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汇集历史地理学研究领域的各种资讯,包括开设历史地理学的院校介绍、历史地理学名家、历史地理学图书推介、讲座信息、会议资讯、学术信息及历史地理学相关研究的文章等。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双11 | 历史地理学书单(2)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公众号  · 历史  · 2024-11-11 00:01

正文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术经典系列

内容简介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术经典·谭其骧卷》

本书精选了谭其骧先生关于历史地理学研究有代表性的经典论文29篇,包括《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中国历代政区概述》《我国行政区划改革设想》《秦郡新考》《新莽职方考》《湖南人由来考》《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海河水系的形成与发展》等,以彰显复旦历史地理学科的学术精神和学术追求。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术经典·邹逸麟卷》

本书精选了邹逸麟先生在历史地理学科中的重要研究成果,从“黄运史研究”“历史经济地理研究”“环境变迁研究”“历史政治地理研究及综论”四个领域展示了邹先生一生在历史地理学科的学术成果和在史地研究中的重要贡献。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术经典·周振鹤卷》

本书精选了周振鹤教授在历史地理学科中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西汉政区地理》《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总论》,以及《秦汉宗教地理略说》《唐代安史之乱与北方人民的南迁》等10篇代表性论文,这些论著自出版或发表后,皆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对推动我国学术发展和学术创新有重要意义。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术经典·葛剑雄卷》

本书精选了葛剑雄教授关于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代表性论著,包括《西汉人口地理》《中国移民史·导论》《中国人口史·导论》,以及《统一分裂与中国历史》《地图上的中国和历史上的中国》等9篇代表性论文。这些论著自出版或发表后,皆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对推动我国学术发展和学术创新有重要意义。


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

作者简介

谭其骧(1911—1992),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奠基人和开创者之一。1950年起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历任历史系主任、校务委员、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是该领域迄今为止最权威的里程碑式著作。1981年被聘为首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历史组成员,1982年被聘为第二届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曾任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会顾问、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参议委员会委员。著有《长水集》《长水集续编》《谭其骧全集》等。


葛剑雄,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著名学者,尤精于历史地理、人口史等领域。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著有《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发展史》《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黄河与中华文明》等,主编有《中国人口史》《中国移民史》等。


孟刚,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馆员。曾参与“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1911年基础数据采集和底图编绘工作;参与《中华大典·历史地理典》的编纂,完成《政区分典》陕西省部分;与邹逸麟先生合作编著有《晋书地理志汇释》;2016至2020年兼任《历史地理》(后改刊为《历史地理研究》)编辑。


内容简介

都说巍巍汉唐,汉朝、唐朝的版图究竟有多大?历史上的中国范围如何划定、依据什么标准?七大古都是哪七个,它们凭什么成为首都?黄河以经常泛滥闻名,为什么在东汉至唐朝会有八百多年安流?《楚辞》中浪漫的云梦泽到底在哪里?上海又是怎么从一片滩涂变成坚实陆地并逐渐繁盛的?……


葛剑雄教授从谭其骧先生的学术成果中,精选出最重要且具代表性的篇章,汇为《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其中还包括中国历史与文化、中国历代政区、两千多年前的马王堆地图等精彩内容,更有谭先生作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科奠基人、《中国历史地图集》主编,对这一学科所做的根本性定位与思考。书前设导言“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书后附录“历代疆域政区概述”,各朝代政区一目了然。全书精心编排,充分体现了严谨性、可读性与实用性。


历史地理学十讲

作者简介

史念海(1912-2001),山西平陆人,历史地理学家,史学大师顾颉刚的弟子,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奠基者之一。1948年后,历任西北大学、西安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后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及唐史研究所所长、副校长。著有《中国的运河》《河山集》等,与顾颉刚合著《中国疆域沿革史》。


内容简介

史念海先生是我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历史地理学十讲》汇聚了其学术成果的精粹,以十个专题分别从我国的古今气候、人口迁徙、版图规模、交通运输、城市演变、经济重心等方面厘清历史地理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者治学严谨,用详实的史料、严密的论证再现了我国古代历史时期地理的发展与沿革,为历史地理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历史地理十讲

