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假装在纽约
世界的广阔和美好,内心的浩瀚与宁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林肯中国回应“林肯并入福特中国”传闻 ·  昨天  
界面新闻  ·  柔宇显示名下12套不动产等资产二拍流拍 ·  3 天前  
界面新闻  ·  柔宇显示名下12套不动产等资产二拍流拍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假装在纽约

我期待了那么久的李安新片,竟然跟我说不好看?

假装在纽约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6-10-18 22:52

正文


《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战事》,可能是很多人今年最想看的好莱坞新片了。我也充满期待,上周在纽约的时候甚至一度想要把机票改了多呆几天,就为了等这部片子在纽约电影节上的全球首映。


不光是中国人期待,全世界的媒体都很期待。期待的原因,除了因为导演是李安以外,还因为这部3D/4K/120帧的片子号称是电影技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革新。


目前主流的电影制式是每秒24帧,这个标准沿用了几十年,所以大家在说起电影的时候,常常说“电影是每秒24格的谎言”。


彼得·杰克逊在拍《霍比特人》的时候尝试过每秒48帧,而这次李安大幅度地提高到了120帧。


再加上3D和4K分辨率的高清屏幕,这会是什么样的视觉体验?让人充满了想象的空间。媒体的评价是,“和你以前看过的任何电影都不一样”。


纽约电影节费劲九牛二虎之力说服李安把首映放在纽约,电影节总导演坎特·琼斯(Kent Jones)说,这部片子“以最辉煌的方式深深打动了我,它讲述了美国入侵伊拉克战争之后的故事,并以最亲密的个人化方式呈现了出来”。


《纽约时报》则干脆说,李安开启了一场影像技术的新冒险。




因为这部片子对放映技术有特别的要求,所以没有放在电影节最重要的电影院 Alice Tully Hall 放映,而是放在林肯中心附近一家临时改造的小影院,只能容纳300人。一票难求,电影节官方只能通过抽签来选取幸运观众。


而在全球范围内,也只有五家电影院改造了设备能够放映最高规格的版本,除了纽约以外,其他四家分别在北京、上海、台北和洛杉矶。其他地方,都只能放映低配版。


所有人的胃口都被吊了起来。



结果万万没想到的是,前两天这部片子亮相之后,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电影评论人,态度都非常微妙。


烂番茄上的评分,在电影放映第二天后只有4.5(总分10分),现在勉强上升到4.8,仍然是一个非常尴尬的数字。



大媒体体谅李安的面子,所以行文都比较克制。比如《纽约时报》没有发表影评,只是委婉地总结了观众的反应。


但小一点的媒体就没有这么多顾忌了。


《纽约邮报》的影评人在推特上说,“真的很期待《比利·林恩》的上映。很震惊这部片子竟然这么烂。在每一个层面都失败了,票房也必然会大败。”



Indie Wire的标题是,“故事不错,但技术并没有用到好处”。



李安罕见的失误。



“比利·林恩漫长的帧率噩梦”。



“李安的新片是一个5000万美元的4D错误”。



“暂时还不会是电影的未来”。



“一场视觉灾难”。



“技术走得太远,情感还没有跟上”。



“一个视觉惊艳的失败实验”。



“120帧也许是纪录片、体育比赛乃至色情片的未来,但绝不是电影的未来。”



《卫报》给了两颗星,说这部片子是李安的失误和哑火的闹剧。“这是一部古怪的、没有生命力的电影,它有一些想要表达的东西,有时候确实也说到了一两处,但更多的时候没有说到点子上就跑开了。”


综合这些媒体的评论,大致上有这么几点:


1、每秒120帧的拍摄方式,画面和动作更加流畅逼真,能够给观众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比如当角色出现在镜头的前端时异常清晰,和身后的背景形成脱节,感觉就像是从杂志里剪出来的一样。《纽约时报》说,“感觉不像是电影,更像是虚拟现实”。


但是,这对观众也是一种挑战,很多人反映自己看到一半的时候还在颤抖,或者发晕。“看完电影,大家还像是公路上被汽车前灯照到的鹿一样,惊恐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有媒体说,“带上你的晕车药,因为李安已经被3D/4K/120帧的新技术给弄晕了。主角一直在要的Advil,你也会需要的。”


更多的人说因为细节太丰富,所以在看电影的时候经常分神,不太容易沉浸在电影的情节之中,“很多时候我甚至故意摘下眼镜,让银幕变得模糊一点,想看看这样是不是能够让我更加专注,但这样做并没有什么效果。”


