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创刊,每周六出版发行,口号是“阅读需要主张”。书评周刊气质是严肃而有趣,主要评价国内外出版的大众类优秀图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  ·  79元抢!Jeep专柜卫衣大降价,库存100 ... ·  3 天前  
蓝钻故事  ·  股瘾和性瘾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书评周刊

时代变了,人类可以轻松毁灭自我了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5-21 08:43

正文

新刊读书会的时间又到啦~每周日进行的新刊读书会,书评的记者会跟各位书友聊一聊上期的新刊内容,与大家交流彼此的看法。


这一期,我们聊的是:《未来简史》最本质的警醒意义是什么? 与赫拉利在外界受到的争论一样,读书会上大家关于赫拉利以及他的写作褒贬不一。和历史学者孙岳、观察稿作者陶林一起,大家就什么是“大历史”,“大历史”写作给人哪些启迪,犹太人的背景如何影响了赫拉利的写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刻交流。不妨往下看看聊天现场吧~


PS:如果你也想参加下一期新刊读书会——阎云翔:我们如何完成“做人”这一任务?别忘记在文末扫码进群哦~另,关于“人工智能”的问题,可以向我们“我有嘉宾”栏目的嘉宾李开复提问~提问请戳《我有嘉宾,等你来提问 | 第2期嘉宾:李开复》。


010

 

     第十期,我们聊的主题是:《未来简史》最本质的警醒意义是什么?(《看一本书就能颠覆你的人生观?你想少了!》)。



点击图片,阅读上期新刊


 责编陈述


各位读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次新刊读书会。我是书评周刊记者孔雪,也是上周赫拉利专题的采写记者。这次新刊读书会,我也邀请到参与这次专题撰文、采写的两位老师,观察稿的作者陶林老师和学者对谈的特约学者孙岳。
 
首先我简要介绍一下我们对这个专题的策划。
 
以色列青年历史学者赫拉利,近两三年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简史阅读热潮。2016年赫拉利也来到过中国,大家去搜索的话会发现他还在腾讯做过演讲。他对人类历史大跨度的整合式重述,以及在新书《未来简史》中对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如何塑造未来、甚至改变人类本身生命形式的描述,给他带来了追捧,但是质疑、批评也随之而来。
 
书评周刊着手做赫拉利这个专题的时候,我们希望走深,做一个更全面、完整的呈现。所以我们选择从他的三个身份入手,既有远距离的观察和近距离的对话,既有对他的争论、质疑、纠错,也让给赫拉利一个回应争议、陈述写作意图的空间。
 

所以大家读到了三篇文章。首先是一篇比较带有批判色彩的观察文章,因为我们希望对这本世界范围内现象级畅销书的价值做一个客观判断,同时分析赫拉利热与国内文化环境、阅读嗜好、国民教育之间有什么关联。但是,观察是有一定距离感的,有的时候甚至可能会造成某些误读,接下来我们就站近了一点,直面赫拉利,请他发声,回应关于新书的争议。所以我和赫拉利做了一次对话,希望挖掘出一位至今坚持不用智能手机、毕业于牛津大学历史系的他,为何要写一部吸人眼球、备受质疑的“科幻片”式的作品。


读完这篇对话,或许我们会了解赫拉利的深层写作初衷,把握《未来简史》最本质的警醒意义。另外大家在这次专题中,也读到了国内大历史学者孙岳与赫拉利的首次对话,这也是一次关于历史理念、目的、追求的严肃对话,中西学者的碰撞也由此发生。

 
我们希望从一本畅销书中寻找到更深层的讨论议题,比如历史学者在当代的职责、比如每一位读者在面对畅销书时所应有的独立判断和选择意识等等。这样的策划理念,在封面文章和内页文章中有比较具体的陈述和呈现。


交流现场

Q

@Lisa Li    孙岳老师,你所说的“大历史”和赫拉利写的两部简史著作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孙岳:大历史以科学为叙事线索,赫拉利的是故事,我了解到不少人文学者因此对此给予肯定。


我想可能很多人对国际上流行的“大历史”不是特别了解。所以我在这个访谈中也做出过一种判断,2007年出版了克里斯蒂安所著的《时间地图》中文版,但并没有特别多的人去仔细读。据我所知,专业史学家去读它的也不多,而且评价也不是很高。