作者简介

邹逸麟(1935年8月31日—2020年6月19日),男,浙江宁波人,生于上海市,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邹逸麟先生为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复旦大学首席教授,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史学会理事。邹逸麟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运河史、黄河史、历史环境变迁和区域经济史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历史地理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十篇,列为十讲,内容大致如下:(一)我国历史时期水系主要是黄河、运河的开凿、变迁、兴废的历史过程;(二)我国历史时期水环境变化及其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互动关系;(三)两三千年来我国环境变迁的历史地理背景。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我国环境变化的历史背景和两难的处境,从而汲取历史教训,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


中国历史政治地理讲义

作者简介

周振鹤,复旦大学特聘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1941年生于厦门,1958—1963先后就读于厦门大学和福州大学矿冶系,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读研究生,师从谭其骧院士,1983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为我国首批两名文科博士之一。擅长政治地理、文化地理、地方制度史、近代新闻史以及文化语言学、语言接触史的研究。主要论著有《西汉政区地理》、《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方言与中国文化》(合著)、《体国经野之道》等十余种,主编《上海历史地图集》、《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三卷)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周振鹤教授历年关于中国历史政治地理讲授与思考的总结,由一篇楔子和十七篇专题讲稿组成,首先阐释学科的历史、现状、研究方向和意义,其次明确学科基概念和学术用语,随后分述政治地理核心内容行政区划的各要素及相关内容,再具体而微地选择具有特殊性或代表性的政治地理现象进行讨论,最后提出建构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的构想,系统呈现了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科的基本面貌,全面深入地阐述和分析了历史时期政治过程的地理意义,具有重要的学术创新意义和学科开创价值。


边疆史地十讲

作者简介

姚大力,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任教于本校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要专业方向为元史、中国边疆史地。先后发表论文及学术评论百余篇,结集成书者有《北方民族史十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蒙元制度与政治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追寻“我们”的根源:中国历史上的族群及国家认同》(三联书店)、《读史的智慧》(复旦大学出版社)等。


内容简介

边疆史地研究是在继承晚清因边疆危机刺激而兴盛起来的“西北舆地之学”的基础上发育起来的。这一学术传统所关注的空间范围不仅涵盖广袤的边疆中国,也包括历史上曾与中国边疆发生密切交往的中国境外的方域山川、人事名物。本书选录的十篇论文,写作和发表的时间跨度长达二十余年,或可反映作者在“考证旧闻,触发新意”方面的长期努力。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作者简介

韩茂莉,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在历史农业地理、历史时期环境变迁以及历史乡村社会地理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项,出版《宋代农业地理》《辽金农业地理》《草原与田园——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牧业与环境》《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等学术专著,并在《文史》《地理学报》《考古学报》《近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主讲课程“中国历史地理”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精品课。


内容简介

大地是人类生存的根基,也是人类活动的舞台,人类依托大地、利用大地、改造大地的行为,成为地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历史地理是研究往昔的地理,《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涉及历史地理研究的主要领域——疆域、环境、政区、农业、交通、军事、城市等,对这些领域的基本问题及其历史发展进行了梳理和介绍,是了解中国历史地理很好的入门书。


葛剑雄写史——中国历史的二十个片断

作者简介

葛剑雄,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从事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文化史、环境史等方面研究。著有《中国人口发展史》《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中国人口史》《中国移民史》《黄河与中华文明》等。


内容简介

从春秋、秦汉、三国、南北朝,到唐、五代、宋、元、明、清,史家葛剑雄选取了其间二十个重要的历史片断,夹叙夹议,以点带面,进行了照相式的呈现。其中有对今人不太注意的历史事件的细致挖掘,也有对今人错误的历史认识的颠覆性纠正。一代枭雄王莽,是“阴谋家”还是“改革先锋”?迁都之举,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天可汗”唐太宗为何三番五次要看史官记录?……打开这本书,层层的迷雾将一点点被拨开,事件的真相在一点点被还原,欲知详情如何,且听葛剑雄娓娓道来。



什么是历史地理学

作者简介

唐晓峰,曾先后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北京大学地理系、美国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地理系学习,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有历史人文地理学、文化地理学、中国北方历史地理、北京城市历史地理、地理学思想史等。著有《从混沌到秩序 : 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新订人文地理随笔》《给孩子的历史地理》等。


