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留学杂志
《光明日报》直属期刊《留学》杂志社,是隶属38家中央新闻单位之一的国家级期刊。拥有半月刊杂志/两微/光明留学网及流媒体全矩阵,着眼于泛留学领域,洞见留学行业发展,深度报道国际教育领域资讯,助力BC端产教创融合。《留学》看世界,开视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光伏們  ·  山西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突破千万千瓦 ·  昨天  
光伏們  ·  山西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突破千万千瓦 ·  昨天  
申妈的妹子圈  ·  阿里第三季度营收2801亿,超市场预期 ·  2 天前  
申妈的妹子圈  ·  阿里第三季度营收2801亿,超市场预期 ·  2 天前  
南京市场监管  ·  在菜场碰到这个“码”,记得扫! ·  2 天前  
南京市场监管  ·  在菜场碰到这个“码”,记得扫! ·  2 天前  
九章算法  ·  「九章快讯」美国禁止TikTok的真相曝光!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留学杂志

MIT教授 NeurIPS 演讲「歧视」中国留学生,女学生霸气反击!AI大佬集体痛斥......

留学杂志  · 公众号  ·  · 2024-12-19 08:00

正文


近日, MIT教授侮辱中国学生的言论 ,彻底掀翻了整个学术圈!


在NeurIPS受邀演讲中, 被誉为「情感计算」之母的Rosalind Picard 大放厥词 「中国学生不诚实」 ,并在一张PPT明确提到中国国籍。这一恶性事件,引来Jeff Dean等业界大佬怒斥。



01

MIT教授公然歧视,

中国女学生当面反驳


在前两天NeurIPS的受邀演讲中, MIT教授Rosalind Picard 直言「中国学生不诚实」让全场哗然。


“我这样做,就是为了让我的论文结果看上去更好。再说了我们学校从没有人教过我们道德和价值观。


—— 这是一位被顶尖大学开除的中国学生的辩解


虽然她备注了一段文字: “并非所有中国留学生都是这样,大部分人都是道德感很强的”作为免责声明。


但当有人当场质问,她的回答是“也许有,也许很常见,谁知道呢。我希望这只是个例。



她的言论的在场的中国留学生感到不舒服, QA环节中, 一位中国女学生当场与Picard对峙 ,并用非常理性、克制的语言,让其对种族歧视的言论做出回应。


她先是礼貌称赞了教授的讲座,教授频频点头。



然后发问为什么在PPT slide上注明了国籍,是否是因为大部分中国人都太好了, 以至于一个中国人不好的例子让教授牢记于心? 教授随后开始支支吾吾解释、甚至试图通过免责声明来洗白。


不过该名中国女学生并未放弃,指出她的言论涉及种族歧视, 因为不同国家的学生都有行为不端行为,为什么偏偏要在反面例子中单独强调是中国留学生 ,而且在整个演讲中,国籍并不是一个重要细节,没必要单独拿出来说事。


妹子直接表达 身为中国人感受到被冒犯了 ,说在关心人工智能学者整体声誉的同时,是否也要关注内部群体的声誉,进而建议教授未来演讲的时候,把国籍拿下来。


△点击播放视频


该视频在网络疯传,主办方被迫发表官方声明。 虽然没有给出任何结论:



02

激发仇恨暴力的行为必须严惩


事件爆发后,整个学术界炸锅了! AI大佬集体发声,纷纷怒斥反驳教授的观点。


谷歌首席科学家Jeff Dean表示, 「我虽没有看那个演讲, 但我看到的幻灯片内容相当冒犯。 这种泛泛而论的偏见在NeurIPS或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应该存在」。


杜克大学陈怡然教授表示,「就这件事而言,这里用任何具体的国家、种族、和群体来举例既不恰当,也完全没有必要」。



也有人直言: 为何在举例时加入国籍信息,然后又要注明国籍不代表什么? 如果真的无关紧要,为什么要单独提出来?还是说演讲者认为是有相关性的,那么她本人就需要解释一下原因了。



更好的说法应该是:「一位学生」。



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另外一些维度的观点:



事情发酵后,Rosalind W. Picard 本人也在 MIT Media Lab 的官网 发表了道歉声明:


“ NeurIPS 的主题演讲中,我分享了一个故事,其中提到了国籍 —— 我很后悔提到了这个细节。我认为这是不必要的,与我的观点无关,并且造成了意想不到的负面联想。 我为此道歉,并对此事造成的困扰感到非常抱歉。 我从这次经历中吸取了教训,我欢迎大家提出如何弥补社区过错的想法。

我坚信,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出的实际和伦理问题影响着我们所有人。我希望我们能够跨越国家和文化界限,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那么,这位 NeurIPS 请来的 Keynote 嘉宾, 堪称“一夜翻车”的Rosalind Picard 到底是何许人也呢? 打开她的主页,附有一份长达 77 页的简历。


在个人主页上,她将自己定位为 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Rosalind Picard 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教授。 她在1990年代提出了 「情感计算」 这个概念,认为计算机应该能够理解和回应人类的情感。



她的研究团队开发了多种可穿戴设备,能够监测人体的生理数据。


这些设备现在被广泛应用在医疗领域,比如可以 帮助检测癫痫发作、监测自闭症患者的情绪变化,辅助研究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疾病。

她在这些领域获得了 100 多项专利。 基于这些研究成果,她创办了两家公司:Empatica 与 Affectiva,分别专注于开发检测癫痫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与读懂人类情绪的人工智能技术。


03

写在最后


会场上霸气提问的中国小姐姐@一土麻 也在小红书发声回复: 希望隐形歧视,也能得到重视。


图源:小红书


“提问之后收到了很多 现场和线上不同肤色和国籍的朋友们的鼓励和感谢 ,这样的氛围让我由最初的紧张不安变成了安心和骄傲。很开心大家认可我的speak up!能为我们的community做一点微小的贡献是我的荣幸。


当时在现场也经历了踌躇,最终决定发问是因为希望问题不要go unnoticed,如今也算达成了初衷。 感谢大家后续在各种social media的发声和followup行动。 我相信我们不卑不亢的态度会在每一次这样的事件中由反击得到展现,也祝愿在我们每一次的努力下这样的事件将会越来越少。”


大家如何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来源: NeurIPS、 北美留学实验室、X(原Twitter)、小红书

编辑: 李嘉祺
统筹:刘洁
终审:姜乃强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