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文艺中年”的梦碎时刻——
美国时间2025年16日晚,大卫·林奇的家人在他的Facebook账号发布了他去世的消息。
还有四天,就是他79岁的生日。
虽然没有公布去世原因。
但,Fb上还是用了他的一句话,安慰那些觉得“世界破了一个洞”的影迷们:
“把注意力放在甜甜圈上,而不是洞上。”
也许,年轻的影迷没怎么看过大卫·林奇的作品。
但或多或少会知道,在入门烧脑、悬疑类的电影时,必定会遇到一部叫《穆赫兰道》的高山。
它的故事被切割得太细碎了,以至于稍稍留神就会遗漏电影中的某些情节。
可它却是大卫·林奇“鬼才”的代表作。
作为《穆赫兰道》的导演,如果能走进他的作品,你一定会发现,他热衷于在电影里制造各式各样的诡异“梦核”。
用性、暴力、幻梦,去营造一种深层的恐怖与孤独感。
Sir今天并不想用太过于死板的编年史与你们聊他。
他向来拒绝无趣。
那我们就来聊聊,大卫·林奇给我们留下的颜色。
黑白
《橡皮头》是大卫·林奇的第一部长篇作品,拍摄过程时不时会被资金短缺打断,他在片场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包括道具、灯光等。
历时五年终于完成。
这部虽然为黑白色调,却不减其中的恐怖与扭曲的元素。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年轻人在拜访女友家庭时,发现这个家庭各种畸形与不正常。
当他与女友结婚后,他们又生下了一个头大的、畸形孩子,而这个丑陋的孩子让男人的生活陷入噩梦之中,最后,他亲手用剪刀肢解了这个畸形的孩子......
在这部电影里,有诸多对于生育的恐惧、对婴儿感到焦虑等镜头。
比如,开头就是一个让人觉得不舒服的镜头,一个男人漠然地看着圆球,而圆球中逐渐发育的胚胎让他露出惊恐的表情。
接着,是一根脐带落入水坑中。
以一种肮脏的镜头,去影射受孕的过程。
或是,男人在做梦时,从妻子那则的床单里掏出一根根的脐带。
都是他对生育、责任的一种恐惧与厌恶。
△ btw:这些脐带也都是真的
而这部电影也许会联想到大卫·林奇的现实生活——
他与女友结婚,纯属是“先上车后补票”。他在自传《梦室》写到:“假如不是她怀孕了的话,我没想到我们俩会结婚。”
而,他的婚姻在这部电影上映的三年前,也就正式结束了。
在《橡皮头》成功发行,并上映后,大卫·林奇通过极致的怪诞,成功打入地下电影行列,成为极端行为艺术、亚文化中的一分子,而在斯坦利·库布里克也宣布自己喜欢这部电影之后,他的名字也慢慢被更多人知道。
没多久,他就被选中成为《象人》的导演。
在这部电影中,大卫·林奇收敛了自己在第一部《橡皮头》里充满意象符号的镜头,反而以一种更正常的、更具有童话式的方式拍摄了这个故事。
《象人》里,林奇并非只想拍一个丑陋面容与美丽心灵的故事。
而是去谈论人类社会的凶残。
他在这个“象人”的梦境中,将19世纪伦敦的工业社会与底层人类融合在一起,让象人在梦里,看到了社会充满秩序的一面,也充满着野性残酷的一面。
最后,不幸的是这场噩梦成真......
而《象人》这部电影终于被奥斯卡的学院派们所认可,在53届金像奖上获得8个提名。
大卫·林奇从此由地下转入地上,成为好莱坞的一线导演。
蓝色
在拍那部生涯最失败的作品《沙丘》时,林奇就拿出了《蓝丝绒》的剧本(着实心思一点不在《沙丘》上)。
这部电影回到了《橡皮人》的特质中,并且将人物心理与梦境互为镜像。
电影将各种可以被弗洛伊德分析的精神元素串联故事线索,如恋母情结、斯德哥尔摩情结等。
林奇并不想要观众们看懂他的电影,他追求的就是无法解释或搞懂的东西。
他希望人们感受并经历他的电影,而不是看懂。
而从《蓝丝绒》开始,颜色,也就成了大卫·林奇在电影里将梦幻与现实进行区分的一个锚点,也是他表述当下“经历”的技巧。
《蓝丝绒》的故事,说的是少年杰弗里回到小镇后卷入一场凶杀案,在调查的过程中,他又意外认识了小镇上的一名歌女,多萝西,杰弗里在深陷对多萝西的爱恋中,却发现了多萝西背后黑暗与罪恶之事.......
