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越
说你不敢说的,教你不了解的,带你认识自我、洞悉人性、了解两性、学会爱与被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于小戈  ·  靠!渣男自有天收~ ·  12 小时前  
槽值  ·  关于大S,大家到底在意难平什么 ·  21 小时前  
莓辣MAYLOVE  ·  为什么说蛇年是旺女的好年? ·  2 天前  
于小戈  ·  敢和豪门叫板的底气,是逃税... ·  2 天前  
槽值  ·  网易沸点工作室多岗位实习生招聘中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李越

那些长的不好看的人是怎么变好看的?

李越  · 公众号  · 两性  · 2017-08-12 23:40

正文


大家好,今天想分享给大家一篇最近我意外读到,却特别打动我的文章。


这篇文章的作者,来自一个厦门大学高颜值少年: 王宇昆 。96年出生的他,身上发生过太多奇迹,减肥成功,从全班倒数逆袭考上厦大,年仅21岁就出了5本书,在高中时就已蝉联两届新概念最高奖, 还是香港青年文学奖得主。虽然是个学生却靠写作月入五位数,大学四年一共赚了六位数。


他希望可以用文字陪更多的人一起成长,经历人生。因此,他开通了个人公众号: “王宇昆”(ID:yukhun521) ,在这个文 字自留地,他创作出了很多引人共鸣的文章。今天的这篇文章就来自于他的微信公众平台。






从丑到变好看是一种什么体验?

文/王宇昆



01


我叫王宇昆,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减肥爆款文章 《当我决定瘦下来》 ,也是这篇文章让我的故事上了微博的热搜。 高中的时候我是一个胖子,下面的照片 这是当时高中的我,真的是当时文科班里最丑的男生了。



我高中是在文科班,男生特别少,而且特别搞笑的是,我们班除了我之外的其他男生都长的挺帅挺端正的,毕业照里我真的是男生中最胖的那一个。



(我那时精致的侧脸哈哈哈)


可能因为习惯了做一个胖子,所以性格不知不觉就变得爱耍宝,当时几乎所有人给我的毕业同学录评价都是: 一个灵活的胖子 。或许因为那时候长得最丑,所以唯一能取得一些成就感的事情就是学习了,于是我在高三卯足了劲,在山东这个多一分干掉一操场的地方,从全班倒数逆袭考上了厦门大学。


高考结束后,想着去了中国最美大学,怎么着也得来一次最美恋爱吧,所以就发誓要在暑假瘦下来。


于是,我开始控制饮食,并且每天健身房运动四五个小时。 靠着毅力坚持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然后体重和外形就发生了一些变化了,算是通过节食减肥获得了小小的减肥成功吧。




减肥成功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很多的变化,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都让我仿佛换了一种视角来看这个世界。 也是因为这些变化,我才写了前面提到那篇文章,这篇文章意外地火了, 很多读者说正是因为这篇文章才决定好好减肥的。


(因为篇幅有限,在这里没办法放出这篇文章,可能还要劳烦你动动手指,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关键词“减肥” 就可以看到了。)




02


讲到这里你可能对我的故事还有些陌生,没关系,我其实是一个很普通的人。


我叫王宇昆,96年出生于黄河入海口, 好像因为自己是双鱼座的缘故,所以至今生存过的每一处土地,都与大海与岛屿有关。出生在山东半岛,大学在厦门岛,研究生又要在爱岛。


当时参加新概念时去游览了上戏,在校园里拍的一张照片


一个月前我从厦门大学正式本科毕业,除了学生的身份,还有一个标签就是写作者。从13岁开始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如今21岁在写作这条道路上,出版了五本书,其中三本长篇小说,一本短篇小说集,一本杂文集。


其实,也是从那个曾经轰动一时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走出来的青年作者,后来又参加过郭敬明的TN文学之新,小说绘MKT,拿过香港青年文学奖等等,遗憾的是,依旧没搞出些什么名堂来,默默无闻地在做一个小透明。


学生时代父母管得严,写东西成了我青春期唯一可以尽情做自我的出口。于是,开始疯狂地写,写各种人,各种人的各种生活,我会自己把发表的文章和杂志记录在一个word文档里,记得高中毕业的时候,发表的字数差不多快有八十万字了。


父母其实一直不是很支持我写东西,他们希望我去学拉丁舞,学画画,然后将来做个老师,或者考个公务员。高三的时候,我爸发现我在偷偷码字,那时候还在用台式机,我爸会过来直接把电脑的总电源给我关掉,有时候辛辛苦苦打了几千字的文章,来不及保存就全白费了。


得到新概念大赛的认可拿了奖后,我爸妈那时候对于我写作的态度才有所改变。




03


17岁成功考上了厦大。很多人问我为什么17岁就上大一了,是不是比别人上学早,其实没有,只是因为在小学的时候跳了一级。


刚进厦大的时候,一脸青葱的模样,总想做个和中学时不一样的自己。于是开始努力地给自己人生添设各种可能。


这是大一刚入学时别人抓拍到的一张,那时候自己土土的,但不知道为什么莫名喜欢这张照片传递出的感觉


以创作为原点,大一开始,没事就跑出去参加各种比赛。17岁这一年,就像那个刚走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一样,见识了郭敬明的豪华办公楼,去一些电视节目摸过鱼,还成了饶雪漫麾下的一员。