内容简介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是要探索并解释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迁、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社会人文空间衍变的复杂过程。它将人的能力(理性的与感性的)与大地紧密结合起来,并展示人类历史行为的空间维度,这是观察世界的特殊视角,是理解历史的必要路径,这种视角与路径是不可替代的。


历史地理学作为学科的形成,是人类智识发展的必然成果。它以生存世界的丰富性为前提,揭示其间隐含的错综关系;它以人类的本质为旨要,论证文明的多维特征;它以理性反思为基础,为前瞻提供智慧。历史地理学所关注与叙述的知识类型、人文理念、地方习俗,乃是构成当下社会生活的重要元素,所以历史地理学离每个人都不远。

辛德勇读书随笔集(套装全六册)

作者简介

辛德勇,男,1959年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古地理与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研究,兼事中国地理学史、中国地图学史和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主要著作有《隋唐两京丛考》《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建元与改元:西汉新莽年号研究》《旧史舆地文录》《石室賸言》《旧史舆地文编》《制造汉武帝》《祭獭食蹠》《海昏侯刘贺》《中国印刷史研究》《〈史记〉新本校勘》《发现燕然山铭》《学人书影(初集)》《海昏侯新论》《生死秦始皇》《辛德勇读书随笔集》等。


内容简介

《辛德勇史学随笔集》,分为《版本与目录》《天文与历法》《读史与治史》《金铭与石刻》《史事与史笔》《正史与小说》六种。“随笔集”六种之划分,依据各书之主要内容。这样划分,便于集中体现作者在各个领域的研究,亦利于广大读者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各取所需。名曰“随笔集”,意在与“论文集”区分,表明其所收录之文章非专业性很强的论文,而是作者近年来的演讲文字、报章撰文、序跋以及在微信公众号中首发的文章。其中多篇文章均曾引起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史学田野考察方法

作者简介

蓝勇,四川泸州人。现为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历史地理学博士点学术带头人。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评专家组专家、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会副会长、《历史地理研究》副主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委、《中国人文田野》主编。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历史地理、饮食史、慈善史、西南地方史等方面。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等纵横向项目40多项。出版《中国历史地理》《长江三峡历史地图集》《中国川菜史》等20多部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40多篇。成果获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提名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重庆市政府优秀成果奖一、二等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奖励。


内容简介

《史学田野考察方法》一书是一部系统全面的历史学田野考察方法的著作,全书分成五章,分别对史学田野考察的功用和机理,史学田野考察的预案,史学田野考察的对象、形式与分类,史学田野考察的路径与实施,史学田野考察与研究视野的调适做了研究。书后附史学田野考察报告案例、史学田野考察研究论文案例(存目)、作者田野考察纪年。

中国旧海关内部出版物使用手册

作者简介

吴松弟,1954年生,男,浙江泰顺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有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史和历史经济地理、中国移民史、东南沿海区域史。曾主编 《辞海》第七版历史地理分科、《温州通史》等。


方书生,1980年生,男,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兼任复旦大学海关史与海关文献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商业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史、历史经济地理。学术著作主要有《华南近代经济地理》《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演进与绩效研究(1842—2012)》等。


内容简介

本书由《概论卷》《书目提要卷》《研究示例卷》《中国旧海关内部出版物总目》《中国近代海关专有名词辞典》五个部分组成。其中前三部分详细阐述和介绍了中国旧海关内部出版物的整体情况,及内部出版物各系列专刊的体例、内容、表述方式的形成和变迁过程,进出口贸易有关的多方面业务在各专刊中的记载,各种海关资料的特点,以及如何将其用于研究等各方面的内容。第四部分《中国旧海关内部出版物总目》为旧海关内部出版物的总目录,共收入 2055 条旧海关内部出版物条目,每条均列出中、英文书名或译名,使用的文字,及其所在丛刊名、册数、起始页码和藏书单位的索书号。第五部分《中国近代海关专有名词辞典》在广泛查阅海关贸易统计、行政报告等系列海关内部出版物基础上搜集、筛选而成,便于读者阅读、理解旧海关内部出版物中的词语。