关于大历史在中国发展状况,我的印象是它还远未得到普及。我本人之所以对“大历史”感兴趣,最主要的原因是它视野宏大,追根溯源,看到了现在这个世界存在的各种问题。克里斯蒂安在《时间地图》里把这种问题称作涂尔干所说的“处于混乱的时代”,于是他要追根溯源,加以澄清。


而且大历史试图把历史叙事建立在最新的科学知识基础之上。所以已故的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也对以克里斯蒂安的《时间地图》为代表的“大历史”流派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不过,我总觉得,对于人在宇宙中演化的这段历史,只用自然科学的手段去研究还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一直在寻求如何更有效,更准确地把握人本身在大的框架中的意义。简单一句话,我个人的兴趣在于——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或者宇宙中有什么意义?这一解答不限于科学,还在于人文。所以我对赫拉利 “故事支撑人类文明”这一说法比较感兴趣。



@陶林   我接着孙老师的话来说吧。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有一基本判断:“想象产生文明”—— 我觉得如果通读了史学前沿的论著,就会发现这一判断也并不骇人听闻。另外,我个人觉得,孙老师所说的“大历史”这一概念在西方史学前沿还没有被专家学者所接受,所以目前没被广大读者接受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我谈谈我个人粗浅的阅读感受吧。读《人类简史》的时候,多多少少还是受到一些新的启发。而《未来简史》大部分篇幅并没有在谈未来,一开始还在延续其一贯的叙述主脉络在讲,但越到后来就变得愈发科幻,有种“犹太教先知”的味道,变得有几分不靠谱。奇怪的是,在《人类简史》中可能是一种人文精神主导着人类在前进,而到了《未来简史》时代中却回归到“机械论”——就像是拉美特里(法国哲学家)所说的“人是机器”的新版本。


因为看到新兴技术,人工智能等等兴起,作者就很富有想象力地认为人的未来归宿就是“人工智能”,硬盘上的数据。我觉得这个不是很严谨,而且挺可笑的。


Q

@Feiyue    孙老师,你觉得赫拉利在中国的流行,会给国内读者了解“大历史”制造契机,还是更可能会导致某种误读?

孙岳:“大历史”更多给人一个整体图景和学术启发。


Q

@刘新月

   陶林老师, 犹太的背景具体如何影响或者说体现在赫拉利的写作中?能详细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陶林:

要了解犹太的背景,首先要读《塔木德经》。如果你读了《塔木德经》里关于现世和未来的一些个描述,你就会觉得犹太人带有一种“先知式”的思维方式。他们也很喜欢做预言,认为优秀的知识分子就是能够对未来作出预言的那种先知。于是,这似乎成了他们的一种文化使命感——去预言我们的民族怎么样,我们的人群怎么样,人类怎么样。


所以犹太人愿意去做超脱于诸民族之上的宏大研究。而我们中国人相反,更愿意做“春秋大义”的研究,面向过去梳理总结,获得一种道德的教条。所以说,犹太背景是预言的,末日的,先知的;而中国背景是春秋的,现世的,道德的。我说的可能只是个大概,但至少是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


Q

@孔雪    如果我们把赫拉利在中国的受关注当做一个文化现象来看的话,两位从这个文化现象中看到的感受最深刻的启发是什么?

陶林:我个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的读者还是很饥饿:他们对于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求知的欲望。只要有一个契机把这种欲望引导爆发出来,那将产生非常巨大的能量。这也鞭策着我们中国的历史学者和历史写作者去写更多的好书去回馈读者,让读者解饿解渴。


在这里我推荐两本书,一本是我的老朋友杜君立写的《现代的历程》,讲了一个简短的人类简史。另一本是夏坚勇先生所写的《绍兴十二年》,有点像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在大历史思维指导下写作的长篇历史散文作品,讲了南宋之初的一些故事。


@王宗    与其说是“大历史”,不如说是同质一体。历史学的一项本质是社会学,民族差异性应当置于次要地位。 


@孙岳    历史非社会学也,历史在追根溯源中廓清自我,我刚翻译出版的《历史学宣言》对此观点也有批判。我承认,“大历史”还很不完善,但其在大图景中看小我的思路还是有启发的。国人跟从西方,失去自我“大历史”境界久矣,岂知西人也迷乱,也不知所措。

     

Q

@All is well    刚刚有看到关于基督徒读这本书的话题,我的一个偶像是穆斯林,他在一个活动上也推荐了这本书,我想问这本书对于穆斯林这个宗教来说也有冲突吗?

