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阅读原文
”到
学习强国总平台
听精选内容
天气转凉,金秋将至。一部丰收主题的电视剧诚意满满亮相,收获如潮好评。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一带一路”题材重点电视剧《幸福草》像希望的火种,点燃了更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1 年,电视剧《山海情》在国内外掀起收视狂潮,剧中福建教授奔赴宁夏闽宁镇种植蘑菇扶贫的情节引发热议,被称作“菌草之父”的林占熺的事迹为大众所熟知。三年后,这株“致富草”生长成电视剧《幸福草》里中国扶贫援外的“友谊草”,再次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编剧曾言,林占熺说,我们是一个“吃大苦、耐大劳、顾大局、干大事、成大器”的民族。这句话如同一把熊熊烈火,瞬间“点燃”了编剧的创作激情。这也由此成为剧本创作最初的起点,更是从生活驶向戏剧的航标。
电视剧《幸福草》以菌草技术国际合作为切入点,深刻诠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主题。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该剧展现出中国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深切关怀。
剧中,黎长欢带领的菌草技术团队奔赴南太平洋岛国巴马拉,尽管面临异国文化习俗差异、地质气候不同以及设施不完善等诸多难题,但他们毫不退缩。面对满是石头的地质导致菌草技术难以生根发芽,联合国专家组项目验收不合格的困境,他们没有放弃,经过艰苦实验,终于找到适合当地的菌草培育方式,将荒芜土地变为丰饶田园,为当地百姓带来了致富的希望。他们带去的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份希望和友谊。菌草这株“幸福草”在全球落地生根,见证着中国对人类共同发展的无私奉献。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不是口号和传说,而是成功的实践和精彩的现实”。《幸福草》就是这样的一种对现实的写意展现,从一个小家庭的视角展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主题和价值意蕴,深刻描绘了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从分享扶贫经验到推动南南合作,中国始终致力于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传递信心和力量,书写出更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动人故事,充分表达“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的价值理念。
《幸福草》在叙事结构上巧妙借用了《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模式。剧中的菌草技术团队如同踏上取经之路的行者,在推广菌草技术的征程中遭遇重重困难。主要人物决定故事的走向,在《幸福草》中,众多人物共同构建起了丰富而精彩的剧情。
家庭是中国文化的集中展现,也是人物思想、戏剧矛盾极具张力的空间。剧情围绕黎长欢客家文化的身份认同和菌草团队构建的现实困境展开。黎长欢多年专注于菌草研究,对家庭满是亏欠,导致大女儿黎芷薇对他极为不满。在与女儿的相处中,他慢慢意识到自己对家庭的忽视。随着剧情发展,他开始努力平衡事业与家庭,例如在出征前与女儿在机场的互动,虽然起初两人都不愿开口,但最后还是互相关心,嘱咐对方照顾好自己,这展现了他在家庭责任方面的成长,从只专注工作到逐渐重视家庭情感的维系。
黎长欢作为老一辈科学家,他的执着与奉献为故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在菌草技术的推广中,不畏艰难,展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和使命感。而他与女儿黎芷薇之间的关系变化,更是叙事体系中容易引发受众共情的一种表达。
同时,由菌草还带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诸多人物,如当地的警察部长、部落酋长、普通农户等。这些角色都在剧中发挥着一定的戏剧功能。警察部长在维护当地秩序的同时,也为菌草技术团队提供了必要的支持;部落酋长深明大义,大力支持菌草技术在当地的推广;普通农户则从菌草技术中受益,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呈现了菌草抵达的不同地域人民的日常生活、风俗文化。这些人物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让观众感受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家庭亲情戏的穿插,让观众在感受菌草技术国际合作的宏大叙事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比如,黎长欢与妻子相濡以沫的感情,妻子虽担心丈夫在异国的安危,但始终默默支持他的事业。而黎长欢与女儿黎芷薇从破冰到携手的过程,更是充满了温情与感动。
据广电总局“中非中阿视听共享项目”,非洲观众收看中国各类节目频次最高的是电视剧,电视剧译制集数占译制节目总集数的47.62%,接近一半。
人间的至情至性,皆是
人同此心。中国的电视剧在内容方面,有
亲情温暖,父母爱子女无私,子女孝长辈由衷;有友情珍贵,困时相扶持,乐时共分享;有爱情美好,心灵相契合,陪伴与付出。更有至性勇敢,危时挺身出;善良传暖,关心他人;忠诚坚守,无愧信仰、承诺与爱。不同文化,形式各异,本质皆为追真善美。《幸福草》通过小窗口能够让非洲乃至世界看到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与作为。
首先从家庭视角切入。
以小家庭为起点,让观众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剧中人物在小家庭中的喜怒哀乐、矛盾冲突,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使观众能够迅速代入其中。黎长欢用菌草成功扶贫从闽宁镇载誉归来后,却面临诸多麻烦,如妻子生病缺钱、员工工资问题、供货商讨债等,甚至菌草技术还被专家质疑,这让他心生退意。但弟弟遭遇意外后仍心系菌草,使他更加坚定了要带着弟弟“未完成的心愿”前行的信念,最终克服千难万阻,让菌草技术成功落户海外。
通过对小家庭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出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与责任,为后续主题的升华奠定了基础。
其次关注个体成长与命运转变。
人物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体现了个体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成长与担当。黎长欢从事业迷茫到坚定,完成了梦想的蜕变,从忽视家庭到重视情感维系,实现了责任的升华;黎芷薇从埋怨父亲到理解认同,经历了思想的跨越;团队成员从被动到主动,从冲突到团结,从动摇到坚定,从质疑到信任,铸就了成长的传奇。他们都在菌草的故事里,绽放出个人成长的璀璨光芒。
这种成长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更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紧密相连。
从冲突到团结的过程,展示了人与人之间合作的力量,以及在共同目标下放下分歧、携手前行的重要性。
进而从小家到大家进行拓展。
从关注小家庭的命运,逐渐扩展到国家乃至世界的层面。
这种拓展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个人与国家、世界的紧密联系。
小家的幸福与大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每个人的行动都可能对世界产生影响。
剧中人物在实现个体成长的同时,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浓浓的情感与希望贯穿始终,为作品增添了温暖人心的力量。
该剧的画面精美,场景布置考究。一方面,场景构图展现宏大与细腻。既有对南太平洋岛国等地域的全景展现,提供广阔空间背景,又有对菌草种植基地等微观场景的细致刻画。另一方面,人物构图凸显角色关系与情感。主角常被突出置于显著位置,展现性格与情感变化,群像刻画则生动呈现团队凝聚力。画面元素的对称与均衡体现秩序与灵动之美,色彩构图根据剧情和情感变化烘托氛围与主题,共同为观众带来视觉盛宴。
此外,剧中对称构图给人稳定庄重之感,如科研基地建筑外观和实验室内布局。非对称的均衡构图则通过巧妙安排画面元素达到视觉平衡,展现自然生机。色彩运用上,明亮绿色象征菌草生命力与希望,暗色调营造紧张氛围。不同色彩搭配对比突出主题,强调文化交流融合,凸显“幸福草”的重要意义。
剧中的音乐也为剧情增色不少,激昂的旋律在关键时刻响起,更加烘托出了人物的情感和故事的氛围。这一切,都在向观众传递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
《幸福草》不仅是一部精彩的影视作品,更是中国菌草援外项目的一张亮丽名片,展现了中国在全球科技扶贫与绿色外交领域的卓越贡献。这部剧让观众能够感受到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拼搏与奉献,以及中国在国际合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相信这也将激励更多的人投身到国际合作与共同发展的事业中,为构建更加美好的世界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