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沉淀 · 品味纯粹
普洱茶是什么?喝茶的时候,我们总会不断去探索这个问题,而搞懂它,首先要记住这9个数字,就能帮你构建起一个直观的普洱茶的知识框架。
1
个唯一产地
| 云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
云南是世界茶树发源地,也是普洱茶的“专属产地”。
普洱茶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水浸出物达到35%以上,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
所以尽管明清时期,东南亚的部分产茶地区的原料也用于制作普洱茶,但已不在现定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而其他省引种云南大叶种种植的茶树制作的原料,在内含物等指标也有所下降。所以尽管相似,但这些原料达不到普洱茶的标准。
2
种类别
| 生茶 | 熟茶 |
大家都知道,普洱茶按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分为
生茶
和
熟茶
两种类型。
“生茶”指晒青毛茶经过高温气蒸后,再紧压成型、干燥,缓慢自然发酵的普洱茶。生普茶多酚的含量很高,香气清纯持久,口感强劲有力,滋味浓郁,
随着时间会不断陈化,醇厚柔和,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津乔合一系列属于原创高端收藏级生茶作品,每个单品以高度专业的制作来呈现地道的明前春,至今已连续五年出品。
“熟茶”一般指晒青毛茶放置在温度和湿度适当的环境下,人工渥堆发酵,促进茶叶短期内快速转化。
熟普经过人工发酵,茶性温和,富含营养物质,对于消脂解腻、补充维生素C良好的功效。
3
大产区
| 临沧 | 版纳 | 普洱 |
普洱茶的产区主要分为
临沧、西双版纳、普洱三大主产区,90%甚至95%以上的普洱茶原料,均来源于这三大茶区。
临沧产区是云南产茶最多的茶区,号称天下茶仓,茶叶香气类型丰富、滋味厚重,口感刚柔并济,品质卓越;版纳茶区香气浓郁,滋味足,茶质厚、苦涩度相对较高,茶气猛烈;普洱茶区目前现代茶园建设在几大茶区里比较突出,茶园种植集中,产量大,茶叶口感偏柔和,茶质相对较薄。
4
大转化阶段
| 新茶 | 转化前期 | 中期茶 | 陈茶 |
新茶(1-3年):
生茶花蜜香浓郁,口感强劲,回甘生津迅猛,口感苦涩稍重,具有其原料产地的浑厚的山韵;熟茶或多或少有堆味,口感柔和,甜滑香醇。
转化前期(3-10年):
生茶茶汤向金黄色过度,青味消退,苦涩减弱,甘甜柔滑,更显厚度;熟茶汤色比新茶时期更明亮,堆味消退,香甜怡人。
中期茶(10-20年):
生茶汤色橙黄显红,开始显现陈香气韵,口感几乎无苦涩,茶汤油润醇厚,叶底显现褐色;熟茶没有明显变化,汤感粘稠如米汤,甜润持久。
陈茶期(20年以上):
干茶黑褐油亮,冲泡后樟木香浓郁,口感无苦涩,入口化开的陈韵散发,令人愉悦。无论生茶熟茶,进入了陈茶期便是人间难得的珍味,一泡难求。
5
种形制
| 饼茶 | 砖茶 | 沱茶 | 散压茶 | 散茶 |
市面上的普洱茶,主要以饼茶、砖茶、沱茶和散茶的形式制作,2017年,
津乔首创出“散压茶”形制,呈现出了突出的转化效果。
饼茶和砖茶
沱茶
散茶
津乔原创散压茶
6
大分类标准
| 普洱茶分门别类 |
①按照茶树生长方式可分为野生茶和台地茶;
②按照茶树树种可分为乔木茶和灌木茶;
③按照外形可分为紧压茶、散压茶和散茶;
④按照加工方法可分为生茶和熟茶;
⑤按照存放方式可分为干仓和湿仓;
⑥按照制作方式可分为纯料和拼配。
7
子饼
| 7饼一筒 |
对于喝普洱茶的人来说,“七子饼”最熟悉不过,
至今很多茶企还会保留着将七饼茶扎进一笋筒的习惯。
关于七子饼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一说是原先是打唐代开始由边境贸易而得来;另一种是说一饼茶为357克,一筒七饼,约2.5公斤,一件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可以负重前行;还有一种说法是寓意与家人团圆,因而也叫“妻子饼”。
100
年
| 古树茶的划分 |
在普洱茶中,品质以古树茶为尊,古树茶是指生长至一百年以上的乔木茶。
澜沧江流域至今留存着一些古茶树群落,原料及其珍贵。而在一些所谓“骨灰级”茶友的标准中,则必须是300年以上树龄的茶树才能被冠以“古树”之名。
357
克
| 普洱茶传统克重符号 |
“357”,对于普洱茶来说,是最为常见而又散发着神秘气息的特别符号。在长期的普洱茶品饮、交易过程中,人们发现357克便于计量与管理,于是这个标准在建国后诞生。
作为普洱茶里程碑式的符号,“357”的形成过程就是一部普洱茶努力走出深山、走向世界的艰辛发展史。
各个时期茶人们的艰辛和开拓精神让我们感动,这是“357”的经典所在。
今天,普洱茶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日常饮品。喝懂普洱茶不简单,但从这9个数字入手,或许你也能很快对这个茶有一些了解。
图文|津乔茶业
【2008-2018,津乔10周年春季主题】
— 典藏系列,正寨系列,纯料古树系列 —
■
【津品解读】一张镌刻着香甜的普洱茶名片——冰岛·正寨
■【动态】品味名寨纯粹之美,津乔2018“正寨古树系列”今日上市
■
【津
品读解】最贴近“茶祖”的地方——小户赛·津乔
■【动态】跨越东西山,喝透勐库味,2018津乔纯料古树系列上市
■
【视点】气候与作物有什么关系?缘何云南高山茶叶会有“品质年”?
■
【动态】 视频 | 津乔2018春茶制作收官,“10周年特制”三大亮点或将造就“经典年份茶”
【 热点好文 】
■
【动态】2018年最后一款收藏级明前春茶是什么滋味?津乔“合一”系列原创作品即将限量推出。
■
【动态】《津乔茶业关于十周年纪念饼“敬山”售价调整通知》公布
■
【茶百科】冬季,茶为什么要煮着喝?
■
【视点】这一年的茶叶大数据里,普洱茶贡献了什么?
■
【津品解析】视频 | “敬山”:拼配的极致,一杯跨十年,品味古树茶时间层次感
■
【茶事】“十年一味,以茶敬山”,津乔十周年庆典暨津乔十年力作“敬山”首发会圆满召开(文末留言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