历史与现代的对接 : 中国历史地理学最新研究进展

作者简介

张伟然,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历史文化地理。较早开展佛教地理研究,对研究理念及资料处理方法有所开拓。最先从事区域历史文化地理,博士论文《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为该领域的开创之作。近年来致力于探讨文化与环境之间的感应、人类行为的环境效应,致力于从本土的经验事实中提出科学问题。对与历史文化相关的领域,如历史政治地理、社会文化史、历史人类学等有强烈兴趣。喜欢做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以理科的背景,做文科的事业。主张用科学的理念讨论人文问题。追求科学、人文与艺术的结合。


内容简介

本书着重阐述历史地理学在1949-2014年的学科贡献和理论建树,当然也包括它的实际效应以及对其他学科的支撑,并分析其驱动力。书中特别突出了历史地理学的中国特色,包括它与中国传统地理学的渊源、对传统地理学资源的开掘以及在当前环境中它可能产生的独到的作用。


当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1949—2019)

作者简介

成一农,男,1974年4月出生于北京。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2003年至201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工作,研究员。2017年至今在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工作,研究员,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城市史以及中国传统舆图的研究,曾主持社科基金项目两项,目前主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中文古地图的整理与研究”(16ZDA117)。出版有学术著作5部:《古代城市形态研究方法新探》《空间与形态——三至七世纪中国历史城市地理研究》《“非科学”的中国传统舆图——中国传统舆图绘制研究》、《史话》、《中国古代舆地图研究》和《当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出版译著5部,在海内外刊物和论文集中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通俗读物1部,发表通俗论文20多篇。先后获得第二十一次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提名奖以及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史地理学的进展、所取得的重要成果进行了介绍,并展望了历史地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与之前出版的众多历史地理学的综述不同,本书虽然也强调了历史地理学建国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曾经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但与此同时还着重分析了目前历史地理学学科整体上存在的问题,即由于历史地理学在学科属性上属于地理学,但在教育部的学科分类中又属于历史学,这种学科归属上矛盾状态对历史地理学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且近年来,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日益拓展,而历史学逐渐从考据走向解释,但历史地理学未能跟上两者发展,因此在两者中都日益边缘化,面对这样的窘境,今后历史地理学必须对研究方法和学科目的重新进行审视。


百年清史研究史-历史地理卷

作者简介

胡恒,男,1984年生,河南省上蔡县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兼任清史研究所副所长、《清史研究》副主编、《新史学》集刊学术秘书,2020-2021年为斯坦福大学Walter H.Schorenstein亚太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清史、历史地理学、数字人文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主持“数字清史实验室”(清史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已经出版专著《皇权不下县?——清代县辖政区与基层社会治理》,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清史研究》《文史》《新亚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得“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奖”、第二届“普隐人文学术奖”、第四届“谭其骧禹贡基金优秀青年历史地理论著奖(论文类二等奖)”等奖项。


朱江琳,女,1985年生,山西省襄垣县人,历史学博士,山西财经大学文化旅游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历史政区地理、文化地理、山西历史地理与旅游文化等方面,曾参与“长江三峡地区历史地图再现研究”、“历史文献中的重庆”、“百年清史研究学术史”等多项省部级重大项目,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史学集刊》《丝绸》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内容简介

清朝灭亡百余年,清史研究蔚为大观,清史地理研究亦成果丰硕,接续清朝本朝地理编纂及西北舆地学研究的余绪伴随传统沿革地理向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转型实现了研究方法的转换。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历史地理学界加强晚近历史地理研究的呼吁,清史地理研究逐渐走向成熟,研究领域逐步扩大,研究方法趋于多元,但大体而言,仍以实证研究为特色,且不可避免地受到地理学色彩渐淡、理论思维薄弱、研究碎片化和学科对话不足的困扰。


《百年清史研究史·历史地理卷》通过对百年来清史地理研究著述的细致爬梳,针对若干清史地理研究专题,如疆域变迁、政区地理、人口分布与移民史、地理文献、舆图、自然地理、清史数据库与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等,展开学术史评述,既力求对各专题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梳理与总结,努力涵盖重要研究成果,又力图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各专题研究的核心关切,反思既有研究路径,展望未来发展的可能。本书对百年清史地理研究的回顾和总结,有助于学界准确掌握清史地理研究已取得的成绩,并将成为清史地理研究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南方丝绸之路研究丛书•历史地理卷