还有人说,“有必要重新在普通的银幕上再看一遍,这样才能做出比较准确的评价”。


有人激烈地表示,应该禁止电影使用24帧以上的帧率拍摄。



2、120帧保证了每一个细节都会清清楚楚地展现在银幕上,一切看起来都过分逼真。但这带来的副作用是,观众对于“真实”的感受发生了扭曲,以前的观影经验完全被颠覆了。所以,拍得越真实,观众往往就越觉得不真实。


对于演员和导演来说,这成了一个全新的挑战。镜头前演员的表演最大程度地展示了出来,原本观众注意不到的毛孔、细斑、发黄的牙齿都纤毫毕现,清晰可见。


更重要的是,无论演员演得好还是不好,都会被成倍地放大,完全没有掩饰的余地。任何的表演都会显得不真实,显得做作。就连李安自己都说,他在拍这部片子的时候常常拿捏不准应该怎么指导演员的表演。


“公平地说,比利·林恩里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很用力,但是120帧让这部电影看起来很怪异,就像是在演小品。”



很多媒体对片子里好几个演员的表演都提出了批评,认为他们的表演很糟糕,其中范迪塞尔是被点名最多的。不过演男主角的英国新人 Joe Alwyn 和演他姐姐的 Kristen Stewart 倒是得到了不少好评。



3、对电影本身的批评,比如剧本很薄弱,没有原著那么精彩;节奏缓慢,剧情冗长无趣。


有媒体说,“李安说新技术会让电影变得格外清晰,但我根本不关心电影里每秒有多少帧,没有人关心这个。我们只是想看一部好电影,有好的表演和有意思的故事。但是这些比利林恩全都没有。不管李安用的新技术是什么,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银幕看起来像是一个视频或肥皂剧。灯光很糟糕,特写很可怕,即使是颜值高的年轻演员也不能幸免。”


4、《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讲的是一个从伊拉克战场回国的19岁战争英雄和其他老兵受邀参加庆祝胜利的巡回宣传,在一场感恩节橄榄球比赛的中场登台,在这个过程里有创伤后精神障碍症的主角不断地回想起他在战场上的经历。


作为一部反战小说,原著的风格是讽刺美国社会对待战争和军人的态度,但在电影里完全看不到讽刺,因此效果和思想深度都被削弱了不少。


《卫报》说,“李安的问题是,他的风格对于这样一部电影来说显得太过真诚了”。


但也有很多人认为,这些问题同样是120帧引起的。有媒体说,“我不太确定比利·林恩的失败到底是源于技术还是源于故事本身的缺陷。第一印象是,剧本薄弱,表演僵硬。这应该怪摄像机,还是台词,还是在回忆和现实之间不流畅的切换?我需要再看一遍才能确定,但我更倾向于认为是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


很多媒体曾经预测《比利·林恩》有能力角逐奥斯卡,但在他们看完之后,这个说法没有人再提了。


即使是李安自己,似乎也对这部电影没有太多的信心。在放映前的发言里,他一直表示自己很紧张,恳求观众“给《比利·林恩》一个机会”。


李安原本不必这样提心吊胆,冒险去做这样的改变,他早就功成名就,大可安安稳稳地拍赚钱的商业大片。


但外表温软的李安,骨子里是一个勇敢和不安分的人,充满挑战欲望,想要打破所有的陈规。


拍《比利·林恩》,对于李安来说早就突破了一部电影的格局,好看不好看、是不是能够获奖,也许不是他考虑的重点。他着眼的,是未来整个电影工业的大格局。


李安曾经说,“从《少年Pi》就开始感觉到,电影它一直告诉我,它要变了。”


所以他带着使命感,想要促成这个改变——寻找新的器材、新的拍法、新的审美观念,改变人类在电影里做梦的方式。


他说,“我其实觉得好像才正要开始打另外一场仗,因为不光是这部电影,而是往后电影的一个开始,现在是一个新的出发点。”


正因为如此,不管是不是喜欢这部电影,媒体的报道里都对李安充满了敬意。


所以《赫芬顿邮报》把《比利·林恩》称为是“尊贵的失败”,文章第一句就说,“你很难批评那些用自己的灵魂去寻找艺术突破的人”。



就像 Variety 说,“《比利·林恩》有成为革命性电影的潜力,它打开了一扇大门,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拍电影、看电影和感受电影的方式。这件事还也许没有发生——确切地说,肯定还没有发生——但是请记住这一刻,未来的一切改变都是从这一刻开始的。”



新浪微博 / 微信 @假装在纽约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