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于疑诊AECOPD的患者应进行严重程度评估和鉴别诊断(证据等级A,强推荐)。
2. 识别重度AECOPD及紧急转诊指征,尽早开始治疗(证据等级D,强推荐)。
3. 推荐将短效吸入性β2受体激动剂(加或不加用短效抗胆碱能药物)作为AECOPD患者的初始支气管舒张剂治疗(证据等级C,弱推荐)。
4. 必要时加用糖皮质激素和(或)抗菌药物可缩短康复时间,降低早期复发和治疗失败的风险(证据等级A,强推荐)。
5. 无创机械通气应作为无绝对禁忌证的慢阻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首选通气方式(证据等级A,强推荐)。
6. 病情好转后及时调整药物治疗及机械通气策略(证据等级A,强推荐)。
1.推荐使用出院集束化管理清单落实出院管理核心措施,主要内容包括药物治疗、戒烟、吸入器技术评估、呼吸康复、随访策略等(证据等级A,强推荐)。
2.推荐医生和患者共同制定出院后行动计划表,内容包括慢阻肺症状控制和监测指标、治疗方案的合理应用、识别急性发作和处理等,以达成患者出院后的自我康复及管理目标(证据等级B,强推荐)。
1.出院后2~4周的早期随访能降低短期内急性加重发生率和再入院风险(证据等级B,强推荐)。
2.随访中的AECOPD患者再次出现急性加重或呼吸困难,可参照相应路径调整治疗策略(证据等级B,强推荐)。
3.随访时如发现吸入性药物疗效欠佳时,应依照吸入器个性化选择路径更换吸入性装置或药物(证据等级B,强推荐)。
1.推荐出院后AECOPD患者行呼吸康复治疗以改善症状并减少急性加重风险(证据等级A,强推荐)。
2.推荐对出院后AECOPD患者进行氧疗及家庭无创通气指征动态评估,必要时及时启动相应治疗以改善预后(证据等级A,强推荐)。
3.对围出院期AECOPD患者进行长期营养风险筛查并给予合理化营养干预(证据等级B,强推荐)。
4.对出院后AECOPD患者进行持续合并症监测及干预指导(证据等级B,强推荐)。
5.应重视终末期慢阻肺患者身体和心理症状的识别,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身体照护及精神心理照护(证据等级C,弱推荐)。
1.各医疗机构应明确职责分工,对于AECOPD患者进行从医院到社区到居家的连续化照护,适时启动双向转诊以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加快促进区域协同诊疗一体化进程(证据等级D,强推荐)。
2.全科医生和呼吸专科医生应加强沟通,提高对AECOPD患者的协同管理有效性(证据等级D,强推荐)。
以上内容来源: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呼吸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围出院期管理与随访指南(2024年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4, 47(11): 1048-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