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万里无云,眼前矗立着的这座金字塔,就是独一无二的央迈勇山。独一无二,举世无双,无与伦比,是的,它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最壮观的山峰。
——洛克 美国《国家地理》1931
喇嘛寺的上方具有灰色的岩石棱堡,远处的背景是光彩夺目的金字塔——卡拉卡尔的银峰雪壁。从喇嘛寺的附近展望“蓝月山谷”之时,有一种终于来到世界的某个尽头和归宿的感觉。
——《消失的地平线》
这个暑假,思想食堂的家庭游学将前往最后的香格里拉仙境——
亚丁
,和仓央嘉措魂牵梦萦的地方、玛吉阿米的故乡——
理塘
。和前几个暑期游学一样,我们还在寻梦香巴拉的无尽之旅中;今年更为游学升级旅拍服务,为中国人文家庭的假期生活留下美好的时光印记。
香巴拉究竟在哪里?
上一世纪30年代初,美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在《消失的地平线》中描绘了“香巴拉”:一个全新的世界就藏在蓝月山谷里,一次世外桃源的文艺复兴将奇迹般在这里萌芽。
香巴拉,成为人类关于桃花源的共同想象和憧憬的蓝图,从此也在全世界带出了一股寻找理想王国香巴拉的热潮。而这一切,正是源于探险家洛克在一个世纪前的伟大行走与记述。
1928年6月13日,洛克带着21名纳西助手,牵着36头骡子和马离开了川滇交界的木里。他们一行在山匪威胁的阴影下不断前行,直到两周后的26日,凌晨4点半……那天,洛克从帐篷起身,走进阴冷的、灰色的清晨。虽然,在此之前,洛克的双眼和相机早已饱览无数的雪山与美景,但那一刻,他的灵魂仍然为之震颤,因为那无与伦比的三怙主神山。
嶙嶙怙主雪山如坛城,无数宝物建无量宫。圣洁莲花日月法座,空行母护法神守。
——莲花生大师《三怙主雪山志》
相传
公元八世纪,莲花生大师为三座雪峰开光,并以佛教中三怙主:观音(仙乃日)、文殊(央迈勇)和金刚手(夏诺多吉)命名加持,因此称为三怙主雪山。其中观音菩萨代表“慈悲”。文殊菩萨代表“智慧”。金刚手菩萨代表“愿力”。
亚丁“三怙主雪山”因而成为藏传佛教中“慈悲”、“智慧”与“力量”完美结合的神山,拥有无上崇高的宗教地位和神圣影响。
洛克写道:
“天空万里无云,眼前矗立着的这座金字塔,就是独一无二的央迈勇山。独一无二,举世无双,无与伦比,是的,它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最壮观的山峰。天此时还是墨绿色,白雪皑皑的“金字塔”是灰白色。然而,当太阳射出
光芒来亲吻它们时,央迈勇和仙乃日的山巅霎时幻化成了金黄色。”
在洛克的笔下,夏诺多吉有埃及金字塔的庄严神秘,仙乃日则“像活佛冥想时端坐其上的巨大白色法座。只有这种宝座,才配得上藏人信奉的神灵。”
藏传佛教认为,世间众生敬奉朝拜三怙主雪山,能实现今生来世之事业。一生当中至少来一一次转山朝觐是每一个藏族人的夙愿。
事实上,从云南丽江到香格里拉市,再到甘孜稻城;从玉龙雪山到梅里雪山,再到三怙主神山,思想食堂的暑
期游学终于沿着探险家洛克的足迹,一步步接近香巴拉迷人又神秘的所在。
洁白的仙鹤
请把双翅借给我
不飞遥远的地方
只到理塘
转一转就飞回
——仓央嘉措
据说第一次听到理塘这个词,如果不是在丁真的视频中,就一定是在仓央嘉措的情歌里。仓央嘉措,6世达赖喇嘛,与理塘有许多不解之缘,他虽然从未到过理塘,却把最美的诗与灵魂留给了理塘。
