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NSIGHT视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INSIGHT视界

最近我收到了耶鲁大学的“保命通知”:如果遭遇警察逮捕,就说这句话…

INSIGHT视界  · 公众号  ·  · 2025-04-09 1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四月刚过去六天,特朗普政府实施的一系列行动已经让 美国人民彻底“疯了”


  • 支持的一方坚持认为自己的总统力挽狂澜让美国复兴;


  • 反对的一方扼腕叹息: 这是要完啊!


4月2日,是特朗普口中的 “解放日” (Liberation Day) 。这一天他向全球开始征收 “对等关税” ,匹配其他国家对美国产品征收的关税,以此来保护美国工业免受 “不公平” 的外国竞争,为联邦政府筹集资金。



全球无一国家幸免、无一国家例外、无敌人、无盟友、无亲无爱无恨无仇, just money talks! 网友们戏称: 特朗普做到了真正的公平公正。 惨的是老百姓:


  • 4月3日美国三大股指收盘暴跌,创近5年来最大单日跌入纪录!美股市值2天蒸发47万亿!


  • 美国超市物价暴涨30%,中国商品被抢购一空,老百姓赚点钱都被稀释了,看不到头。


4月1日,更是被大家称为 “血色愚人节” 。有美国公共卫生部的员工到了大楼下准备打卡上班,发现自己被禁止入内。原因是因为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当日 Robert F. Kennedy Jr. 宣布裁员10000人。


此次裁员涉及HHS多个重要机构,其中,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有3500名员工被裁员、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则2400名员工被裁员。占这两个公共卫生部门总员工数的五分之一。



这已经是特朗普政府针对科研、教育的第N波雷霆手段了。 冻结NIH资金、取消该校联邦拨款、大刀阔斧裁撤泛科研圈和教育圈的部门、员工。


自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的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国际留学生、甚至是已经安全落地的绿卡持有者的日子一直不怎么不太平。


就在前不久,美国联邦政府还取消了UCLA、加州圣地亚哥分校、以及斯坦福大学等多所高校十余名国际学生的签证!



咱就说,美国这个地方, 中国留学生还能不能来、华人还能不能待了?



刚刚过去不久的春假,在放假前,不少学校都给国际学生发了邮件:鉴于近期各种动荡的政策, 校方建议大家放假期间不要离开美国去旅行



春假刚过完 “中国行动计划2.0” 的传言又开始闹得沸沸扬扬。起因是3月28日上午8时左右,印第安纳大学教授王晓峰突然遭FBI的搜查、逮捕。



王晓峰教授是国际计算机安全领域的领军人物,自2004年加入印第安纳大学以来,他在伯明顿分校卢迪信息、计算与工程学院任职,并主持了近2300万美元的美国联邦资助项目。


今年3月14日,印第安纳大学关闭了王晓峰的邮箱,并安排其 “行政休假” 。随后,校方删除了他和妻子(印第安纳大学图书馆系统分析师)的网页信息,包括电子邮箱、个人简历及职务记录。



3月28日上午8时左右, FBI突袭搜查了王晓峰及妻子在印第安纳州布卢明顿和卡梅尔的住宅。邻居拍摄的视频显示,FBI特工在现场审问一名女性(疑似是王的妻子),强行夺走其手机,并从住宅带走多箱物品,还检查了屋外的垃圾箱。


同日,印第安纳大学在内部文件中宣布解雇王晓峰。校方邮件由教务长兼执行副校长发出,称因王晓峰接受了新加坡某大学的教职, 决定立即终止其雇佣关系


但自FBI搜查后,王晓峰和妻子一直与外界失联,目前下落不明。在社交平台上还有相关人士询问他的下落。



“王晓峰事件”被很多华人担心是“中国行动计划”死灰复燃。


“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

是美国司法部于2018年11月启动的一项计划,旨在打击被认为与中国政府有关的经济间谍、技术盗窃和国家安全威胁。其初衷是维护国家安全,但在实施过程中,许多案件因证据不足被撤销或不起诉,导致了学术界一批“冤假错案”。


但不少华人教授因此 承受了被辞退、失业、打官司影响学术声誉的恶劣后果 。虽然美国司法部于2022年2月正式宣布终止中国行动计划,可针对中国学者和企业的审查并未完全停止,中美科技交流仍受到影响。


跳出学术圈外,即便是已经安全上岸的绿卡持有者,近期也因为严苛的移民政策遭遇了无法丝滑入境的局面。某社交平台上,有人问:多少人2025绿卡返美还被小黑屋了? 跳出一批被“卡”的人


轻则被带去小黑屋几分钟,进行询问、登记👇👇



严重的被威胁要剪卡。👇👇



向来遵纪守法的华人好居民,万万没想到有一天会 揣着绿卡惴惴不安


本国闹得多折腾,对于留学生家庭,家长最关心的还是到底能不能送孩子来美国读书了?