蓝色,就成为这部电影里最为突出的颜色。
与蓝色作为对照组的,是杰弗里的另一位女伴亮眼的粉红色。
粉色是轻松、简单、纯粹无瑕的颜色。
但,在多萝西身上的蓝色丝绒充满了诱惑与神秘。
在蓝色所在之地,红色也会相继出现,是蓝色所隐藏的不安、欲望。
当杰弗里与多萝西亲热时,亢奋的多萝西要求他殴打自己,以达到快感。
此时,镜头便给了多萝西的红唇,并将火焰以蒙太奇的方式衔接在这张红唇之后。
在这部电影,似乎更像是大卫·林奇对自己少年时期幻想的一种呈现——
电影里有一处情节,多萝西在被黑帮虐待后赤身裸体出现在了杰弗里的面前。
林奇曾经说过一件小时候的事情,有一天晚上他与弟弟一起出门,走到了一条街的镜头,从黑暗里走出来一位皮肤苍白的全裸女人,还满嘴是血。
这对他来说冲击力非常之大,“她虽然受到了创伤,但依旧很美丽。”
粉色
你很难相信,内心阴暗的大卫·林奇会拍爱情故事。
1990年,《我心狂野》上映,并获得43届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也是一部被认可的,文本型作品。
他找来了尼古拉斯·凯奇饰演这部电影里的男主角,也将枪战、公路旅行融入其中。
这商业片的配置,硬是在“林奇梦核”的加持下,变得格外有料。
而电影因为是爱情故事,所以,颜色用料也非常大胆——各式各样的红。
性感女友的红色指甲油;
高潮时的红色旖旎感受;
有着控制欲的癫狂老妈,粉色配饰与樱桃色指甲油。
在电影里,梦核的创造从扭曲的面目,在珠宝上反射的镜头,或是通过镜片放大的五官表情。
都能让你感受到大卫·林奇在这部电影里的天才。
你可以说,这部电影就是他的“成人童话”。
为了说好这个王子与公主的故事,他不惜在里面加上骑着扫把飞的女巫,与从天而降的神仙教母。
金棕榈给他,没毛病。
红与黑
1997年,《妖夜慌踪》又为观众造梦。
在豆瓣的介绍中,写的是“这被认为是大卫·林奇拍得最混乱的一部电影。”
一开始,你会以为这是一部悬疑,妻子与丈夫每天都会收到一盒录影带,里面的内容就是家里的日常生活;
接着你以为是凶杀案,因为在电影40分钟时,丈夫的脑海中出现了肢解妻子的画面。
但,画面一转,主角换人了,他好像又开始讲另一个新的故事了.......
在这部电影里红色与黑色相辅相成。
几乎无处不在。
在家里的窗帘,在他们卧室的床头上,在他参加派对的衣着与纸巾中,还有那个看似并不稳定的红色电视柜。
什么用意?
区分梦境与现实。
似乎在林奇隐藏的线索里,红色,出现的时刻都在提醒这个男人身上背负的“血腥”过往。
但,在前半部分红色并不明显。
当进入后半部分,开始展现男人臆想中的“年轻小伙”时,他身边的红色色块更大,而黑色,这成为了一种点缀。
哪一个才是现实?哪一个是梦?
你也可以猜猜。
绿色
千禧年前后,大卫·林奇拍了两部截然相反的电影。
一部是他最容易理解的电影,《史崔特先生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故事很简单,没有他往日的梦境、烧脑,而是拍一个老头开着除草机花了数周进行公路旅行,就为了看一眼自己弟弟的故事。
这一年大卫·林奇53岁,他在这部电影里所表现的与《橡皮头》里截然相反。
在这里,他开始渴望回归家庭、回忆自己过去。
绿色,成为这部电影的主色调。
绿色是一种希望,是活力的延续,也是一种平静。
而另一部呢?就是著名的《穆赫兰道》。
作为一场情杀案件,却被他套以温情的女同故事,并且,打乱了现实的故事走向,直到最后才算是揭晓案件真凶。
最让人瞩目的,是从电影一开始,就被“绿色”笼罩。
在电影开头,以刺眼的荧光绿出现,也就提醒观众绿色的出现,有可能是“梦境”之中。
如此看来,《穆赫兰道》实在是比之前的几部电影都要好懂了。
电影开头出现贝蒂的姨夫姨妈,以一种非常僵硬的笑出现在镜前,如木偶一般的机械笑容,就已经是在林奇在提醒你:
现在,我已经开始造梦了。
这篇推送写到这里也就该结束了。
其实林奇的电影里,值得谈论的不止是色彩。
他的造梦技巧有很多。
比如并不符合现实的夸张道具,在区分着梦境、与现实。
或者,还有类似于移轴、叠印的方式,去制造一种虚化现实的画面。
而他的作品,值得讨论的也不止是这么几部。
比如被称为“史上最伟大的剧集之一”的《双峰》和“林奇最难懂的电影”《内陆帝国》Sir并未提及。
不是不愿。
而是前者实在过于庞杂,三言两语不足以讲清,后者过于晦涩,Sir也无法解读。
△ 也是他的《双峰》将陈冲带向好莱坞,带向更多观众面前
但既然林奇一直在强调影像的体验感,那么Sir其实建议,不妨大家也去体验一把他的这些“梦境”。
你或许会发现——
与其说他是一位导演,不如说他更是一位艺术家。
而那些大银幕上“梦核”的真实触感,那些疯狂、平静与光怪陆离,也只有你们自己入梦,才能真正体会。
所以,最后还是说一句再见吧。
或许这世上再也不可能出现如他这般的电影大师。
或许电影的可能性又小了一点。
但对于大卫·林奇来说——
这一次,他可以做一个长长的,再也不会醒来的梦了。
再见林奇。
谢谢你造过的那些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