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公众号推送规则的改变,未对本公众号设置星标关注的读者,将难以第一时间接收到本公众号发布的前沿讯息!星标关注操作指南如下:
在以“如何打造国际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为主题的圆桌讨论环节,来自多个领域的专家表示,上海建设国际海事仲裁高地具有独特的优势,距离成为顶尖国际海事仲裁高地仅差的最后一步。未来还要提升海事管辖等方面的吸引力,打造国际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
新华财经上海8月26日电(葛佳明)在日前举行的2024北外滩航运服务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发布会上。来自多个领域的专家围绕如何打造国际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上海距离一流国际海事仲裁地还有多远?应如何扬长处补短板等问题展开研讨。与会嘉宾认为,上海成为国际海事仲裁高地具有非常好的基础,未来还要大力提升海事管辖等方面的吸引力,真正打造国际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
上海距离一流的国际海事仲裁高地还有多远?
全球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基本也是国际海事仲裁高地。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正从“基本建成”迈向“全面建成”新阶段,提升航运服务能级正是重要的突破方向。
ALCO保险经纪公司抗辩险部总监、伦敦海事仲裁员协会兼职仲裁员维韦克·杰恩(Dr. Vivek Jain)形容,成为海事仲裁中心就像一场百米跑步比赛,作为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已经跑完了90米,还剩下最后10米的“冲刺”。
“如何完成最后10米的冲刺,首先需要建立的就是国际海事方面的话语体系。” 维韦克·杰恩认为,伦敦的海运历史更为悠久,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航海资源和信息,采用的海事相关原则或海事法律内容大多也与伦敦息息相关。
“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是权威的报告,之所以权威是因为其没有考虑某一个因素或者把某一个因素当作最重要的因素。”国际航运公会中国办事处兼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海问律师事务所香港办公室合伙人刘洋表示,如果仅从港口的吞吐量来看,伦敦当前的地位不符合港口吞吐量的排名,但伦敦处理的海事仲裁依旧在全球领先,原因在于伦敦的《仲裁法》是全世界最为领先的仲裁法之一,具有法律基础优势。
上海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孙海华表示,不少当事人甚至中国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签订的船舶租赁和船舶买卖合同中,之所以约定争议解决纠纷提交伦敦仲裁,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所谓普通法、英语和历史等方面。
“根本的原因在于船舶责任险和再保险这只看不见的手。”孙海华说,凡是远洋船舶,所有的船舶都要加入协会,购买船舶责任险。伦敦国际保赔集团所属十二个协会承保的船舶责任险所占比例为百分之九十,也就是说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远洋船舶要到伦敦国际保赔集团所属十二家协会购买责任保险,而购买责任保险所签订的保险合同约定的争议解决条款就是伦敦仲裁,这一条款难以变更。此外,我国的保险公司和中国船东保赔协会承保后,还要分保,分保的最大比例可达百分之八十,分保地还是伦敦,分保时签订的分保合同约定的争议解决纠纷的条款也是在伦敦仲裁。
在孙海华看来,上海打造国际海事仲裁中心,再保险市场的建设才是关键。
多措并举打造国际海事仲裁高地
刘洋等业内专家认为,伦敦领先的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是其成为国际海事仲裁中心的原因之一,而这也是上海的优势。
刘洋认为,上海港是全球第一大港口,拥有强大的货运吞吐能力。中远海运等大型航运企业总部均设在上海,使其具有航运集群优势。与此同时,上海也汇集了海事法律、保险、金融等高端航运服务供应商,均为其成为国际海事仲裁中心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与会嘉宾认为,上海成为国际海事仲裁高地具有非常好的基础。一方面,《仲裁法》正逐步修订完善,上海在过去2-3年间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国际商事仲裁的地方规则,包括突破性地探索灵活的临时仲裁机制;另一方面,上海有优秀的仲裁机构和仲裁员。同时,上海法院以及相关监管层都给予商事仲裁以及涉外仲裁发展强力的政策支持,对于上海未来成为媲美伦敦的国际海事仲裁高地,非常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