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开篇先不说玉米,我们说猪,你怎么咋这么爱说猪呢?是的,必须说猪,说到猪就看到玉米,看到了玉米就看到了猪。
什么是
猪周期
,指的就是
猪价呈现周期性波动的规律
!
当
猪价上涨
时,
母猪存栏量大增
,生猪
供应增加
,
肉价下跌
,
大量淘汰母猪
,当生猪
供应减少
,猪价
再次上涨
的
循环过程
。一个
周期
为
3~4年左
右,
上涨时间
与下
跌时间
基本
相同
。
而
猪周期
的整个
循环过程
是不是
像极了玉米
市场,当
玉米上涨
时,玉米的
种植积极性提升
,产量
逐年增加
,大家
疯狂的存储和惜售
,导致
玉米供应也逐年增加
,然后玉米
价格下跌
。
当玉米的
供应或产量
逐年
递减
后,玉米会形成
再次上涨
的一个
循环过程
。而这个过程也
需要3~4年左右
,
上涨
与
下跌
的时间
基本相同
。
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外部因素、政策、天气、病虫害、情绪、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这也是人们经常
大谈、特谈
的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但却
忘记
了一个
重要因素
,
产量太大了
!
所以,当下就是一个
下行周期
,当下行
周期
到来
之时,
赔钱或不赚钱
成为
主基调
,偶有上涨行情,如果不及时抓住,很有可能就会错失最佳售粮机会。
综上,生猪价格的波动长短间接会影响玉米行情发展趋势。
咱们言归正传,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2024年12月14日,
昨天网络中的玉米市场传播这样一条信息
:
12月11日下午,大哥约谈中粮贸、中粮生化、国投、中供销、中化、象屿六家企业传达对玉米价格调控的指导意见:
一是,希望企业积极入市收购,大哥不希望看到玉米价格继续下跌;
二是,调节储备始终在市,后续还有一系列工具包,有足够的价格维稳手段;
三是,继续遏制玉米等替代谷物进口,短期不会有政策调整;
四是,稻谷短期内肯定不会启动拍卖;
五是,中储粮南方进口玉米拍卖随时可以停止,即使不停,数量也会越来越少;
六是,各企业要主动上报前期收购数量和后期收购计划,承担企业责任。
面对这一系列的“
吹风
”——
东北贸易商
却显得
异常“理智
”:认为
不要再走前几年老路,如果信之则进沟,反之则会自保
。
1)
东北大量余粮未出关或消化,如何上涨?
2)东北港存超大的量级,各种原因外流缓慢!
3)传闻东北深加工也“组团”不涨价,坐等年后捡便宜!
所以,如果贸易商被这些“
信息忽悠
”,没有
套保
机制,
没有合同
入市收购,不仅
能进沟
,还有
可能折(she)进去
——
这是大
多数贸易商的内心活动和对于市场理解
。
所以,
现在
、
立刻马上卖粮
,是一个
英明决策
,再过一周回过头看,今天所做决策会给自己掌声!——
这是当下主流而且言之凿凿的所谓正确声音。
如果
换作是一个上
行周期
或
上涨行情
,这些
信号
释放,立刻就会
点爆
整个东北市场,市场就会
炸锅一样
——贸易商
抢着囤粮
,
抢着收购
,农民会惜售,
叫喊着不卖,给多少钱不卖
!
但今非昔比
——不论是贸易商还是农民,
一边倒式
的对市场
没有预期
,如果说
玉米能涨价
,每个人脑袋像“
拨浪鼓
”一样疯狂摇摆:
玉米涨价!不可能、坚决不可能!
然后各种诡异,又让人啼笑皆非的阴谋论四处传播,又成为了玉米市场的“真经保典”!
但人们却忘记了一件
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市场中
最最最大的蓄水池
就是——
农民和贸易商
,当这
两个最大
的主体都
不存粮
,
都想卖粮
,都害怕玉米成为烫手的山芋。
本应该是一个“
细水长流”式的供应
,现在却变成“
水漫金山
”,请问,
深加工
、
北港
、
中储粮
,谁能接得住?
他们何德何能在短时间接住大量的供应量级。
即使,诸葛亮手握葵花宝典——也接不住啊!当四个轮子的火车少了一个轮子,你说,涨价这辆列车能跑得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