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手机的新功能向来和苹果亦步亦趋,iPhone主打什么,中国厂也会跟进。不过分析师指出,今年智慧手机的零件成本大增,中国厂高价机卖不动,又不想为了新功能牺牲毛利,今年机种创新恐怕会原地踏步。
霸荣(Barron’s)2月27日报导,中国券商HuataiSecurities的KenHui报告称,记忆体和显示器等智慧手机零件成本提高、美元走强,业者必须涨价抵销成本压力,将冲击智慧手机出货量。中国智慧手机大厂降低年度出货量目标,证实了他们的疑虑。成本压力提高将让中国智慧手机规格难以升级,增添新功能。
报告指出,中国厂人民币3,000元以上机种销路欠佳,以人民币2,000元机种为主流,市占率达64%。由于金属外壳占物料成本(BOM)的10%,为了抵销其他零件涨价的压力,包括三星等业者都回头改用塑胶机壳或是较简单的金属外壳,金属机壳的渗透率可能已经触顶。
镜头方面,Hui表示,双镜头渗透率可能不如市场预期,不少中国厂都已移除此一昂贵功能。OPPO在世界行动通讯大会(MWC)发表5倍光学变焦智慧手机只是展示机种,今年不大可能量产。镜头厂商舜宇光学前景欠佳。
另外,智慧手机若想具备类似iPhone7的IP67防水功能,成本将增人民币200~300元,预料今年顶多只有寥寥数款中国智慧手机会搭载IP67。3D玻璃成本将近人民币100元,今年中国厂机种大概不会采用。触控反馈(haptic)更可以完全忽略,因为对消费者来说,此一功能的效果不够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