“洁白的仙鹤”流露出他对亡故情人的无限思念,理塘便是他的情人——桑吉卓玛出生的地方。而他去世后,人们根据诗中的隐意,在理塘找到了他的转世灵童。
藏族朋友告诉我们,理塘有
三宝,一是县城在海拔4000+的世界高度赋予这片大地丰富的山水资源和
虫草、松茸、温泉
;二是甘孜藏区建立的第一座格鲁派
长青春科尔寺(理塘寺)
,三是错过就要等一年的
理塘八一赛马节
。
藏语有
谚:“赛马要在平坦的草地上,英雄要在烈马的背脊上。”理塘牧区的人们,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几匹马,长期以来,人们对马的热爱已经融入于赛马活动中。七八月份的高原水草丰茂,群山环抱中,
毛垭大草原广阔如海,一年一度的草原盛会赛马节如期举行。
在成千上万顶帐篷聚集的草原上,彪悍粗狂的康巴汉子骑马驭风奔腾,婀娜多姿的藏族姑娘盛装打扮,从青海玉树、丹巴美人谷等远方赶来的藏族男女,他们穿上最珍贵华丽的衣服在这里尽情展现自我。
赛马节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也是一次近距离了解藏文化的契机,然而这仅是康区藏地自然文化的一小部分。
长青春科尔寺
(藏语:
བྱམས་ཆེན་ཆོས་སྐོར་གླིང་།
),亦称理塘寺(藏语:
ལི་ཐང་དགོན་པ་།
),康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黄教寺庙。长青春科尔为藏语译音,“长青”意为弥勒佛(即未来佛)“春科尔”意为法轮。是康巴第一大格鲁派寺院,曾有称曰:“上有拉萨三大寺,下有安多塔尔寺,中有理塘长青春科尔寺”。
几百年来,理塘寺被经营成一群伟大的建筑,坚定、饱满地暗示出崇高、庄严、神秘。理塘寺内的壁画十分精美。佛舍内从门到内壁,从主柱到横梁,都绘有风格独具的壁画,每幅画都表现了一个完整的佛教故事。这些壁画线条繁杂,变化多端,色彩绚丽;人物形象千姿百态,圆润丰满,栩栩如生,且寓意深厚。
今日的理塘寺是藏区人民转经祈福的地方。金色的马鞍,麒麟号角上的道道铜箍,十世班禅大师的坐床,僧侣们翻动着的古老刻板《甘珠尔》和《丹珠尔》以及虔诚的信徒们转动着经筒,这些都无不追忆着理塘寺昔日的故事。
理
塘老城勒通古镇
,是中国最美景观大道——318国道上最具浪漫色彩的所在。这里
自古以来是商贾云集之地,拥有藏区规模最大、最为集中的聚居藏寨,富有浓郁的藏族传统生活气息。仓央嘉措的转世灵童、七世达赖喇嘛就降生在这里。
仁康古屋(七世达赖喇嘛故居
)、
芒康古屋(芒康活佛故居)、五世嘉木样及黄正清将军故居、佳仁古屋、藏医
馆、
藏香馆……如天空之城的繁星点缀其间,诉说着悠远的历史,是一方祥瑞之地、聚福之地。
在理塘境内,高山和草原绵延不绝,有个小镇的藏语名字叫拉波,就是“神山”的意思。神山拉波为人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野生虫草、松茸和能把牦牛养的又黑又壮的麦尼海塘牧场。
这里的山谷中有个依山傍水的古村,因为海拔低,风景秀丽且离城远,得以保留了更为自然的牧民生活方式,在这里热情好客绝非一个形容词,而是具体而盛大的行动和仪式。
拉波的松茸山上,青冈树高大而密集,树下的松茸则神秘莫测,比起送到餐桌前的松茸,我们遇到藏马鸡、土拨鼠和獾子的概率应该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