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东医疗
广东医疗改革与医疗服务平台,致力推动提升医疗质量,增进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发布医改政策、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权威信息。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改善医患双方医疗体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军武次位面  ·  IDEX ... ·  昨天  
中国民兵  ·  想成为“兵王”,这一步非常重要!! ·  昨天  
上海证券报  ·  今夜,巴菲特,大超预期 ·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适时增加权益投资!这家险企今年这样干 ·  2 天前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  兵器工业集团召开2025年度质量安全工作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东医疗

【惋惜】资深演员因癌症去世!这病早期无症状,别忽视这些警报

广东医疗  · 公众号  ·  · 2021-04-13 00:09

正文


4月10日,香港资深演员黄树棠因癌症不幸逝世,享年77岁。


黄树棠从影超过五十年,曾主演《蝶变》,在《楚留香》中饰演“中原一点红”,在《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中饰演“求叔”......拥有众多粉丝。


微博截图


据悉,黄树棠 早在三年前 被确诊为肠癌二期 ,近日 又由于肺癌病情严重 ,于3月份住院治疗。可谁曾想到,才不过二十多天,终抵不过癌症告别人间。许多网友纷纷留言感慨:愿老艺术家一路走好!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似乎只有面对肺癌、胃癌、肝癌时才有一种如临大敌的感觉。


大肠癌,这个存在感极低的癌症,往往被自动忽略。


癌,好像也没有很多人得吧」

「没怎么听过,应该不常见吧」


面对这样一种来势汹汹的癌症,我们到底可以做些什么?


为何大肠癌愈发年轻化

与这些原因有关


相关资料显示: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


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 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 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


大肠 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感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


随着癌肿发展,症状逐渐出现,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伴或不伴贫血、发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因其发部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浙江省肿瘤医院腹部大外科主任兼结 直肠外科主任李德川介绍: 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大幅度上升,主要是跟市民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有直接关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人们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素的食物吃得太多 ,大大 增加了患大肠癌的可能性。” 虽说大肠癌一般爱找中老年人,但医生曾接诊过不少刚成年的学生患者。


除了上诉所提及的不良的生活习惯 ,例如 喜欢吃油炸、烧烤、烟熏等各种高脂肪的快餐食物 此外, 工作压力大、熬夜等 也会使年轻人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大大增加。


为什么肠癌被称为“吃出来的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介绍,中国过去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比较低,改革开放后由于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得结直肠癌的人越来越多,因此,饮食因素是结直肠癌发病的外部原因之一。

此外,遗传因素、环境污染甚至日常饮食中出现越来越多的致癌物质等,都是增加结直肠癌患病的危险因素。


肠炎最后会转化成结直肠癌吗?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介绍,85%的肠癌是由腺瘤转化来的,此外,大肠息肉,尤其是大肠腺瘤性息肉也是结直肠癌常见的癌前病变,但是肠炎并不一定会转化为结直肠癌,肠炎对肠道产生慢性的刺激,有时会导致细胞发生突变,有可能引发肿瘤,但及时就医,跟进观察治疗,防止癌前病变向癌进展,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结直肠癌能治愈吗?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主任王贵玉介绍,我们做过的结直肠癌患者活过 5年,甚至活过10年~20年的患者比比皆是。

需要提醒的是,其他的疾病做完手术就相当于治愈了,但肿瘤不能完全划等号,尤其是中晚期的肿瘤患者,术后还要继续遵医嘱进行治疗或密切观察。

结直肠癌最容易转移的器官是肝、肺、骨、脑,所以结直肠癌术后每三个月还要复查肝脏 (查血液中有没有肿瘤标志物、做肝CT等),如果没有问题,两年后每半年复查一次,三年之后每一年复查一次。

即便是术后,也要重视肠镜的常规检查,每一年两年做一次,因为这次虽然切掉了,但是肠道里可能还会再长息肉,息肉长到一定程度又可能发生癌变了。因此要及时把息肉切掉,以防它再发展成肠癌。


预防大肠癌

请和这些恶习说“不”


钱江晚报曾报道过不少有关大肠癌的新闻,浙大一院肛肠外科盛勤松副主任医师就曾在 接受钱采访时反复强调: “有不舒服,特别是长期不舒服,千万拖不得!”


