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潮沉思录
这里是一个公开陈述和议论的公众号,在这里,我们容纳不同的意见,尊重独立发言的精神,尊重言之有物的内容。我已委托“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汇丰据悉拟调整CEO艾桥智薪酬:固定薪酬减半 ... ·  10 小时前  
界面新闻  ·  DeepSeek回应出现假冒账号 ·  22 小时前  
界面新闻  ·  原菜鸟CFO刘政加入蚂蚁集团 ·  昨天  
纯银V  ·  去年双 11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潮沉思录

拥有怎样的觉悟才能真正抵制996?

新潮沉思录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9-04-04 19:19

正文

文 | 天书



0 1


最近有不少程序猿们行动起来,参与了一项抵制“996”加班文化的行动,这是好事。


对于这样的行动,网上有一些冷嘲热讽,嘲讽的源头多半来自于程序猿这一群体相对的高收入地位,以及过往这个群体中充斥的不少“奋斗逼”言论。也有一些认为这种行动只是狂欢,闹闹就完事了。这很没有必要,诚如那位先生所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这样的行动,结果不论好坏,它只要产生,便有了其存在的社会意义和影响。


同样,盲目的乐观和小资式的鸡血也是不必要的。在通往历史唯物主义的小径上,我们要追寻的始终是更宏观,更本质的问题。


历史和社会的问题有时很复杂,有时很简单,然而往往有太多皇帝新衣式的简单问题,能映照出群体性之上的愚蠢。



0 2


先讲几个根本性的问题。


从根源上来讲,企业如果能以高道德水准和家庭式的温情脉脉对待员工,那这种动力来自哪里?


来源是稳定的外部性的超额利润,只有外部性超额利润能让企业不用靠过度压榨本公司员工就能获得预期收益,从而维持体面的形象。虽然这种超额利润不一定是纯靠经营所得(投资,政策金,垄断专利等等)。在现代经济体下,单一企业体的压榨对象很容易实现转嫁,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一提到资本家和员工的对立关系很多人就会不以为然的原因。


如果公司给你开的薪水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那么他对你的产出预期会在什么水平?


预期是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一个行业如何才能实现所谓的大小共存,良性竞争?


有以下几种情况。1,市场特性导致无法出现少数寡头,实现赢者通吃。2,整体市场基数不断扩大,暂时不用通过内耗式竞争获取利润。3,市场所有参与者有默契的把利润预期全部转移到社会和消费者上。


这些问题其实很容易就能想明白,然而对于当代在职场中挣扎的青年来说,这些问题又不啻于皇帝的新衣,往往只能甘愿被蒙住双眼,抓住幻想不放手。



现在我们拿这几个问题衡量一下国内互联网行业。


我国大部分互联网企业(这里只针对消费用户市场)有超额利润吗?


以前大部分可能有,资本寒冬后多数没有。


我国大部分互联网企业愿意一直养活利润贡献少的员工吗?


不愿意,因为大部分互联网企业是靠风投活着的,现在风投越来越尖了,不光有很高的收益要求,可能还有对赌。


我国互联网行业是良性竞争市场吗?


显然不是。


为什么要提这几个问题呢?因为很多人,比如这次行动里的很多人,总会把自己的处境归结到这个资本家坏,那个资本家好的原由上。还有很多人,总是不知道美好生活是靠奋斗得来的,反而以为是天上掉下来的。 想明白这几个问题,也就能抛弃很多无谓的幻想。



0 3


当然,八小时工作制,一周双休并不是温情脉脉,而是劳动者的底线要求,是企业不违反《劳动法》的底线要求。本次行动,程序猿们的核心诉求也是正常的工作时间以及合理的加班制度。核心诉求对一个运动非常重要,不围绕核心诉求不计代价的进行坚定斗争,运动往往就会变为一盘散沙。


这次行动的发起者们为此想了不少办法,比如建立黑名单,禁止有996黑历史的公司使用github上的开源项目,将我国劳动法以各语言版本在github上进行扩散讨论等。


虽然有很多不看好的声音,但我很希望这个运动能得到正向的社会反馈。凡是在我国二线以下私企有过多年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很多中小企业未必加班,然而单休是肯定少不了的,实行单双休的公司都是良心企业。(这里先不讨论各种没办法正常休息的服务行业以及社会运转岗位)


在五六年以前,互联网圈还没有996这个说法,那时候互联网公司绝对是大部分私企工作者心仪的工作环境,互联网公司就意味着双休,高工资和福利。



长期以来,这些中小私企工作者的境况是没人关注的。这些企业的HR们往往都有一套合规办法,在和你的协议工资里其实就已经包含了每周四天的加班工资,并且加班工资也符合周末双倍基本工资的要求,至于基本工资是不是你的到手工资,这就要你自己看看工资单了。


目前程序猿们面临的情况比广大中小私企工作者们好得多,程序猿们占据了互联网发声渠道,议价能力也相对要高得多,这才让跟企业的博弈成为了可能。更何况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负责人的智商连那些做做表面合规的中小私企人事都不如,不光要搞996,还要开年会的时候大声喊出来,让想装看不见的人也没办法无视,当然这也符合我国互联网话事者们一惯LOW逼的本质。


总要有一个群体需要带头开始抗议。如果程序猿们借着这次行动取得了正向反馈,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最后促使劳动法能更好的贯彻执行,那不只对程序猿们自己, 对沉默的大多数劳动者也是大好事。


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有没有决心, 不计代价 的将合理的工作时间制度这一诉求贯彻到底。


代价是什么呢?