作者简介

陆韧,历史学博士,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历史系教授,云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学术顾问,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西南历史人文地理、西南边疆史地研究,在云南对外交通史、云南移民史和西南边疆历史政治地理等领域多有建树,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云南对外交通史》《元明清西南边疆特殊政区研究》《元明时期的西南边疆与边疆军政管控》《历史时期滇池流域人地关系及生态环境演变研究》等学术专著,主编译著《现代西方学术视野中的中国西南边疆史》;主持和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获得教育部和云南省奖项多项。


内容简介

“南方丝绸之路”又被称为“南方陆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等。2017年5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总书记说,古丝绸之路创造了地区大发展、大繁荣,指出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视察时,提出“成都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由此,汉晋时期开辟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经由四川与云南、贵州、广西等西部地区连接起来,通过云南西南边疆出境出海,连通了南亚、东南亚地区与国家的交通道路,以“南方丝绸之路”称之已成为共识。


本书与以往大多数研究不同的是,笔者探讨的南方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以往很多论著或论文中所指称的汉晋时期从成都出发经云南西出缅甸至印度的“蜀身毒道”的单一道路,而是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的视角下,经由中国西南地区走向大海,走向世界,使中国从西南边疆方向出境与世界发生联系的多条道路组成的交通体系。南方丝绸之路的道路体系主干线都是由成都出发,经我国的西南地区(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的边疆地带出境,经由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区的国家,如缅甸、老挝、越南、泰国等,或陆路西出缅甸至印度,与南亚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地区的古国发生联系,发展经贸往来,甚至还可转经印度北上与北方丝绸之路会合西进中亚、欧洲诸国;抑或通过陆路从西南边疆出境后西出南下,深入至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国家内地,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甚至借助这些东南亚国家的内河抵达通往太平洋或印度洋的港口,如经云南与越南相连的红河水系抵达交趾港(约为今越南北方的海防港)连通太平洋,或经缅甸古代的白古港,通过澜沧江湄公河抵达暹罗港(今泰国曼谷一带)等海港进入印度洋,与海上丝绸之路实现互联互通,使南方丝绸之路的交往范围扩大到印度洋、阿拉伯海和东非广大地区。南方丝绸之路交通体系在中国历史上跨越两千多年延续至今,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在新时代里再造辉煌。


当然,在漫长的两千多年历史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这些道路或道路系统有过不同的名称,交通交往的国家范围及道路走向有所变迁,唯一不变的是“南方丝绸之路”道路体系自其开辟以来,就是多条经由我国西南边疆西出南下至东南亚中南半岛及南亚次大陆国家和地区,是可与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并列的中国对外交通干线,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承担起历史时期中外交通重任,创造了辉煌,也共同成为我国今天“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基础。基于此,本书论述的不再是单一的西出缅甸至印度的道路,而是从我国西南地区经西南边疆出境出海的中外交通体系“南方丝绸之路”。


移民与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

葛剑雄,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2016年8月,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出版有《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发展史》等著作。


安介生,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古都学会理事。出版有《山西移民史》《历史民族地理》等著作。


内容简介

《移民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书由葛剑雄与安介生两位历史学者合著,用通俗的语言文字,通过不同历史时期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重要移民事例,勾勒出了中国历史发展演变的脉络,展现了移民这一运动对中国各民族各地区文化交流产生的促进作用,讲述了移民在丰富甚至重塑中华文明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民族心理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深刻影响和重要作用。


空间·制度·社会:中国古代史地新探


作者简介

鲁西奇,1965年生,江苏东海人。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与中国古代史研究,著有《区域历史地理: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人群•聚落•地域社会:中古南方史地初探》《中国古代买地券研究》《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喜:一个秦吏和他的世界》等,发表论文百余篇。


内容简介

“封”“疆”“界”的含义为何?

古人对先秦越国的认识来自何处?

秦朝县廷如何运作,其统治下的人民有何种身份?

古代早期的庶民怎样普遍获得姓氏?