先说一些我经历的真实情况。


首先, 最近留学生的日子确实不太安稳


上周末,耶鲁大学大晚上的给国际生、博士、访问学者、博士后等科研工作者发了邮件,告诫大家没事尽量别离开当地、出门要带好ID,以防警察检查。


这与美国近期发生的多起警察在公共场所逮捕移民的事件有关。2025年3月13日,《 卫报 》报道,美国在2025年2月逮捕的移民人数达到七年来的最高水平,许多逮捕发生在公共场所。



作为留学生、博士后和访问学者, 尽管大家持有合法的留美身份,但在当前特朗普政府对外来居民采取严苛政策的形势下,仍难免面临不确定性和压力。


上周末,我收到了高校发布的邮件,建议非公民不要离开本地,出门带好ID的邮件,以防路上遭遇警察盘问。


邮件截选


学校还贴心地给学生发了一个小宣传单,如果遭遇逮捕,你要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I choose to remain silent我选择保持沉默) 、有哪些资源可以联系帮自己脱困。



有点风声鹤唳。


其次,特朗普重返白宫后针对科学界开启的一系列谜之操作—— 砍NIH经费、大刀阔斧裁员、冻结高校联邦拨款 ——让美国当下的学术氛围有些紧绷,具体表现是科研人才和好的师资开始流失。



3月27日,《 Nature 》杂志发布了一项针对1600多名科学家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特朗普新政府带来的剧变正在深刻影响美国科研界。许多科学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和生活规划,其中超过四分之三的受访者(约1200人)表示正在考虑离开美国。


这一趋势在科研生涯早期的学者中尤为明显。在接受调查的690名博士后研究人员中,548人表示有意离开,而340名博士生中也有255人持相同态度。



三月底,耶鲁大学哲学系和历史系的三名教授宣布将前往多伦多大学任教。尽管多伦多大学自身的学术吸引力是促使他们做出这一选择的重要因素,但近期美国的政治动荡无疑加速了他们离开的决定。



其中一位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政府威胁驱逐哥伦比亚大学的两名抗议学生,并撤回该校4亿美元研究经费后,哥伦比亚大学于周五接受了一系列要求,包括在校园内设立具逮捕权的警察,并审查中东研究课程,哥伦比亚大学的屈服让他深感担忧。尤其是其他高校并未对此做出足够有力的支持回应。尽管他曾热爱耶鲁大学,但最终选择离开,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一个民主国家成长


特朗普上任后针对学术界、高校和教育界的一系列雷霆手段,相关工作人员的抗议、游行一直未间断过。


就在前两天,近2000名科学家、工程师和研究人员还向政府写了一封公开信,呼吁其 停止对科学的“攻击”


公开信截选


信中写道:


其他国家将引领新型疾病治疗、清洁能源和未来新技术的发展。 他们的人口将更健康,他们的经济将在商业、国防、情报收集和监测地球健康方面超过我们。对我们国家科学事业的损害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扭转。

科研经费削减、大学拨款冻结、相关工作人员被裁、师资流失,这些势必会影响学生们受教育的体验。但,对留学生这个群体来说,这种种操作真的给大家带来消极影响了么?我们还是要 全面、客观、理性 的看待。



前段时间,有关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联邦经费冻结、大裁员的新闻被广泛报道。



特朗普政府大幅缩减联邦经费的行动使得该大学失去了美国国际开发署8亿美元的资助、将裁员2000多人,的确属实。但仔细看看外媒报道,发现这次资金冻结和裁员主要影响其国际员工,裁减了美国境外44个国家的1975名员工。


而主要停掉的项目是 在孟加拉国进行的一项有关霍乱和腹泻病临床试验的项目 ;在印度的HIV检测与预防项目,该项目的终止将导致近600人失业,其中包括美国的4名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员工、印度的14名员工,以及印度数百名分包商。


这些项目,与美国本土的学生、科研工作者、以及留学生相关性并不大。


还有,发生在 “血色愚人节”的美国卫生部万人裁员



裁掉的主要部门和岗位包括:艾滋病预防、暴力预防、伤害预防、健康公平、生殖健康、职业安全、监测铅中毒和哮喘流行的环境健康科学与实践部门、以及多个全球健康相关的分支机构和负责信息公开的办公室。这些部门当然也重要,但相对于药品和食品审查、检验、以及研发工作,算是 “边缘”部门


官方已经明确表示,此次裁员不会影响药品或食品审查和检查员的工作。


的确,自这届政府开始对学术界和高校的“迫害”以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匹兹堡大学、华盛顿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学校都 已宣布冻结招聘


这些决策确实对高校的教职员工、或者未来希望在高校获得一席之地的科研人员造成较大影响。但 对留学生的申请和录取并无影响。



部分媒体的报道充满了 “危机”“毁灭”“重创” 等字眼,仿佛整个美国学术界和公共卫生体系都在一夜之间崩溃。然而,事实远比这些报道呈现的要复杂。


比如,政策调整并非彻底否定学术研究。

当前的变动更多是政府财政优先级的调整,例如将一部分资金从多元化、公平与包容(DEI)项目转向其他研究领域。 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政府彻底放弃学术研究,而是资源的重新分配。


再比如,学术机构仍有强大韧性。

美国顶尖高校拥有庞大的捐赠基金和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尽管政府削减部分研究经费,但不至于对整个学术生态造成毁灭性打击。就像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去年超过一半的经费来自联邦研究拨款,但它同时也拥有大量私人基金支持,完全依赖政府拨款的研究机构并不多。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媒体报道往往带有一定倾向性 ,我们应当保持警惕,避免被片面或夸大的报道左右判断、被情绪化报道误导。


如果真想了解事件全貌,读者就要学会对比不同来源的报道、思考新闻的逻辑和背景,而非被“骇人”的标题左右。


美国大学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丰富的学术机会和广泛的职业前景,尽管受当前政策产生了一系列动荡, 致使留学的经济成本增加 (学费和物价上涨)外,对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上产家庭而言,送孩子赴美留学仍旧是一项有利的投资。


本文系授权发布, by 静思 From 爸爸真棒,微信号:babazhenbang。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