小编特意将医生所说最容易导致肠癌的恶习做了归纳总结,便于大家自查改正:


1.无肉不欢


没有节制的长期吃肉是肠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这些东西被细菌分解后,产生许多的致癌物质,再加上这些物质不是可溶性纤维素,大便肠溶性不够,导致大肠蠕动慢并积压在肠中,刺激肠粘膜,产生癌变。


现代年轻人的三餐怎么解决?外卖,外卖,还是外卖。某团、某饿平台确实方便了许多打工人,外卖香不香倒不说,它们用的油可一点都不少,比起清淡的饮食,更容易增加患癌风险。


2.偏爱腌制食品


吃腌制的食品容易引发大肠癌, 此外,也不提倡常 吃隔夜菜,或是将隔夜的菜还和新鲜的菜一起炒了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3.久坐不动


“葛优瘫”是当代年轻人最喜欢的姿势,大多年轻人都认为能躺绝不坐,能坐绝不站。在英国的《国际流行病学杂志》研究发现,久坐办公的人,患肠癌的风险会增加44%。


久坐缺乏运动,导致肠道蠕动减弱减慢,粪便中的有害成分在结肠内滞留并刺激肠黏膜。


近年来得大肠癌的患者有着年轻化的趋势,并且城市中得大肠癌的人数多于农村。


4.长期喝酒、抽烟


烟草中包含多种有毒物质,其中有70余种致癌物。不少年轻人为了释放压力会选择吸食烟草,这还间接产生了许多被动吸烟者。长期吸入一手烟或二手烟,患癌症的风险也在无形中增加。



别忽视!

肠癌会伪装成阑尾炎

浙大二院符炜医生曾分享过一个他诊治的患者案例。
那天,门诊来了一位患者,拿着一份彩超报告,问我:“为什么他的阑尾已经割掉了,还会得阑尾炎?”符炜医生拿过他的彩超报告一看,上面写着:右下腹可见约3 cm的条索状物,怀疑阑尾残株炎。
询问后得知,这位患者3年前曾因“阑尾炎”在当地医院行“阑尾切除术”,最近一段时间,他的右下腹又开始隐隐作痛,而且有加重的趋势,怀疑是当年的手术有遗漏,于是就到了医院做阑尾彩超。
符炜医生详细询问患者腹痛的特点、伴随症状及大便的情况,再仔细地进行了腹部检查,告诉他:“可能没有阑尾炎那么简单”,然后开单让他查了结肠镜, 结果证实了符炜医生的担心——披着“阑尾炎”外衣的结肠癌!
专家提醒,直肠癌早期还会有便血等明显的症状,而结肠癌症状则较为隐秘,多与阑尾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痔疮等症状相似,常常让人误判。
如果有以下症状者,需要尽早进行结直肠检查:
(1) 粪便带有血、脓液或较多黏液;
(2) 大便习惯改变或不规则;
(3) 经常有腹部隐痛或胀痛及胀气;
(4) 慢性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5) 腹部能触到肿块或肛门出现肿物;
(6) 不明原因的贫血、消瘦及乏力。

筛查可有效降低

肠癌死亡率


结直肠癌发展缓慢,从防治来说, 在早期筛查最有价值 。如果肠镜发现异常肿物,可以在检查时同时切除,以防止癌变,治疗过程也相对简单,且花费不大。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最新《结直肠癌筛查指南》,建议以下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肠癌筛查:
1.45岁以上无症状者;
2.有结直肠息肉病史个体;
3.有慢性阑尾炎或阑尾、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者;
4.曾行治疗性结直肠癌切除术的个体;
5.大便隐血阳性患者必须进行结肠镜检查;
6.高风险家族,如一级亲属被确诊为结直肠癌,则筛查需要从更早开始。
虽然结直肠癌发病率越来越高,但它是一种可治可防的癌症,日常生活中,除了要注重饮食调整,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烧烤油炸食物,以低脂饮食为主,也要适当增加运动,强健体质,对预防结直肠癌都有积极作用。


若出现这些情况

请及时检查


预防大肠癌,一方面要做好筛查,一方面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那么,在哪些情况下要进行筛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