陶林:也有。他提及默罕默德讲的故事为何一开始不被阿拉伯人所接受,后来却连反对阿拉伯的人也接受了。按理说波斯人跟阿拉伯人是不共戴天的,结果因为一个故事,大家好像成了一个民族。他的这种泛叙事化陈述,细细推敲有很多毛病。


@孙岳    宇宙大爆炸是科学界现在只能接受的假说,因为没有其他更有说服力的结论,属于故事吗?


@吴毓諝     要这么说,那得先定义一下,什么叫“故事”,以及每个人对故事的理解是不是一样。


@孙岳     “A story is some account people use to make sense of themselves and the world they live in” (编者译:故事是人们为了理解自身和所处世界而所做的叙述)


@王宗     我的概念里,凡叙事即非科学。


@孙岳     科学为什么就不能叙事呢?符号学也是叙事。叙事是“知”和交流传播的根本手段,叙事还是人存在的手段。


@周一     时代不同,历史的事件却是相似的。每一次革命兴衰有一定的共性,是吗?现在是一个经过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后混乱的社会。社会在变动中发展,各区域发展的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我们现在所处的2017,在以后的历史上又会成为什么样的分析对象?


@孙岳      时代确实变了,首先一点,人类可以轻松毁灭自我了。


见仁见智的留言


@ZJX


看到“简史“两字,我基本就绕道而行。水分太多。


@韋建誠


"简史过去"基本不看。"简史未来"可以看看啊。看看别人脑洞怎么开的。


@


能将人类几十万年的进化、发展串起来写成一本书,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你可以不屑于它的“简”,但希望这是你在看过之后才做的评价。


@幽明


颠覆不至于,人生的路径多了个可能的出口而已。PS:除了看过《万历十五年》,这里提及的其它书都不想看。

 

@一位用户


这样的作品对于对历史研究有了解的人应该是没什么意思,但是如果能让很少读书的人开始读书也算是有功了。当然了,我认为重要的不是读了这本书,而是开始读书,如果看了这本书就以它为正典,并且自以为对历史研究足够了解,这反而更加愚蠢。

 

@BELIEVAR


我还是很喜欢这本书的~


@kude


真的很颠覆,老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个老外做到了不信书且更清楚的揭示了人的本质。


@团团


好大乐宏、志大才疏,这八个字真是piapiapia打脸。 其实看书和吃饭谈恋爱一样,一开始追求的都是新鲜感,无论多么震撼、美味、喜欢,过了蜜月期,一切又重新归零。可是,人类不会一生下来就知道这个道理,不经历怎能看淡。生命是场旅行,阅读是途中的风景之一,平常心对待,自己开心就好。


编辑部讨论小结


@孔雪


因为在时效性上有点晚,所以策划这个专题时想在深度上做一些尝试。约陶林老师写稿时,做了一些沟通,想在稿子中做一些观察式的叙述,结合中国的阅读环境解释一下《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为什么在中国会这么火,并对两本书做一下价值判断。


因为观察稿中对赫拉利是偏批判的态度,所以后面的记者采访是希望中立一些。最后的学者对谈,是请孙岳老师与赫拉利对谈,试图深挖一些关于“大历史”方面的内容。


@李佳钰

 

专题对作为一个专业的历史学者为什么会写这样一本近似整合类的书进行了探讨,还是比较深刻的。让赫拉利直面自己在中国受到的争议,是很好的思路。


@张进


因为观察稿中对赫拉利的态度是批判的,后来的记者对谈和学者对谈尽量中立地去谈了赫拉利的影响,以及《未来简史》的好与坏,挖掘出这本书的一些独特的价值,做到了深刻对谈。


下期预告

(扫码进群)



本文作者:出现名字及昵称的各位;整合:彭丹,张进;编辑:张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