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建集团),正式组建于1982年,是我国专业化发展最久、市场化经营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之一,位列世界500强第9位。股票代码601668.SH。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明起,出分! ·  2 天前  
底线思维  ·  国运衰了,飞机也跟着摔? ·  2 天前  
湖南司法行政  ·  省司法厅召开2025年度涉外法律服务工作专班会议 ·  3 天前  
湖南司法行政  ·  省司法厅召开2025年度涉外法律服务工作专班会议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建筑

CCTV-1《开讲啦》丨薛峰:建有温度的好房子

中国建筑  · 公众号  ·  · 2024-04-23 18:45

正文

近日,CCTV-1《开讲啦》

邀请“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获得者

中国建筑大师薛峰

面向全国广大青年登台开讲

建有温度的“好房子”

做人民的建筑师




今天,蓝宝邀您共同聆听薛峰心中的“好房子”



创造充满人间烟火的建筑图景


身为建筑大师,薛峰却爱往村里跑,往胡同里钻。他说,群众身边没有项目大小之分,小项目、大工程,是有温度、有味道、有颜值、有活力的生活场景,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筑师要做的,就是为人们创造充满人间烟火的建筑图景。



北京市西城区厂甸11号院,是大栅栏片区唯一的楼房住宅小区,楼龄已有40年,有居民200多户。以前,这里是一个环境脏乱、设施破旧的典型老旧小区。杂物随意堆砌、配套建筑大量闲置、非机动车无序停放、线缆横飞、老人与儿童活动设施缺乏……而薛峰主持的一场全龄友好无障碍微改造,让这里旧貌换新颜。如今的小区,废弃空间被激活利用,化身健身房、活动中心。树下随处可见木制座椅,一条塑胶跑道绕行其间,通过无障碍设施的联通,平坡化路面零高差衔接。


核桃树下看星星,石头村里观山景


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沿河口村,由薛峰主持规划设计,中建设计研究院和中建一局联合设计建造、模块化装配的灾后重建安置房已经迎来了首批乔迁新居的村民。之前,这里杂树丛生,到处都是鹅卵石的荒滩地。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实施全过程“建筑师负责制”,在规划设计阶段,创新人因-场景-环境融合适配设计新方法,把村民生活需求、未来乡旅场景等融入设计之中,既留住“诗画乡村”特有的自然环境,同时也为村民提供具有高品质居住环境的新宅。


场地内保留的27棵核桃树,为村民留住回家的记忆;规划出洒满树荫的那条街,让村民在这里讲述生活的故事;打造多处各具特色的休闲活动场地,向村民呈现了晒着太阳远眺长城箭楼的温暖生活场景。项目在细微处体现的人文关怀,打造“核桃树下看星星,石头村里观山景”的最美乡村画卷。


装配式建筑——“搭积木”式盖新房


在节目现场,一条热门新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北京市西城区一栋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居民楼,仅仅用时三个月,就推倒重建,取而代之的是一栋崭新漂亮的五层居民楼,而它使用的方法就叫“模块化集成建设”。这座备受关注的居民楼,就是中建集团承建的北京市桦皮厂胡同8号楼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项目采用了全新的“模块化”技术开展,每一个模块全部在工厂内完成高标准预制,通过汽车吊装,现场完成模块的垂直运输、浇筑水泥等流程,大大推进了工程进度,让居民们更加安心、快速住进新家。



薛峰表示,未来,这种“搭积木式”的新房,可能会成为年轻人的买房首选。因为这种房子是在工厂里预制完成后,直接拉到项目所在地原地拼装搭建,不仅房子的建筑细节会做得更好,甚至连里面的装修也能一起完成。人们再也不需要为装修而烦恼,只要预定好样式就可以等着拎包入住。未来建造产业会走向绿色化、工业化和智慧化建造;而建筑工人也将转变身份,成为坐在工厂里操作电脑或监督机器人工作的产业工人。


每个人都是无障碍设计的受益者


创造一个无障碍的出行环境,仅仅是为了方便残疾人吗?作为中国无障碍设计领域专家,薛峰曾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立法建设。他表示,谁都可能成为无障碍设计的受益者。无障碍设计并不仅仅针对特殊人群,与此相反,在任何产品里无障碍设计都不是一个边缘位置,它必须包容所有用户的人性化通用需求。所以,其实我们所有人都可能是受益者。



在长期大量的无障碍环境设计实践中,以薛峰为代表的中建设计研究院科研团队,创建全龄友好无障碍环境“人-环-机”融合理论,创新“服务设计”模式,建立与人性化设计相对应的广义无障碍通用设计体系。他也作为“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关键技术与装备》的首席科学家,主持“拟人”无障碍智能装备与空间环境协同适配核心技术攻关。 在薛峰的构想中,未来出行的“服务新场景”可以通过手机APP,提前预约站场智能机器人,一体机承接“代人”服务、支持导航助行,同时机器人也会呼唤各类设施协同服务,让群众的出行更加方便舒适。


建筑师要“走出图纸,走进生活”


节目的最后,薛峰借城市更新这个热点话题,寄语广大青年建筑师,城市更新不能把眼光局限在一个个狭隘的改造点位上,而是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居民的共同参与,融入社区文化氛围,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他以历史街区改造为例,指出改造不能大拆大建,要在保留原本的历史风貌和生活场景的前提下,重新让街区和建筑充满活力。



薛峰说,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当下,等待建筑师去做的事还有很多,施展才能的空间非常广阔。这就更需要青年建筑师从现在做起,在实践中一点一滴去积累,掌握新的设计方法、新的体系、新的要素。未来的设计,一定是“无处不设计”“把心用足”,处处体现人性化温度的美好生活场景,这需要包括建筑师在内的全社会所有人的共同参与。建筑师,是一个非常辛苦,而又非常有成就感的职业。建筑师们用“绣花功夫”,亲手编织美丽的中国,让城市更宜居,让生活更美好。


科技日报

















责编 :于紫硕, 樊祥叙

核校: 崔   融,王   醒

审核: 汪时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