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让我推荐几本最近读过的人文、经济类的好书,顺手列出三本,跟大家做下分享。
作者: [美]乔恩•克拉考尔(Jon Krakauer)
1996年,乔恩•克拉考尔作为《户外》杂志特派记者跟随一支商业登山队攀登珠峰。
5月10日,克拉考尔及其他几名队友成功登顶并安全下山。
然而数小时后他才获悉,其余的19名登山者在下山途中遭遇暴风雪,被困在海拔8000多米的地方。
最终12人葬身风雪中,克拉考尔一个人坐在雪地上,想厘清过去72小时里发生的一切,事情为何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事情是否会是另外一种结局?
要是想对登山有些深入了解,推荐去读这本书。
特别是山难部分写的很好,读过之后才了解为什么 8000 米以上无道德。
但要注意作者在书中的角度过于主观,认为自己一点问题都没有。
还有同名的电影,也非常值得一看。
原作名: Empire of Cotton: A Global History
斯文·贝克特(Sven Beckert)是哈佛大学的美国历史莱尔德·贝尔教授,教授现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美国资本主义历史、镀金时代美国史、劳工历史、全球资本主义课程。
换句话说就是研究资本主义的专家。
这部书表面上以棉花为主角,其实是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故事从古典时代棉花的种植和棉纺品的销售为开端,描述了一个由亚洲和美洲共同主导的棉纺贸易的世界。
这个世界,对于欧洲人来说,是一个奇特的对象,在他们眼中棉花似乎是土地里生长的羊毛,但是随着印度棉布对于欧洲的贸易,欧洲人开始热衷于这种棉纺品,仿造和制造,最终开始用机器工业大力发展,最终实现了逆袭,成为了世界棉花帝国的中心。
作者通过棉花产业化来描述,棉花是怎么横跨六大州、几十个国家的,不同的国家是怎样通过棉花而崛起和衰落的,在资本主义初期就已经全球化了。
非常值得一读,很开眼界。
原作名: Shark’s Fin and Sichuan Pepper
本书的作者是一个英国女士,在英语读的本科和研究生,通过一个项目在 1994 年来到成都,在川大读一年。
在这期间还去厨房学校学了三个月厨师,还有在各地品尝和寻找美食的故事
这本书是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来写中国美食和烹饪,角度非常独特,文笔也很有趣,读起来很轻松又很温暖。
去年在豆瓣上了年终的榜单,有次做飞机时,把这本书读完了。
书中列出的美食,只吃过一小部分,以后有机会把没吃过也一起尝尝。
100天行动读者反馈
@Breeze
◎2019倒计时 :23/365
◎走步打卡5.0公里day74
@莫名其妙喝了一杯苏打
早起第75天,泡脚第24天,吃维C第21天。
继续冥想。
现有付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