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精读
跟着我,选好书,读好书,用好书。
51好读  ›  专栏  ›  精读

《环界》:一部被彻底误读的科幻小说

精读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2-06 19:5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精读君曰】


人心畏惧的是什么——是未知、黑暗和深入骨髓的孤独。

铃木光司烧脑之作,科学与极度想象的终极结合。曾以《午夜凶铃》之名风靡亚洲。

这本书比《午夜凶铃》带给你的更多,那些超级恐怖的灵异情节外,包含着层层的科学,一切比你想的多。

卓越的想象力,是恐怖更是科幻,氛围堪与《釜山行》比肩,挑战你的思维与胆量,有读者看完这本书后声称,他以为他一周后会死掉。

你,够胆看吗?




《环界》:贞子小姐的前世今生

本文已获授权,转载自作者褚方叶

《环界》有大众小说的阅读快感和惊悚的气氛,但只把它当恐怖小说看,就十分可惜。因为《午夜凶铃》那部电影大获成功,它出色的科幻本质就一直被掩盖在了贞子的恐怖风暴之下。


力量的来源

一千三百年前,日本有一位修行者名叫“役小角”,精通咒术、仙术,因为在朝廷上得罪权贵,被流放到伊豆岛“差木地”。他向当地人传授了先进的渔业、农业知识,岛上的人十分崇拜他,很多人都是他的信徒。公元699年,海上飘来一具役小角石像,于是人们把石像供奉起来,世代祭祀。在《续日本记》中,关于役小角有这样的叙述:

丁丑。役君小角流于伊豆島。初小角住于葛木山。以咒术称。外从五位下韩国连广足师焉。后害其能。诡以妖惑。故配远处。世相传云。小角能役使鬼神。汲水採薪。若不用命。即以咒縛之。

另外有传说,役小角流放伊豆大岛期间,他每晚必定徒步于海上登富士山,据说在富士山山脚建起了青龙寺。

斗转星移,故事中的这一幕发生在二战后,来到伊豆大岛的驻日美军把役小角石像扔进了大海。这一幕恰巧被二十一岁的山村志津子看到。当天晚上,她与暗恋她的源次把石像钓了上来。此后,志津子的身体开始出现异常,并能预言一些毫无征兆的事情。东京的伊熊平八郎教授发现了志津子的超常之处,于是把她当作实验对象,做超自然学术研究。两人因此产生爱情,志津子怀了伊熊博士的孩子。年底山村志津子回到故乡,生下山村贞子。

崇拜超自然现象的潮流

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日本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崇拜超能力的高潮,触发点是五岛勉写的《诺查丹玛斯大预言》一书。诺查丹玛斯是一名生活在16世纪的精通希伯来文和希腊文的预言家,他在代表作《百诗集》中预言了很多未来的事情,站在现在的角度看,有些的确发生了,而很多则是无稽之谈。在上世纪70年代,《诺查丹玛斯大预言》一书出版,民间对诺查丹玛斯的膜拜达到最高潮。书中写到了诺查丹玛斯对世界末日的预言,“1997年7月,恐怖大王将从天而降”。该书1973年出版,三个月后销量突破100万册,各个电视台都在播放关于诺查丹玛斯预言的节目,很多小学生也知道“安哥鲁莫亚王”。无独有偶,同一年小松左京的《日本沉没》出版,同样大受欢迎。出生于1957年的铃木光司那时差不多就读高中,显然也深受这股潮流的影响。


井底和排水沟

贞子两次大发神威,一次在小木屋下面的古井底,一次是在高楼顶层的排气沟里。“两处死亡之所,一处位于幽静的森林,上有树荫遮蔽,宛若沉入地中海底的圆筒状棺木。另一处则位于充满海洋气息的海岸道旁,上头毫无遮蔽物,犹如浮在空中的长方形棺木。”贞子复活的场所成了高野舞死亡的场所,生与死有时候只是一线之隔,有谁能料到二十五年前死亡的人能再次降临尘世呢?

电影语言中,井、隧道往往代表着“重生”,是鬼魂从阴间回到阳世的通道。小说中的井和排气沟都有相同的寓意。井和排气沟从构造上极像子宫,生命诞生时必须从这里经过。水可以理解为母体中的羊水,贞子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重返人世。在井底的意念复写是第一步,接着寻找子宫准备出生。

睾丸女性化综合征

贞子外表是个不折不扣的美人,却患有睾丸女性化综合征。所谓睾丸女性化综合症,也叫雄性激素不敏感症,分为完全型雄性激素不敏感症和部分型雄性激素不敏感症。完全型雄性激素不敏感症患者在出生的时候是女孩子的外形,在自我认识上也是女性,但是到青春期的时候不会有初潮,不能生育。部分型雄性激素不敏感症患者则从小被当成男孩子抚养。

贞子有乳房、外阴和阴道,没有子宫,有男性生殖器官,从这些描述来看,她所患的是部分型雄性激素不敏感症。按理说,贞子应该从小是被当成男孩子养育长大的。在《新生》中才对贞子的外貌有正面的描述。她在外表上是女性,但是对自己性别的认识我们难以得知。也许女性的外貌对贞子来说,是为达到目的所伪装的手段而已。铃木光司在采访中就说过:“‘贞子’是无法透过表情看透内心的“能面”形象,是以铃木保奈美的形象为基础加工创作出来的。”书中对贞子外貌的着墨并不是很多,往往处于一种模糊的概念之中。就如看《东京爱情故事》的时候,我们被莉香的笑容和明朗所感染,往往忽略真实的铃木保奈美的人格。

