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币收藏中,提到一角纸币,你最先会想到哪一张?应该有不少人和小编一样,想到的是四版币的8001吧!
早在第二版人民币中,就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一角券——
黄一角
。
在某拍卖平台上,一张
EPQ67分的黄一角以2782元成交
,远远高于其面值27000倍!
黄一角是中国人民币历史上的“
第一角
”,发行于1955年3月1日,它只有一个版本,属于我国第二套人民币,是
角币发行的先驱者
!
黄一角在刚刚发行流通的时候正是新中国开始经济大建设的时候,虽然现在一毛钱几乎什么东西都买不了。但在当时,一毛钱的购买力还是很强大的!
二版币主景图案内容都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风貌,黄一角的正面图案就是展现了我国农业发展现代化的拖拉机。
主色调为棕色、黄色和浅草绿,由于整体偏黄,所以称它为“黄一角”。
黄一角有
空心五角星水印
和
无水印
两种钞纸,空心五角星水印的价值要相对高一些。
黄一角是我国人民币发行的第一个一角钱,可以说是角币发行的“
先驱者
”了。
虽说现在提及一角纸币的收藏,更多人想到的是三版币中的枣红一角、背绿一角、背绿水印一角,黄一角虽然没有以上这些受到太多藏家的热捧,但它的价值也是不可小觑的。
黄一角在1994年的时候,市场价在10元左右一张,后来慢慢的涨到了70元一张,2005年后市场行情逐步稳定,黄一角的价格在150元左右摆动,从2010年开始,黄一角的市场价格开始高涨,从150元的起步价攀升到了800元。
但是近年来品相好的黄一角越来越少,价格也随着涨到了1000+。
像下面这张品相稍好一点的,可以卖到
600元
左右。
下面这张边角尖尖,票面无污渍的全品,买
1500元
一张,如果拿去评级,价格会更高!
1955年3月1日发行的黄一角,在1967年12月15日开始就只收不付。
在当时的年代,物价水平大多以“分”计算,所以一角纸币的流通使用量很大,纸币的损耗也严重,能够
完好留存下来
的黄一角很少。
而且所处的是
计划经济年代
,那时候的家庭本来就没什么钱,更不用说把纸币收藏起来了。
距离现在也已经60多年,再加上配套需求量的增加,所以
黄一角的存世量并不多。
这张纸币采用的是
前苏联的特1号小五星水印纸
,是
单面凹版
和
胶板印刷
,由我国人民印刷厂印制,我国当年的人民印刷厂有好多家,例如北京印刷厂、天津印刷厂、上海印刷厂等等。
第二套人民币使用的油墨种类很多,有美国、英国进口的,有香港的,还有我国自己制造的油墨。
很多因素决定了这张黄壹角券防伪技术一般,此外它
票面颜色单一
,
容易伪造
。尤其对于现在的技术,仿制这张壹角券还是比较容易的。现在收藏市场上,这张黄壹角券的高仿币也不少。
拖拉机后边的拖车右轮有“
上
”字样,左轮有“
工
”字样;
▲“工”字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