……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的代表性论文,分为“空间”“制度”“社会”三部分,着意于从整体上考察中国古代的空间、人群、制度与社会等问题。在“空间”部分,作者考察“封”“疆”“界”的含义,并分析“越”的历史空间内涵。在“制度”部分,作者描绘秦代县级行政机构的总体图景及其运行机制,考察唐宋时期厢、乡里制度及新县的置立,关注王朝国家自上而下的制度,也在意民间社会自生、内在的制度,诸如中国农田水利规章中体现的民约。在“社会”部分,作者关注被归属于某一阶层的人的生计与身份,探讨中国古代早期庶人的“名”与“姓名”,以及秦统治下人民的身份与社会结构。


中国千年区域极端旱涝地图集

作者简介

杨煜达,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1968年生于云南腾冲。在云南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5年于本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任教。2008年4月-2010年7月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图宾根大学汉学系、地理系从事合作研究。2010年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主要从事气候与环境变化、历史边疆地理和民族史研究。出版有专著《清代云南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研究》、《乾隆朝中缅冲突与西南边疆》,主要论文有《试论汉魏时期南中地区大姓的形成与汉族社会的嬗变》、《花马礼:16至19世纪中缅边境的主权之争》《清代中期(公元1726-1855年)滇东北的铜业开发与环境变迁》、《清代云南雨季早晚序列的重建与夏季风变迁》、《1711-1911年昆明雨季降水的分级重建与初步分析》、《清代中期滇边银矿的矿民集团与边疆秩序以茂隆银厂吴尚贤为中心》等。


内容简介

本地图集是首部反映千年中国区域极端旱涝气候时空分布、变迁和趋势的专题图集。主要内容包括图集说明和研究方法、序图(自然地理,方法图解,历史行政区划和全国尺度分布特征、变化趋势等)、千年区域极端旱涝专题图幅(340幅)和附录等部分。地图集在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利用方志、正史、档案、文集等历史文献中的旱涝信息,将全国分为七大区域,分区域识别1000年以来发生概率为10%的极端旱涝事件,同时建构了数理统计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把430个极端年份、124个观测站点、12万余条分级数据,应用在全国地理信息系统中,并最终将其可视化表达在地图上。这是第一部千年尺度上全国性的以极端旱涝气候为主题的历史地图集。由于中国疆域辽阔,降水的空间分异较大,分区域识别极端旱涝事件并表达在全国旱涝图上,无疑更为切合中国旱涝气候的实际状况。且时间跨度自公元1000年延续到2020年,在这个时间尺度内,均一识别并表达了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极端旱涝事件。在文献相对较少的华南和西南地区,也实现了公元1470年以来极端旱涝事件的均一识别和表达。全部极端旱涝年份图达433幅。这一工作对推进中国区域极端旱涝时空演变规律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中国环境史纲


作者简介

周琼,女,彝族,1968年生,云南姚安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云南省彝学会副会长、东亚环境史学会会员、《(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审读委员会中国环境史卷审读专家、澜湄合作公众环境教育指导专家等,主要从事环境史、灾害史、民族史、生态文明、地方文献整理校勘及区域历史人物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6项、省部级项目9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出版《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与救灾机制研究》等著作7部,在《民族研究》《清史研究》《清华大学学报》《思想战线》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目前担任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数据库建设”首席专家。


耿金,1987年生,云南富源人,历史学博士,现任职于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研究方向为环境史、水利史、农业历史地理、景观史、灾害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级人才项目1项,校级社科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教育部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项,省级项目2项。已出版著作3部,在《史学理论研究》《民俗研究》《史学月刊》《思想战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农史》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了环境史的概念、定义和研究内容,勾勒了环境史的学科兴起、发展过程,探讨了影响环境变迁的自然、人文因素和中国环境史研究中的史料来源等基础问题,纲要性地以时间为主线梳理了中国历史时期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从环境史角度再看中国历史发展脉络。本书在梳理过程中结合了目前环境史研究的新成果,并附有中国环境史研习推荐阅读书目。希望本书能为初入门环境史的学习者提供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与参照,帮助从事环境史教学和研究的学者找寻定位。


长江三角洲海岸带历史地理考察研究

作者简介

吴俊范,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芝加哥大学、英国伦敦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史。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7—20世纪长江三角洲海岸带环境变迁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国家社科一般项目《近百年太湖流域的水环境变化与民众生计适应研究》等课题。主要著作有《长江三角洲海岸带历史地理考察研究》、《水乡聚落:太湖以东家园生态史研究》、《棚户区与城市文化心态》、《文明与气候》(译著)等。


