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近期报道显示,一些加油站存在利用加油机作弊偷油逃税的行为。消费者反映遭遇加油站偷油情况,而加油站则通过高科技手段逃避监管。加油站作弊手段包括调整加油机参数、使用作弊软件、删除后台数据等。生产商泄露芯片源代码,加油站使用具有作弊功能的油站管理系统,以此偷逃税款。公安部开展专项行动,全链条打击成品油行业加油机作弊违法犯罪活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加油站存在偷油逃税行为
一些加油站利用加油机作弊,通过调整参数、使用作弊软件等手段偷油逃税,引发消费者关注和投诉。
关键观点2: 加油站作弊手段高科技化
加油站偷油手段越来越呈现高科技化,通过隐藏的“加油站远程控制程序”和油站管理系统,进行偷油逃税。
关键观点3: 生产企业参与作弊
加油机的生产、销售有严格监管,但生产企业可能存在违规行为,如泄露芯片源代码,为加油站作弊提供便利。
关键观点4: 公安部门开展专项行动
公安部门开展综合治理加油机作弊专项行动,全链条打击成品油行业加油机作弊违法犯罪活动,共侦破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查处设备和税款。
正文
关注→
无锡电视
前段时间,《每周质量报告》曾报道一些地方加油站利用加油机偷油逃税的不法行为,节目播出后,引发众多消费者的关注。
福建漳州的俞先生向记者反映,不久前他在当地一个加油站给爱车加油时,很可能遭遇了“偷油”情况。
消费者 俞先生:
当时油箱油表还显示续航40公里左右,我来到这个加油站加油,油箱容量是50升,工作人员加满后,显示加了56升多。
50升的油箱,在油表显示还剩40公里续航的情况下,却加了56.48升油。俞先生认为,这明显超过了油箱容量。
无独有偶,河南的张先生在加油过程中也遇到过疑似缺斤少两的问题。
通常他都是在车辆行驶300公里时去加油,油箱总是加30升左右。
但是不久前在车辆行驶290公里去加油时,却出乎意料加了40升。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张先生和俞先生遇到的加油困扰,很多消费者也都遇到过,他们对车辆加油时是否遭遇被偷油,都心存质疑,可是却苦于没有实际证据。
据俞先生介绍,事发后,他曾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反馈的投诉处理结果显示:执法人员到该加油站开展检查,但没有发现异常。由于加油站拒绝调解,执法人员只能建议俞先生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争议。
记者了解到,十年前,加油站常见的作弊手法主要是油枪空转,工作人员通过在油枪开关处做手脚,空转加油枪,使燃油还没有加入油箱,就已经产生费用。
还有一种常见的作弊方式就是对加油机上计油器和主板的参数进行调整,这一手段至今仍然在沿用。前不久在广西贺州市的一家加油站,执法人员就发现了这个作弊手段。
执法人员:
通过清除数字,进入作弊页面,17作弊页面是偷税,18作弊页面是偷油。
执法人员在加油机键盘页面设置偷油参数50%,然后现场对加油量进行计量测试,实际加20升油时,加油机显示的加油量为29.91升。
据执法人员介绍,这样的作弊手段现在已经过时了,为了逃避监管,一些加油站偷油逃税的手段越来越呈现高科技化。在广西贵港一家加油站,来来往往加油的车辆并不少,执法人员通过敏锐的观察,发现该加油站上报的税额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
通常情况下,每个加油站只需一套油站管理系统,安装在前台电脑上,用于财务结算、客户信息储存等,而执法人员在这家加油站的杂物间里却发现了另外一台电脑。在这个后台电脑里同样也发现了油站管理系统,并且还有一个
隐藏的“加油站远程控制程序”
。记者打开程序看到,该加油站的每条加油枪,都设置了两个其他正常加油站管理系统没有的参数设置入口。S参数全部被设定为3。那么,设置这个参数到底起什么作用呢?
广西贵港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民警 李宏博:
4号枪在后台界面显示正常加油13次,而在前台只显示3次的加油记录。每加4次油仅有1次加油数据上报到税务局系统进行计税。这样算下来,他们偷逃税款达到75%左右。
记者发现,除了偷税,这个作弊软件还具备“偷油”的隐蔽功能。在作弊软件上标记为“Y”的参数设置入口,加油站把参数设置为30,这样就能偷油3%。如果消费者
加一箱50升的汽油,加油站就可以偷油1.5升
,而加油设备显示屏上,依然显示为加了50升汽油,消费者根本无法察觉。
记者调查发现,在经营过程中,加油站相关负责人每次完成内部结算,就立即删除后台电脑上的加油数据以规避检查。执法人员查处时,这家加油站保留的完整加油数据仅有一个半月。税务部门认定,
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该加油站就少缴纳税款131万余元。
记者了解到,该加油站是在2021年8月,从福建某加油机生产企业购买了12台更换了计控主板、具有作弊功能的加油机,非法进行偷油逃税。加油机的生产、销售有严格的监管,那么,
偷油逃税又是怎样实现的呢?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任何一台加油机,要想实现偷油逃税的作弊功能,首先就要破解计控主板上具有
防作弊功能的两大核心芯片——计量芯片和税控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