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介绍了郑钦文在巴黎奥运会网球单打比赛中获得金牌的过程,及其背后的艰辛训练和家庭支持。同时,文章还提到了郑钦文在商业赞助和年收入方面的成就,以及网球运动在女子运动员中的商业价值。
她提倡勇敢做梦,并享受追梦过程中的挑战和困难。
恭喜郑钦文!
8月3日郑钦文拿下了巴黎奥运会网球单打金牌,创造了中国网球的历史。
中国女子网球被李娜统治足足十多年,郑钦文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局面,一个属于郑钦文的时代已经到来。
▲图源:微博视频截图
01
郑钦文的曲折夺冠之路
7月27日下午,巴黎下雨,原定当天的比赛被迫取消。受天气影响,网球比赛的赛程变得异常紧密,接下来的五天,郑钦文要打5场比赛,如果没有过人的体力,很难抗住这样的高强度比赛。
在前两场比赛中,郑钦文赢得相对轻松。
到了7月30日,郑钦文的苦战来了。面对WTA世界排名第15位的美国选手纳瓦罗,第一盘郑钦文以7:9落败。第二盘再次被纳瓦罗“破发”,前期以3:5落后对手,郑钦文咬紧牙关奋起直追,将比分拉至6:6平,进入“抢七”大战。
最终,郑钦文以7:4拿下第二盘比赛。到了第三盘,胜利女神站在了郑钦文这边,纳瓦罗以1:6草草落败。
在7月31日,郑钦文对手是前世界排名第一、曾三度夺得“大满贯”冠军的德国老将科贝尔,这又是一场三个小时的苦战。第一盘打至“抢七”,最终以6:7比分输了。第二盘,以6:4赢了一城。到了第三盘,惨遭“破发”,以1:4落后对手,不过凭借毅力和实力,最终以8:6拿下了这局。
至此,成功进入奥运四强。
到了8月1日,郑钦文遇上了自己的最强对手,世界排名第一同时也是奥运会网球女单头号种子,波兰名将斯瓦泰克。
出道以来,郑钦文和斯瓦泰克交手6战6败,很多人并不看好郑钦文。
另外,斯瓦泰克上一场的对手在最后一盘因受伤退赛,而郑钦文上一场足足打了三个多小时,这意味着斯瓦泰克的体力可能要比郑钦文好。
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出人意料的场面出现了,在和斯瓦泰克交手的第一盘,郑钦文以6:2战胜对手。在第二盘,虽然在早段陷入苦战,连输四球,但后续郑钦文又一分一分赢回四局,斯瓦泰克被彻底打崩了,最终郑钦文以7:5赢下第二盘,成功晋级决赛。
从初轮到决赛,这5天5战打得让观众澎湃又胆战心惊。
到了8月3日的决赛局,大家应该都清楚了,郑钦文连赢维基奇两局,气得对手摔了球拍。
02
父亲投下2000万培养郑钦文,
差点变卖房产
想在网球这项运动上取得成绩,除了运动员本人要有天赋,付出足够多的汗水之外,还需要巨大财富的支撑。
一般,网球运动员的培养有两条路,一条是走体制内的道路,一条是体制外的道路。
前者的好处显而易见,训练的支出有国家兜底。如果选择后者,那就意味,所有的费用基本上都要自己买单,但好处就是拥有更多自主性,比如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更换教练。
郑钦文的父亲曾经当过田径运动员,他深知选择走体制内这条路的天花板。于是,他毅然为女儿选了体制外这条路,自掏腰包。
▲图源:长江云新闻截图
看看郑钦文的那些教练们,就知道一个家庭想培养一个网球运动员财务压力有多大。
一开始,郑钦文的教练是李娜的省队教练余丽桥,不足三年,郑钦文父亲又为女儿将教练换成了卡洛斯·罗德里格斯,他曾帮李娜获得过澳网女单冠军。
当郑钦文进入世界赛场,其父亲又将教练换成了西班牙教练佩雷·里巴。
聘请这些出名教练,可要花费不少钱。除了教练成本之外,欧洲比赛的训练费用也是一笔巨大开支。
一般,欧洲的比赛训练费用,每年至少300万元起。据称,郑钦文一家这么多年,在网球这件事上一共花了2000多万。
从各种信息看,郑钦文的家庭收入尚可,其父亲郑建坪从事外贸、建材和汽车配件的生意,也算一个老板。
但自从郑钦文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之后,就算是这样的一个家庭也吃不消网球训练的支出。传言为了支持郑钦文的训练,其父亲不得不变卖老家的房子。
卖房子去支持子女的运动员事业,其实是一场豪赌。毕竟,运动员在竞技场上拿下奖牌的概率实在太低,一旦失败,可能2000多万成本的零头都赚不回来。
不过,在2019年,郑钦文签约了世界顶级体育经纪公司IMG,这家公司被认为是最会赚钱的运动员经纪公司,其曾签约过谷爱凌、李娜等知名运动员。
有了最会赚钱的公司保驾护航,再一旦取得成绩,不怕回不了本。这场豪赌,最终还是得到了一个好的结局。
03
手拿10多个赞助代言,
夺冠后郑钦文年收入有望破亿
在2022年开始,郑钦文的全球排名快速跃升。在2023年美网打进八强之后,郑钦文的收入水涨船高。
在2023年,郑钦文至少和十个重要品牌有合作,分别有侈品品牌、高端美妆品牌、科技金融公司品牌以及与茶饮、食品、餐饮等多领域的品牌。
在去年12月《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23年度女运动员收入榜中,郑钦文以720万美元(5000万人民币左右)的收入排到第十五名,而滑雪运动员谷爱凌以1.5亿元高居第2位。
和李娜作比较,郑钦文被认为更具商业价值,因为郑钦文更早出成绩,也更早成名,时机也刚好。
品牌永远在追逐和造就下一个更年轻的成功者,在体育界,成名越早,其商业价值往往越高。
▲图源:微博视频截图
李娜澳网夺冠后年收入高达1.4亿元,参考李娜的情况,郑钦文今年的收入大有可能超过这个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