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兄弟》无疑是人设造星的最强综艺,不止让浙江卫视大获成功,也让一些明星终于拥有了自己演艺生涯中的最好作品。
运营《奔跑吧,兄弟》的线下生意,都能快速发家致富,且毛利率能达到惊人的90%。
近日,新三板上的一家挂牌公司透露了其中奥妙。
该公司将综艺线下运营精细化标准化,推出拍摄地营销、旅游线路营销、主题乐园营销、手游授权、衍生品营销等多种套餐,每一种动辄500万起步,部分高达2000万/年。
这家公司就是《奔跑吧,兄弟》联合出品方大业传媒旗下的控股子公司大业创智。还不止是“跑男”,该公司已经成功复制了这种综艺线下精细化营销商业模式,陆续应用在《闪亮的爸爸》、《我们的挑战》等综艺节目中,皆带来不菲收益。
综艺节目拍摄地已经成为综艺营销的新战场,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
还在《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圈内就流传出一些景区或地方政府为了招揽节目组,推广本地旅游,不惜花重金邀请节目组入驻,全程提供免费服务。只是这些只处于消息流传或松散交易状态,一直没有实证。
但是现在,随着大业创智股转书的公布,这一地下产业链逐渐浮出水面。
根据资料,在《奔跑吧,兄弟》节目中,
拍摄地营销是性价比最高、最受欢迎的服务。
长江黄金 3 号景区、武汉万达电影乐园、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张裕瑞那城堡酒庄、西安市明城墙、大唐芙蓉园等都成为首批尝试的企业。
拍摄地营销的商业模式是这样的
:以拍摄地营销推广的形式展开与拍摄地的商业合作,收取赞助经费,而拍摄地有权以“《奔跑吧,兄弟》栏目拍摄地”的噱头进行宣传,授权期限为当期栏目播出日为起点顺延 3 个月。
而具体操作方法是公司根据节目主题要求,选取适合节目表现的拍摄城市景点,作为单期栏目中的场景地,进行栏目游戏的创作以及栏目拍摄。公司以拍摄地营销推广的形式,展开与拍摄地的商业合作,收取赞助经费。
作为一种新生的综艺商业模式,起初,客户们对这种拍摄地营销并不是很热衷,大多持观望态度。
《奔跑吧,兄弟》第一季,仅有武汉一个城市掏钱买单。根据股转书上重大合同显示,大业创智与代理公司江苏孔雀飞歌有限公司签订了代理合同,合同金额为1000万元。事实上,武汉的录制被拆分成第一季第十期《楚汉之争》和十一期《三校争霸赛》播出,这样算来,每一期的价格约为500万元。
在《楚汉之争》这一季中,出现了超级豪华游轮“长江黄金3号”、武汉万达电影乐园等武汉颇具特色的景点;而《三校争霸赛》则聚焦武汉大学、地质大学和中南名族大学三所武汉高校。
但有了第一季的示范效应,加上“跑男”大爆,后面的拍摄地营销显然变得顺畅许多。
根据资料,第二季的四川成都、第三季的河南洛阳和陕西西安三个地方加入,价格分别为500万元、500万元和600万元。其中洛阳也是拍摄了两期,分别为第一期《满城尽待牡丹开》和第二期《劳动最光荣》。
拍摄地营销是一个极容易复制的模式
,大业创智迅速在江苏卫视综艺《我们的挑战》中获得拍摄地营销收入1273.58万元。
资料显示,大业创智对《奔跑吧,兄弟》营销的深耕并不局限于拍摄地营销,还发展出手游授权、衍生品开发、主题乐园等6种模式,且每一种都实现了较高收益。
以手游为例,大业创智将《奔跑吧,兄弟》授权给第三方游戏开发公司,
收取授权费以及游戏收入分成,同时还可获得对手游内部植入广告的衍生收益。
公告中的重大合同显示,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一年内的手游授权费为1800万,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上涨到2000万/年,后者是由百度移动游戏开发的一款撕名牌手游。
同时大业创智还利用《奔跑吧,兄弟》这个IP进行主题乐园开发,将综艺节目中的游戏元素授权打造线下乐园。
第一个达成合作的是2015年 8 月与河北野三坡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签署的《野三坡奔跑吧兄弟乐园合作协议书》,
合同协议价格高达1000万元。
精细化的线下品牌授权运营是一种轻资产模式,
毛利率有时竟然高达90%,近乎暴利。
根据公司2016年年报显示,《奔跑吧,兄弟》2016年就为大业创智带来超亿元收入。
不过这种暴利的事情,当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承办的。除了自身努力外,
关键得有一个“好爸爸”
。
大业创智的控股股东就是大业传媒集团,持有公司50.65%的股份。大业传媒集团是《奔跑吧,兄弟》的联合出品方之一,所以才能拿到线下运营权,交给大业创智去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