内容简介

唐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高水平地区,其海岸带环境的变迁,影响着整个区域的农业经济、土地利用、海洋资源开发、沿海港口发展、对外贸易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重要领域。本书以扎实的史料分析为基础,结合自然科学理论和田野调查方法,全景式地描绘了长江三角洲海岸带历史地理环境变迁的过程。本书既有长江三角洲海岸带历史地理变迁的全面梳理,亦有针对各主要地貌区环境特征的翔实个案研究,尤其是对长江口、杭州湾、典型“淤涨型海岸”、舟山群岛等的自然环境变化过程及人地关系图景进行了多视角的探究和阐发。本书可供历史学、历史地理学、环境史方向的读者参阅。


西南联大在云南的地理与人口国情调查实验

作者简介

杨海挺,历史学博士,副编审,《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任,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学、民国学术史、编辑出版学。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一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三项。


内容简介

地理与人口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国情。本文对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学系地理学组和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师生在地理与人口国情调查实验的实证研究,目的在于补充学术界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现代科学研究关注的不足,对西南联大现代学术贡献解析的缺失,以及云南在近现代学术发展重要地位的忽视,实现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在云南进行地理与人口国情调查的综合研究。


上编以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学系地理学组师生为中心,对学者们的学术背景,及师生们在滇西经济地理与环滇池区域的土地利用调查的起因、经过与成果进行细致的梳理分析,得出以下重要观点:第一,民国时期的地理国情调查方法,在地理学组师生的地理调查实践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近代国际前沿的经济地理与土地利用调查方法在地理国情研究中开始运用和推广。第二,中国地理学学科在抗日战争时期得到显著发展,张印堂滇西经济地理的调查使经济地理学研究开始关注边疆地理问题,出现注重小范围、精细化研究发展趋势,鲍觉民组织的环滇池区域土地利用调查是地区性土地利用调查系统研究的范例,是中国近代区域地理学研究的经典。第三,云南近代地理学在抗日战争时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西南联大地理学组师生为代表的学术界对云南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有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奠定了云南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第四,中国当代著名的一大批地理学家张景哲、孙承烈、黄秉成等,其学术生涯便是在云南的地理调查中奠基。第五,西南联大地理学组师生的实验研究中,为中国近代的地理国情研究提供了科学又丰富的地理资料。


下编是对西南联大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的论述,从陈达、李景汉、戴世光三位负责人的学术背景出发,对呈贡县人口普查、呈贡县昆阳县户籍及人事登记、环滇池三县一市(昆明县、昆阳县、晋宁县、昆明市)户籍示范等诸项工作进行完整解析。历史以来的人口国情研究,在抗日战争时期由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实现重大突破:第一,国情研究方法的科学化,主要是实验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人口普查、户籍及人事登记,在内容与步骤、统计方法等方面,成为1940年代民国政府拟订1950年全国人口普查方案与制订普查法规的标准。第二,国情研究数据的科学化,民国时期中国国情研究中曾出现社会调查运动,尽管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亦不乏泛泛而谈的空洞叙述,国情普查研究所在环滇池区域的人口国情调查研究,不仅把因抗战中断的社会调查活动传承下来,更倡导了科学的实地调查研究的学术风气,为近代中国国情研究提供了诸多科学的资料。国情普查研究所以环滇池区域作为对象,在这些国情研究的实验中,推动了社会学、人口学、统计学科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相关领域专家,在师承、学术组织与研究理念和成果等方面形成稳定的“文庙学派”,为抗战时期社会学中国化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在民国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政府机关与学术界人士在抗战救国的感召下,对中国国情进行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但学术界长期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情调查研究缺乏关注,对西南联大在云南的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学术领域内国情调查实验的工作与贡献亦缺乏深入全面的探索。鉴于地理与人口调查在国情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以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时代背景,全面论证西南联大学者所做的地理与人口国情调查实验在国情研究与现代学术发展中的成就和地位。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欢迎专家学者、相关研究机构给历史地理研究资讯微信公众平台投稿,传播历史地理学的前沿动态、学术研究成果等等,惠及学林!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