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丨黄 丽
近年来,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但是
新能源电池检测、维护难的问题却日益凸显。
这不仅给车主带来诸多不便,也成为潜在消费者“踏入”新能源汽车“阵营”的一个隐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进程。
结合市场情况来看,
行业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
6
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2472
万辆,在汽车总保有量中的占比达
7.18%
。
另据中汽协数据显示,
2024
年我国
汽车
销量达
3143.6
万辆,同比增长
4.5%
。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1286.6
万辆,同比增长
35.5%
。
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
2024
年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约
41%
,且其增速较整体高出
31
个百分点,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必将带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持续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催生了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售后需求的规模化增长;另一方面,后市场的痛点也亟需解决。
在此背景下,由
电池中国网
主办的
“
2025
新能源电池后市场检测与维护技术
(
深圳
)
交流会”
将于
2025
年
3
月
1
日
在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宝安)
召开。
会议将聚焦新能源电池后市场发展现状,通过对电池售后检测评估等相关技术进行分享,
剖析新能源电池后市场相关难点与堵点,研判新能源电池后市场发展趋势等
,助力新能源电池后市场高质量发展,加速推动新能源电池后市场产业健康格局的形成。
2
月
28
日
-3
月
3
日期间,
还将举办“
2025
深圳国际智慧出行、汽车改装及汽车服务业生态博览会
”,展览规模
32
万㎡,将覆盖“定制改装、前装科技、商用车、房车露营、汽车文化”等五大主题。
实际上,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
动力电池的检测、维护极为重要。
然而,
该领域目前存在诸多痛点,掣肘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的驾乘体验。
同时,围绕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后市场的建设,
我国有哪些国家标准将实施?
后市场高需求的驱动下,
动力电池产业链哪些企业将有机会大显身手?
这些话题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新能源电池后市场痛点
当前,新能源电池后市场痛点明显,这也为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由于电池数据不透明,检测、维护人员往往难以获取准确、全面的电池信息。比如,电池的健康状态、充放电历史记录、剩余寿命等。不仅影响电池维护的准确性和效率,而且给维护人员判断是否需要更换电池,以及更换的时机,都会带来不小的困难。
一个电池包内通常有数十至数百只电芯,
集成度高、结构复杂,难以拆解,
且在长期充放电使用后,每个单体电芯的健康状态不易观察和诊断,这导致电池检测、维护难度升高。
另外,在电池的维护过程中,由于电池的高电压和复杂性,需要特定的工具和设备,然而目前市场上针对新能源电池维护的专业工具供应并不充足,这也增加了对电池维护的难度。
新能源电池的成本,在整车成本中的占比高达
40%
左右,
一旦需要更换电池包,维护费用往往令人咋舌。
“换个全新电池(包)需要
8
万元,新车落地也就
10
多万元。”不少车主对于电池包更换费用偏高十分头痛。
目前,新能源车企的维保中心多采用直营模式,网点稀缺,
难以满足全国各地车主日常维护的需求。
行业数据显示,国内目前汽车维修服务企业约有
80
万家,具备有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能力的企业不超过
5%
,而有品牌授权、专业三电系统精修能力的企业更是不到
5000
家。
同时,由于各品牌电池的核心技术未对外开放,且难以获得电池维修授权,第三方企业维修受限。
新能源电池维护维修属于高危技术工种,需要考核认证,因此,
人才培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一是,
新能源电池维护维修人员既要懂电池结构,又要懂电子,还要懂化学,对相关技术水平要求极高;
二是,
维护维修标准规范等还不健全,相关人员的水平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进而影响车主的体验;
三是,
培养相关人才的院校、机构较少,也导致当前行业人才短缺。
国家标准引领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后市场“进化”
进入
2025
年,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后市场迎来两项国家标准落地
/
即将实施。
其中,
《新能源汽车维修维护技术要求》国家标准
,已于
2025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
《动力蓄电池维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国家标准
,也已于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