出版
两本新书《一本书看透财报》、《一本书看透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