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临近年底,对房企来说,距离年底收官还有一个月,艰苦的日子似乎要熬到头了。
会想今年的市场情况,融资收紧,销售遇冷,债务压力之下,截至11月20日,破产房企已经达到了446家,就连万科这样的房企,都喊出“活下去”这样的口号,可见今年的市场之冷!
一、又现“限跌令”
今天,继桂林、马鞍山限跌之后,又看见天津“限跌”的消息,因为前一段时间“价格战”太猛,很多房企被约谈。
富力通知:
项目响应相关部门要求
,即日起至12月31日期间,阶段性调价直至单价调回至备案价格;集团要求在明年1月1日之后,所有打折在售房源全部恢复原价。
融创一些执行“换仓计划”的楼盘价格也基本“恢复”。
比如融创津宸壹号此前最低1.2-1.3万/平米,现在调至1.4-1.5万/平米;
其他的一些房企也开始回调价格。
比如:团泊西的金科天湖,之前洋房最低1.2万/平米,现在涨至1.55万/平米;荣盛锦绣学府小高层最狠时降到过1.1万/平米,现在均价1.55万/平米;
……
图片来自网络
这次“限跌”的不一样之处,在于这次
限跌不如说天津这是“促涨”的信号!
二、利空政策到头了
今年下半年以来,楼市政策频出,但从政策面来说,
除了7月底“不以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这一重磅炸弹之外,其他的政策都是利好。
比如:
8月份,上海临港、珠海放松限购;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升级C位;
9月份,涉及几乎全部三四线城市,放松或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10月份,天津、南京等一批头部城市放松限购;
11月份,利好更不用说了,深圳调整“普宅”认定标准;广州社保和个税互认;降息;南京将所有商品房全部纳入人才保障住房范畴之中。
……
从政策面来看,利空政策早就已经触底。
从经济层面来看,数据没什么拿的出手,年底统筹,房企还可以破罐子破摔,顶多就是破产,但该交作业的地方,是真的需要“三稳”了。
稳住经济,稳住市场,稳住和谐。
三、市场会怎么走
从政策层面上来看,利空政策到头剩下的就是利好政策,最起码也是维稳的政策。不要大起大落,这是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一定要明白一点,调控的目的从来不是让房价跌到所有人都能买的起的地步。适度的价格上涨带来的好处,远远比房价下跌带来的好处更多。
从这一轮轮的政策来看,政策面上从以往大开大合的调控变为微调。
比如南京放松限购,先是6月份高淳放松限购,然后是六合放松限购,再然后将所有的商品房纳入人才保障房序列,定向对高端人才放松限购;
天津从去年的海河英才,到放松积分落户标准,再到两个产业园定向对疏解企业放开限购;
深圳不改变限购、限售条件的同时,改变“普宅”认定标准,使“普宅”脱离豪宅;
广州社保和纳税互认,成都天府新区定向放松标准,菏泽、青岛等一批城市取消摇号、限价甚至限购等;
最典型的就是10月末到11月20号一系列的降息操作,都是以5个基点为单位,进行降息操作。
……
无论是调控政策还是金融政策,都在进行小步试探着放松,从这一些列的政策来看,楼市会在企“稳”的要求之下缓涨。
四、2020年楼市的政策风险
因为宏观调控的原因,楼市是典型的政策市。调控的影响会在短周期内大于经济大环境对楼市的影响。也就是说高层可以根据需要去控制市场,这就导致短周期之内,政策风险会极大的影响基于规律对楼市作出的判断。
这两年GDP增速稳步降低,今年第三季度GDP增速下降到6%,创下1992年我们开始采用国民账户核算体系(SNA)统计GDP以来新低,今年第四季度保6保得住保不住现在需要打一个问号。
而明年的大目标,需要全年不低于5.9%的增速能完成。
——·正文完I转评赞·——
推荐阅读:
信号!房企开始捡漏了……
今天降息了,会有什么影响?
环京楼市还要横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