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肥胖病人麻醉遇到的特殊问题
即使是富有经验的麻醉学家,面对病理性肥胖病人也会感到犹豫,任何小的疏忽都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最困难的问题是气道管理。肥胖病人麻醉药或麻醉方法的选择无成规可循,但麻醉中可能遇到某些特殊问题值得重视。
(一)区域阻滞可能是某些部位手术的最佳选择,但肥胖病人因大量脂肪堆积和骨性标志不明显,使得区域阻滞技术的实施非常困难。近年来由于采用周围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提高了阻滞的成功率和麻醉效果。
(二)椎管内麻醉
1. 蛛网膜下腔阻滞 肥胖病人蛛网膜下腔阻滞比正常人困难得多,但肥胖病人腰部脊柱中线的脂肪要比两侧的相对少和薄一些,故取坐位穿刺更容易成功。肥胖病人蛛网膜下腔用药量是正常人用量的2/3,但阻滞平面不易调节,平卧后仍会继续上升。如果阻滞平面在T5以下,对潮气量的影响很小;阻滞平面超过T5水平,则可产生呼吸抑制,对伴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肥胖病人,影响更大。高平面阻滞时,自主神经的阻滞平面比躯体神经的阻滞平面更高,结果将导致心血管功能抑制,这种抑制可能在牵拉腹膜时突然加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有人主张采用持续蛛网膜下腔阻滞,可减少硬膜穿破后头痛的发生率。
2. 硬膜外间隙阻滞 硬膜外间隙阻滞在肥胖病人的应用更广泛,但其穿刺操作比蛛网膜下腔更困难。肥胖者的腹内压较高,下腔静脉血易被驱向硬膜外腔静脉系统致硬膜外腔静脉丛怒张,穿刺时易致硬膜外腔出血。肥胖病人硬膜外腔用药量只需2/3常用剂量即足。如选用高位硬膜外腔阻滞,则宜复合气管内全麻以加强通气,增加安全性,术后还可保留硬膜外导管行术后止痛。
椎管内麻醉的监测标准必须同全麻一样。术中给予面罩吸氧,必要时给适量的镇静药或镇痛药,同时须作好抢救准备。
(三)全身麻醉
1. 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 肥胖病人特别是病理性肥胖病人气道管理困难是围手术期死亡率高的原因之一。气管插管的主要困难在于喉镜不能显露声门,故麻醉诱导前必须详细评估气管插管困难的程度及风险,应备好困难气管插管所需的器具,如氧气面罩、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导管芯、枪式喷雾器、多种型号的喉罩、各种型号的咽喉镜片及纤维喉镜等。
清醒插管还是诱导后插管应慎重考虑后作出选择,主要取决于事先估计的困难程度及麻醉医生的技术水平。对那些超过理想体重75%的肥胖病人;张口不能看到悬雍垂;经表麻后放入咽喉镜看不到会厌以及有SAS的病人,应选择清醒气管插管。插管前应充分吸氧、静脉注射适量抗胆碱类药、镇静药或镇痛药,在完善表面麻醉下进行气管插管。当然也可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完成插管。
如果选择全麻诱导下插管,诱导期至少应有2人协助托下颌、压紧面罩、挤压呼吸囊及压迫环状软骨,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肥胖病人插管所需时间长,且功能余气量比正常人少,氧的贮备量也较少,而氧耗量又比正常人大,必须进行3分钟的吸氧去氮呼吸,以防低氧血症。有研究表明,进行吸氧去氮充分氧合后的完全缺氧时间,若以SpO2降至90%为计时标准,正常、肥胖及病理性肥胖病人分别为6.1、4.1和2.7分钟。据此,对肥胖病人施行快速气管插管操作应尽量在2分钟内完成。肥胖病人气管插管操作时,易将导管误插入食管,有时因胸壁脂肪肥厚,通过听诊法很难做到及早发现。如果采用呼气末CO2分压监测,则可早期发现导管误入食管。
2. 全麻药物选择及通气维持 肥胖病人对全身麻醉药物代谢的影响,前文已介绍,总之,异氟烷可列为首选,而N2O在理论上用于维持麻醉也是很好的选择,它不溶于脂肪,起效快,消除也快,且在体内代谢很少。然而,即使在健康的肥胖病人用N2O辅助麻醉时,也必须吸入50%以上的氧才能维持足够的PaO2;因此,N2O在肥胖病人的应用受到限制。阿片类药物,芬太尼t1/2β在肥胖病人与非肥胖病人之间并无差异,而吗啡会延长通气支持的时间,应谨慎使用。在吸入低浓度麻醉药的同时加用异丙酚6mg·kg-1·h-1(其体重按矫正值计算,即理想体重IBW+[0.4×超出体重]),可产生满意的麻醉效果。肌松剂以阿曲库铵较为理想,如阿曲库铵1mg/kg的作用时间在肥胖病人与非肥胖病人相似。
肥胖病人全麻后,特别在仰卧位时可进一步关闭小气道,使功能余气量降低,甚至低于闭合容量,由此使非通气肺泡的灌注进一步增加,导致静脉血掺杂增加及动脉血氧分压剧降。吸入麻醉药及硫喷妥钠等具有扩张血管及负性变力作用,可降低心排血量,使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降低,结果动脉及静脉血氧分压均显著下降,即使吸入40%氧也不能维持满意的PaO2。大部分(75%)肥胖病人的PaO2低于10.7kpa(80mmHg)。若剖腹术中在膈下置腹腔拉钩而妨碍静脉血回流时,PaO2往往只有8.7kpa(65mmHg)。因此,肥胖病人全麻手术中必须重视通气。为减少肥胖病人仰卧位引起的呼吸作功及耗氧量增加,采用大潮气量人工通气较为有利。肥胖病人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并不能改善动脉血氧分压,相反,可使心排血量下降而引起氧含量下降,另外,吸气时的高气道压可能阻碍肺小血管血流流入上部肺叶,使无通气肺泡的血流灌注进一步增加,从而导致死腔(Vd/Vt)及PaCO2增加,同时受阻的血流被分配至分流区,增加分流量(Qs/Qt)及静脉血掺杂,所以肥胖病人不宜应用PEEP。肥胖病人取俯卧位及头低位时,胸壁顺应性及氧合可进一步降低,仰卧位自主呼吸时也可出现低氧血症,甚至心跳骤停。因此,围术期持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或血气分析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3. 气管拔管指征 有匹克威克综合征的肥胖病人,术后第一天应预防性机械扶助通气,以防低氧血症。无此综合征者也应严格掌握气管拔管指征,包括:①病人完全清醒;②肌松药及阿片类药残余作用已完全消失;③吸入40%氧时,pH=7.35~7.45,PaO2>10.7kpa(80mmHg)或SpO2>96%,PaCO25ml/kg;⑤循环功能稳定。拔管后仍应继续面罩吸氧,并监测SpO21~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