生前的贞子无法生育,而复活后的贞子却是个雌雄同体的“新物种”。在《铃》中,龙司就曾这样评价过:“同时拥有女性和男性的性器官,可谓是力与美的象征。”复活的贞子是最强的“人类”,她成功跨越了自己生前的弱点,开始争夺人类的生存空间。这么费尽心机的复活计划真是让人脊背发凉。


录像带和基因——大众传媒与个人

有一个很有趣的假设,假如人的基因会后天改变,那么会怎么样呢?虽说是假设,有一部分学者其实已经有相似的观点。尤其网络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很难坚持我们的基因没有发生改变,这点铃木光司在二十年前就预见到了。

《环界》中,录像带和书籍代表的是传媒大众,基因则是代表人类自身。志津子因为外界的非议和不信任承受巨大压力,跳入三原山自杀,从很大程度上说,她的死跟传媒的造势有关。重生之后的贞子很懂得利用大众传媒的优势,首先利用随处可见的录像带,将自己的愿望用意念复写在上面。接着通过浅川的记者身份,完成了《铃》报告,并诱惑安藤不要阻止《铃》的出版。另外由《铃》改编的电影也积极展开筹备。

现在看来,这不就是一个超级IP的运作方式?按照书中描写的,只要看过《铃》的电影和书籍的人就会感染“RING病毒”,如果女性正值排卵期的话则会受孕,进而生下贞子。不难想象,只要达到某一阶段,世界上所有的人类的基因就会变得一样, 没有美与丑的区分(都成了网红脸?)、没有智力高低的区别、没有忌妒、没有仇恨、没有爱……这才是人类真正的灭亡 ——佩服铃木光司的远见,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就已经预见了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

周期(一周)的设定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是地球公转的周期,春夏秋冬四时的更替是大自然万物的节奏,阴晴圆缺是月亮展示它美丽容颜的周期……周期性是整个世界的规律。在《铃》中,只要看了那盘神秘的录像带就会在一周后的相同时间死亡。任谁都无法相信这样的事,都将其当作无聊的恶作剧。可是一周后,看过录像带的人一个个相继死于心肌梗塞。前有杀人的音乐《Gloomy Sunday》,后有杀人笔记本《死亡笔记》,离奇的死亡总能激发人类的好奇心,就像浅川一样,在好奇心的鼓动下,一步步揭开事实真相的同时,也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中。

与《Gloomy Sunday》和《死亡笔记》不同,《铃》中录像带不会立即夺取观看者的生命,死神会准时地在一周后降临。为什么铃木光司要将贞子复仇的时间设定为一周呢?

跟年、月不同,一周是完全属于人类社会的周期,学校、公司、商场……人类的活动场所都是按照一周的周期来运行的。其实,录像带来自于人类,“铃病毒”同样来自人类。不是什么鬼怪之说, 人类的悲剧源于自身的弱点 。其次,一周的设定还暗暗地挑战着人类的智慧和胆量。恐惧其实源于人类自身,当时间一天天地逼近死亡线,所产生恐惧远远大于被当场夺去生命时的恐惧。录像带开始的那句话就像一个杀人预告,戏谑着人类的智力:“一周的时间,看你能否逃离死神的魔爪。”


铃木光司笔下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


赛博空间一词最初出现在威廉·吉布森于1982年创作的《Burning Chrome》中,意为计算机模拟的虚拟世界。在《环》中,日美科学家为了解开未来世界发展的规律,在巨型计算机内部,创造出了三次元的假想空间“环界”。

环界如宇宙一般广大,土壤、地形、气体等条件都与地球一致。在第三部的创作中,铃木光司跳脱出了前两部设定的情节,将世界观变得更加宏观。虚拟的计算机空间与现实世界如镜像般互相参照,环界中“RING病毒”蔓延,现实世界中“转移性人类癌病毒”已经造成数百万人患病。

《环》的男主人公二见馨(在环界中,他是高山龙司)是唯一一个能穿越环界和现实世界的人。他公布了自己的DNA序列给“观察者”,观察者拥有这组序列之后,就可以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合成新的生命体——阿馨。通过这样的方法实现两个空间的穿越。

这种现实与虚拟互相交杂,环环相套的设定,是不是有些眼熟?——没错,自从《黑客帝国》上映后,关于这两部作品的结构到底是谁模仿了谁,就一直争议不断。也有许多人认为,特工史密斯的原型就是贞子,贞子小姐就是一种虚拟世界的病毒。

我们所在的宇宙,也许只是大千世界的一颗弹球,一沙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就像黑衣人里的设定,“银河在猎户的光圈上”。

《环界》似乎是对我们这个世界的预言,不断复制的病毒录像带,力图把全人类都统一成自己的DNA的贞子,难道不像眼前正在发生的某些现象?每个人都在被同一个热点吸引,被媒体和舆论推挤着往前,DNA虽未达到一样,思想却毫不犹豫地被改造得整齐划一。

即便如此,人类最终还是会进化,会变得更好。在《螺旋》中,铃木光司借高山龙司之口说出了他的观点:“人类为什么会进步,那就是因为人类可以忍受任何事情,唯独无法忍受寂寞。”

仅以此文,致敬这部伟大的预言之作。


↓点击直达 《成长日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