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起点锂电
起点锂电大数据是锂电池全产业链领先的资讯服务平台,我们致力于为锂电池上下游企业提供最前沿的资讯和最专业的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哲学园  ·  物理直觉不再是人类专属?LeCun等新研究揭 ... ·  11 小时前  
哲学园  ·  婆什迦羅一世和他的正弦近似公式 ·  2 天前  
哲学王  ·  一文了解: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理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起点锂电

200GWh!动力电池巨头持续“签单”

起点锂电  · 公众号  ·  · 2024-10-17 19:13

正文

展会及年会倒计时20天

CINE2024中国国际钠电池技术展览会

中国国际换电&储能电池技术展

2024起点锂电&两轮车换电行业年会
2024起点钠电行业年会
同期举办:2024第十届起点金鼎奖颁奖典礼
主办单位: 起点钠电、起点锂电、起点充换电、起点研究院(SPIR)

展会规模: 200+展商、2000+参会企业、20000+展会面积、30000+专业观众

展会时间: 2024年11月6-7日
展会地点: 深圳坪山燕子湖会展中心

第一批展商及赞助商: 金钠科技、茹天机械、贤辰智享、尚水智能、成泰科技、海四达、璞钠能源、杰事途、思沃新能源、铧钠新材、隐功科技、科达新能源、湖钠能源、尚金科技、天钠科技、科迈罗、瑞扬新能源、华普森、净森源、浦士达、容钠新能源、亮见钠电、果曼钠电、超力源、光宇出行、海雷新能源、海裕百特、翼动新能、研新检测、超业精密、达力智能、英钠新能源、钠博恩、联鹏智能、中天和、东唐智能、思谷智能、智莱科技、珈钠能源、易事特钠电、东腾锂业、恒大新能源、博钠新能源、纷享销客、国科炭美、中比新能源、广钠新材、泽源智能、汇创新能源、琥崧科技、北测新能源、金力股份、儒特集团、浩能科技、铜益九州、汇港能源、津工能源、恒泰科技、和誉智能 同兴环保、逸飞激光、太空人新能源

前言

LG新能源风光再现,仅三个多月时间,签下近200GWh意向订单。
作者|焦亚
排版|小锂
或许我们都小瞧LG新能源了!
在动力电池领域,LG新能源绝对是中国企业最大的竞争对手。

0 1
受国际车企青睐 拿下近200GWh意向订单
除去中国市场,LG新能源在国际依旧“吃香”,特斯拉、福特、通用、雷诺等耳熟能详的车企常居其客户名单。
尤其在今年下半年,LG新能源连续拿下三大客户,电池意向订单达到约200GWh。
7月2日, LG新能源宣布与雷诺正式签署了供货协议 ,将向雷诺集团纯电动汽车公司Ampere供应LFP软包式电动汽车电池。
合同为期五年,LG新能源将从2025年底到2030年向Ampere提供LFP电池,总容量约为 39GWh ,足以满足约59万辆电池电动汽车需求。LG新能源波兰工厂将负责生产,为Ampere的下一代电动汽车提供动力。
10月8日, LG新能源与奔驰签订重大供应合作 ,将在2028年至2038年期间向梅赛德斯-奔驰北美及其他地区子公司提供总计 50.5GWh 的电动汽车电池。
虽然电池类型、合同的具体金额、梅赛德斯-奔驰子公司的信息并未披露,但这长达11年的订单,为LG新能源中长期战略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10月15日, LG新能源再与美国汽车制造商福特汽车 签署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合同,将向福特提供大型商用车用电池,总规模为 109GWh ,电池产品将于2026年在波兰弗罗茨瓦夫工厂全面生产。
合同共两份,包括去年双方推进的土耳其电池合资法人供货量和新增追加订单数量等。一份从2027年到2032年,6年内供应75GWh;另一份从2026年到2030年,5年内供应34GWh。
至此,三份合计规模达到198.5GWh的合同,为LG新能源2028年销售额达到3530.25亿元人民币的目标奠定了底气。

0 2
“紧咬”宁德时代 海外动力市场份额约达26%
一直以来,国内电池企业市场份额的持续上升,给行业造成了日韩企业败退的“假象”。
就以1-8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数据为例,TOP10的企业中,中国企业稳居6个席位,市场份额也持续提升,仅这6家企业市占率达到65%以上,而与之对应的是,日韩企业份额在持续下降。
但实际上,中国企业的优势很大一部分依赖国内市场。中国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第一市场,增长指数和渗透量都位于世界前列,98%以上的动力电池来自国内企业。
以海外动力电池市场来看,中国企业与日韩企业仍存在差距。
数据显示,1-8月,中国市场除外的海外市场中,电动汽车(EV、PHEV、HEV)动力电池装车量约为221.1GWh,同比增长11.1%。
在TOP10公司中,包括4家中国公司,3家韩国公司,2家日本公司以及1家新上榜的美国公司。
具体来看,前十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26.3%)、LG新能源(25.8%)、SK On(11%)、松下(10%)、三星SDI(9.6%)、比亚迪(4%)、PPES(2.4%)、中创新航(2.2%)、孚能科技(1.9%)、特斯拉(1.6%)。
虽然宁德时代依旧位于榜首,但TOP5企业中,另外4席被日韩企业包揽,市占率大幅领先比亚迪等企业。
更要注意的是,日韩公司市场份额下降的同时, LG新能源的市场份额依旧“紧咬”宁德时代,差距不到1个百分点。
不得不承认,在全球化的布局上,国内企业与日韩企业仍存在距离,未来的竞争之路必定“腥风血雨”。

0 3
专注技术创新 “从哪跌倒就从哪站起”
如果要分个一二三,那LG新能源必定是韩系三巨头中最强的。
从份额来看,LG新能源持续领先SK On 和三星SDI;从财务来看,三大企业营收和营业利润均在下跌,但今年二季度,LG新能源的营业利润修复能力最强,环比增加24%以上;从客户看,LG新能源客户体系更加庞大,特斯拉、福特、通用、现代稳定合作的情况下,又持续拿下了奔驰、雷诺安培等车企。
在这些表现的背后,实际上是市场对LG新能源技术及服务能力的认可。其中最直观的是,LG新能源向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转变。
磷酸铁锂电池,曾是LG新能源等韩系企业“嗤之以鼻”的技术路线,但在经过市场验证后,LG新能源迅速进行布局,并拿下了相关订单。
此外,LG新能源也在根据客户需求调整电池技术研发,比如大圆柱电池和固态电池技术。
其中,在大圆柱电池方面,LG新能源主要为特斯拉进行配套。10月17日最新消息显示,LG新能源将在2024年12月量产特斯拉下单的46800圆柱电池。
不管LG新能源的“转变”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都必定会对中国企业的发展造成压力。整体来看,国内锂电产业在产品、产能、供应链、成本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但在向全球市场渗透的过程中,依旧要谨防“超车”。

EN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