现在回想一下,觉得也值了,我这么一个从小城市走出来的人,手无寸铁,如果不去厚着脸皮去主动争取一些机会,得到一些认可,我可能永远跨不出去那一步。


当时文学之新比赛最后的大合影,那时候我的眼镜度数还没有破200


也正在前面所说的那个时候,17岁我减肥成功,从一个屁股可以占两个位置的大胖子终于瘦下来了,大学体测的时候,跑进前三的感觉真的很棒。


这些似乎只属于瘦子的权利,终于也可以被我体味一把了。发自内心的幸福和自豪。


大一时瘦身巅峰时期拍的,分外怀念那时浑身都是毅力的自己啊


但是,到了大二那年,我跟前前经纪公司雪漫文化解约了,当初被许诺成打造为xxx,xxx的美好愿景一瞬间落空,我曾经把很多的期望都寄托在这件事上,也为之倾注了很多的努力,但最后还是没能按照我设想的发展。


记得之前还跟爸妈特别高兴地说,你们儿子现在有经纪公司啦,终于遇见伯乐了。记得当时他们的表情,有一种尘埃落定的踏实感。


解约后,这件事我谁也没说,自己一个人藏在心里。



或许是因为倒霉到家了,幸运总会来给倒霉开个门吧。之后我因为一个很意外的机会,得到了一个金主爸爸的投资,然后自己做了一个文创工作室,在厦门,负责做一些文创策划,创意周边类工作,起初团队成员特别有限,基本靠我自己一个人在单打独斗。


当时boss特别信任我,放手我去大胆拼搏。 于是终于有一天,这家小小的工作室终于被我给弄倒闭了。


我印象特别深刻,那是大二下学期期末考,我把合作方最后的尾款全部打给了boss,然而那点钱根本补不齐亏本的窟窿,那天晚上boss请我吃了顿饭,然后要我请客,吃了小一千块。


他说吃完这顿以后,我就不欠他的了,我苦笑着去结账,心里特别难过。


后来有一次跟一个前辈聊天时,对方跟我说了这么一句话。


他说这个世界上本无亏欠,你欠下的总归要还,只是有些希望跟期待,一旦付出了就再也还不清了。


所以每当回忆起自己搞砸工作室的那段经历,我都像是被蒙上了一块遮羞布,从不跟人提起。


辜负一个人希望的感觉,特别不好受。




04


失望攒多了,人会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彻底坠入海底,另一个是拐个弯找点不一样的,再来。


大三的时候,不知道哪根筋不对了,疯狂去找各种实习,什么游戏公司媒介,教育公司版权经纪,传媒公司活动策划,影视公司剧本助理……


幸运的是,那时候专业安排的课程不多,所以才允许自己这么天南海北地去疯去浪。


在北京,感受过望京地铁站洪水猛兽般的人流。


在上海,看到过清早拿着包子奔跑着的年轻人。


在横店,听过同房间的武行讲他的逐梦故事。

……



这一切的一切,让我逐渐明白,我对于失败太过于苛责,这个时代里的年轻人没有几个能一帆风顺的,在试图发问为什么赢得不是自己前,请先问问自己,为什么忍下来坚持下来的不是自己。


在横店跟组呆过一段时间,正是因为在那里见识到了自己从未触碰过了解过的人生,才在后来看尔冬升导演的《我是路人甲》时,被感动地一塌糊涂。


当时在横店跟组每天拍戏的场地,大夏天的群演身上穿得超级厚,一穿几乎就要穿一天


当我觉得生活狗血,这世界操蛋的时候,我开始醒悟,不是全宇宙跟自己过不去,而真的只是自己见的太短,看得太少。


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在为梦想而寸步挪移、步履艰辛的人,而自己摔倒一次、被翻一次白眼就边咒骂着边找借口退缩,真的很没出息。



那段时间,自己的几部小说影视版权也顺利地卖出,想着自己的作品可能将来有天出现在荧幕上,特别高兴。


在我看来,这大概是给写故事的人最大的安全感了吧。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更新之际,我也开始做自己的公众号【王宇昆】,虽然只是从去年年底起步,但依旧很努力地在运作。在这里,我会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人生故事,特别开心能通过这种方式遇见许多同龄人。


也是在做公众号【王宇昆】以后,越发觉得用心写字,那种感觉是最最打动自己,最最美妙的。




05


时代的改变,却依旧改变不了每一个年轻灵魂要走过的路,冒过的险。


辜负期望的感觉不好受。


但,辜负自己的感觉会更难过。


所以看到这篇文字的每一个小小人儿,无论什么时候,在决定放弃之前再给自己一次机会,真的说不定那就是你成为100的第99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于小戈  ·  靠!渣男自有天收~
12 小时前
槽值  ·  关于大S,大家到底在意难平什么
21 小时前
莓辣MAYLOVE  ·  为什么说蛇年是旺女的好年?
2 天前
于小戈  ·  敢和豪门叫板的底气,是逃税...
2 天前
山西老乡俱乐部  ·  《人》,刚出来就火了,写得真好!
7 年前
糗事百科  ·  下午全宇宙最糗的10大糗事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