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唯一官方认证和投资的离职员工组织-
···
融资
/
孵化
/
猎聘
/
宣传
/
创业培训
(一 )
2017年1月9日,腾讯小程序正式上线。
昨天早上,知乎宣布完成D轮1亿美元的投资,投资方名单里毫无意外的出现了腾讯。
尽管,马化腾手握8亿用户的微信,拥有马云做梦都想要的超级社交圈。
但是,
马化腾并没有高枕无忧。他有很强的紧迫感和焦虑感。
他曾经这么说过:
从去年五月份到现在,很多事情发生了改变,很多的产业也发生了改变。互联网首先是颠覆了媒体,后来颠覆了零售,往后是旅游,再往后是金融......一个一个的传统行业不断被互联网冲击甚至颠覆,所有的颠覆都来自于边缘式的创新,所有的竞争者都不是我们看到的庞然大物,而是新鲜生猛的消费者文化。
越来越看不懂年轻人的喜好,不理解
85
后、
90
后这些未来互联网主流用户的使用习惯是什么。包括
QQ
也好,微信也好,没有人保证一个东西是永久不变的,因为人性的本质就是要更新,哪怕你什么错都没有,就是错在你太老了。
变化快、不懂年轻人的喜好,这两点不仅仅是马化腾的焦虑,也是很多互联网大佬们的焦虑。
而目前,并没有什么对症良方。
每一个超级互联网企业,都想抢在市场之前,找到下一个风口。
为此,他们在各个领域层层布局。
(二)
一天晚上,张小龙在看Kik类的软件时,产生了一个想法:移动互联网将来会有一个新的IM,而这种新的IM很可能会对QQ造成很大威胁。
他想了一两个小时后,向腾讯CEO马化腾写了封邮件,建议腾讯做这一块的东西。马化腾很快回复了邮件表示对这个建议的认同。张小龙随后向张志东建议广州研发部来承担这个项目的开发。
“反正是研究性的,没有人知道未来会怎么样,”张志东回忆说,“整个过程起点就是一两个小时,突然搭错了一个神经,写了这个邮件,就开始了。”
后来微信的成功成为了腾讯在移动互联网发展上的一次重大的转折。张小龙敏锐的发现了新风口,顺利的完成了从PC端社交工具QQ,到移动端社交工具“微信”的时代跨越。
这一步跨越,
让腾讯在社交圈上的独角兽优势,继续得以保持。
(三)
开放了微信入口的腾讯,已经不在是从前那个”排他性“极强的互联网巨头了。
相反,
腾讯成了创业者追捧的靠山。
腾讯借此加快了自己布局的脚步。
小程序,就是马化腾的野心之作。
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安装就可以直接使用的应用软件。这就意味着,你的手机里那些APP都可以不再需要,只用一个微信,购物、打车、出行、支付等等都可以实现。
通过将所有APP的入口实现整合,完成从社交到各种生活细节的跨越。
这场战役,一旦胜利,马化腾将俾睨众生。当然,如果失败,腾讯也有可能失去继续开疆扩土的机会。
但是,居安不思危,固步自封,在互联网风起云涌的今天,无疑是逆水行舟,
不前进,必将被时代的洪流抛下!
(四)
而”知乎“,则是
弥补了马化腾布局的盲点。
马化腾一直依赖于腾讯的社交属性进行大布局,线下服务和企业服务,也必须依托于微信的庞大入口流量。
豆瓣能够常年屹立不倒,bilibili能在视频网站中杀出重围,依靠的都是“兴趣”对用户的聚集效应。
腾讯对知乎的投资,看准的就是这块大蛋糕。
”知乎——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带着这样的目标,
这里聚集大量的有知识、有经验和有见解的”高知“人群。
中国有3亿中产阶级,未来会快速增长到5亿。这群人的精神需求,不是日益庸俗化的国产电视电影能够满足的。
而先有的社交平台,微博追星话,豆瓣文艺话,天涯娱乐化。
这些平台无法满足的中产阶级的交流、分享需求,知乎满足了。再加上知乎在版权保护,知识变现等方面的突出常识,让”知乎“平台受到了广大中产阶级的追捧。
腾讯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果断将布局的触手伸出。
知乎在跨平台维权,知识变现领域的尝试,也将逐步为腾讯的资讯平台:腾讯网、天天快报、微信公共号的发展,带来全新的契机。
(五)
马化腾通过布局小程序和知乎,抓住了两个潜在风口:技术和内容。
这两样握在手中,可以说是进退皆宜。
马化腾的战略眼光和构想,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
大佬都要投资的领域,我们要尝试跟上。
新技术和创造性的内容,是未来发展的潜力领域。新技术可以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内容,是用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我们也要在这两个领域或投资布局,或积极的充实自己。小马哥都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新风口,新方向,怎么能够轻易的错过呢?
手握QQ和微信超级社交圈的马化腾都在积极的寻求变革,
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安于现状?
把握时代脉搏,跟上时代的潮流,为了我们自己和中国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吧!
(作者:天气晴,ID:bullpiano,
文章有删改,
南极圈已经获得授权,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