0 4


其实今年以来最让普通互联网从业者们挂心的问题不是996,而是裁员潮。关于这轮裁员潮有多猛 ,脉脉上有各种传说,从中小公司到大如京东美团,不断的有企业被挂出来又赶紧辟谣。聚是一团火,散就全打C,每一碗入职时被灌进去的企业文化鸡汤在被劝退时都成了狗屁。从绩效C,末尾淘汰到代打卡,为了有合适的理由优化掉员工,HR们搅尽脑汁。



在不景气的环境下,996和裁员就成了一枚硬币的两面,有些以前没有996制度的公司,也会用996挣扎一下。虽然我们都知道大部分996的效率都极其低下,本质上是公司管理者无能的表现,但锅有员工背,干嘛要自己背呢?


也有反向操作的,比如笔者之前所在的一家公司,一边将原来的单双休制度改为每周双休月底最后一个周六加班提升人才吸引力,一边进行优化劝退。这种其实也很普遍。有些最不要脸的,就是一边裁员一边让剩下的人搞996。


面对裁员潮,从业者们是无可奈何的。能做的只有争取自己的赔偿权益,毕竟有很多LOW逼互联网公司连遣散费也不想给。还有提升自身竞争力,找好下家。


也因为目前这个找工作难的大环境,才有吐槽说到,如果你因为不满996辞职的话,马上就有培训机构速成能吃苦耐劳的低端程序猿劳力补上来。有人称这种愿意忍受996的人为工贼。


其实互联网从业者们本应预见到今天这天这个局面。我国互联网行业里相当多公司的最大存在价值其实是为社会提供了就业岗位。不管真需求伪需求,风口来时全体鸡血,风口过后一地鸡毛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以前虽然也不挣钱,但好歹有风头愿意掏钱,ABCDEFG一轮轮下去总有人接盘,后来风投不行了,抓紧包装上市找韭菜接盘也能维持个体面。然而现在上市了之后市值还可能腰斩,这就忍不了了,不裁员加996,难道等破产吗?


然而明白归明白,板子什么时候落下来,会不会落到自己身上,是不到关头谁也不愿意去深想的事。



0 5


回顾国际工人运动史,我们不难发现资本家和工人的博弈妥协会在一个什么样的前提下达成。首先,资本家所处的行业依旧在发展,并且有可观的利润,工人停摆影响很大。工人们依然需要现有工作以维持生活,失去当前工作损失也很大。


换言之,这两方只要有一方不想玩了,博弈都是不成立的。 前者就是大萧条一堆企业破产,逼出了罗斯福新政和小胡子上台;后者就是除了锁链没有什么不能失去,心一横去干革命。


目前的情况奇妙就在于此,在围城里的人因为996想出逃,在城外的人因为担心找不到工作心急火燎。


不过程序猿们坚持抵制996的代价并不是失业。


我国互联网产业远未达到瓶颈,目前的困境其实是非理性的资本增殖需求促成的结构性失衡。一方面消费者市场层面过度榨取价值,高强度同质化竞争,一方面企业端,生产力端市场以及整个社会底层结构的信息化塑造才刚刚起步。寒冬和失业是暂时的,长远来看,只要AI没发展到能自己写程序了,程序猿们总是不愁工作的。(对于很多因为互联网行业畸形繁荣产生的非技术类工作岗位,可能没那么乐观)


换句话说,程序猿和互联网公司们还没有到鱼死网破的关系,寒冬过去后,彼此仍要互相依存。


如果,我是说如果,本次行动的影响可以大到如同让五一劳动节诞生的效果, 那在互联网全行业真正的建立按照劳动法的硬性工作制度是可期的。


然而问题到这就结束了吗?



0 6


沉思录的作者玄处说过一句话: 脑力无产阶级劳动者亦是无产阶级。


广大普通程序猿是不是无产阶级劳动者呢?我说是,然而肯定会有很多人不这么认为。


毕竟在当下,程序猿是相对容易实现阶层跃升的一个群体,收入水平无可争辩的处于劳动者的中上游,反映在婚恋市场上,高薪程序猿也是抢手货,钱多话少死的早。资深程序猿们不光可以成为管理者,获得股票分红,拿到投资创业也属于正常事。每一个曾经被压榨的程序猿在实现了跃升之后,都免不了要继续压榨后来者。



对于这样一个群体来说,在大环境普遍向好的时候,实在很难有阶层归属感。


然而,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可持续的。


回到我们最开始的几个问题:



我国大部分互联网企业有超额利润吗?


我国大部分互联网企业愿意一直养活利润贡献少的员工吗?


我国互联网行业是良性竞争市场吗?



现在问题来了,既然这三个答案都是否,那我国程序猿的整体高收入还能维持多久?


其实同样是程序猿,命也不一样。有的人名校毕业专业对口,就业选了嵌入式开发,在北京干几年才混到月薪一万以上。有的人半路出家进了个活不了两年的风口行业,起薪就是十几K。同样一个程序猿,难道做JAVA的就比做嵌入式的商业贡献和社会贡献更大吗?显然不是。我们的社会往往并不是按照价值贡献来分配收入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