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学京师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官方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法学京师

香港法律讲座系列活动第五期“庭辩技巧”成功举办

法学京师  · 公众号  ·  · 2024-11-19 16: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24年11月11日下午,香港法律讲座系列活动第五期“庭辩技巧”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成功举办。本期讲座由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原讼法庭高浩文法官主讲,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席教授赵文宗担任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多名硕博同学参与了本次讲座。






高浩文法官于2006年在港获委任为资深大律师,2019年4月获委任为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原讼法庭法官。他曾出任香港大律师公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和公会内的讼辩技巧培训委员会主席,亦是香港国际仲裁中心理事会成员。



在讲座开始前,赵文宗教授对高浩文法官表示热烈欢迎,衷心感谢了他对此次讲座的精心准备,并简要介绍了高浩文法官的职业生涯和个人成就。



讲座伊始,高浩文法官直入主题,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此次讲座的两大内容板块,分别是“A to Z”的庭辩技巧和交叉询问(cross examination)制度。

接着,高浩文法官便逐一列举从A到Z这26个英文字母在庭辩中分别代表的技巧。其中,他着重介绍了法庭礼仪。它严格要求出庭人员穿着正式、称呼准确、表情得体、行为合礼。在文书处理方面,高浩文法官特别提醒,法律文书的字体选择、格式规范、页码设置以及段落编号等细节均需格外留意,以确保法官审阅时的便捷性与高效性。



紧接着,高浩文法官讲解了交叉盘问(cross examination)这一制度。首先,他推荐在举证方的主问(examination-in-chief)环节使用“5W1H”询问方法,即围绕“何事(what)、何人(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为何(why)、如何(how)”这六个关键问题构建询问框架,系统地引导证人基于事实进行详尽而客观的陈述。其次,在盘问(cross-examination)环节,高浩文法官提出可通过多种提问方式来考察对方证人对案件事实的理解,并揭示对方证人证言中的矛盾或漏洞。再次,在举证方的覆问(re-examination)环节,高浩文法官指出应充分利用盘问中揭示的信息,通过提出针对性问题来强化己方证词的可信度,减少可能因盘问而产生的任何误解或损害。



到了讲座的互动问答时段,高浩文法官针对学生们提出的关于证据原件的效力、法庭礼仪对案件结果的影响、人工智能对庭审的影响等疑问,给予了专业且实用的建议。



讲座尾声,赵文宗教授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向高浩文法官表示了深深的感谢,并期待高法官日后能够再次来院举行讲座。高浩文法官也勉励在座学生勤奋学习,以推动内地与香港地区在法律领域的交流与发展。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排版:吴华

责任编辑:石天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