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信用中介商业银行还有支付中介职能
,最最最简单的理解,你在某宝上买东西用银行卡付款的时候就是商业银行发挥支付中介职能的时候。
商业银行在办理负债业务的基础上,通过代理客户支付货款和费用、兑付现金等,逐渐成为工商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人、出纳和支付代理人。
各种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都要通过货币的支付来清偿,现金支付手段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取而代之的是以银行为中心的非现金支付手段。
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支付、结算业务时,主要方式是账户间的划拨和转移,从而最大限度的节约现钞使用和降低流通成本,加快结算过程和货币资金的周转。
支付中介职能从逻辑上先于信用中介职能。
它最早产生于货币经营时期。货币经营者在货币保管和办理支付中积聚了大量货币,为使货币增值发放贷款,于是,产生了信用中介职能。但支付职能的发展,也有赖于信用中介职能,因为只有在客户保存一定存款余额的基础上,才能办理支付;当存款余额不足时,客户会要求银行贷款,而贷款又转化为新的客户存款,又需办理支付。可见,支付中介职能和信用中介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两者互动构成了银行信贷资本的整体运动。
商业银行在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上,产生了信用创造职能
。
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重要区别在于,它可以吸收各类存款(可以是公众存款也可以是央行的货币投放),它按规定交纳存款准备金后,可以把剩余的资金通过发放贷款的形式投放出去。假设银行A给小赵发放了一笔3万的贷款,小赵用3万从小李手中买了台二手车,小李将3万存到银行B,银行B再重复银行A的操作按规定交纳存款准备金后将剩余的资金重新贷款给客户……如此循环下去,最初的原始存款将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形成数倍的派生存款,这就是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
信用创造功能的实质是流通工具的创造,而不是资本的创造。
当然了,商业银行不可能无限制地创造信用,更不能凭空创造信用,它要受以下因素制约:
一、要以存款为基础,就商业银行而言,要根据存款发放贷款和进行投资;就商业银行体系而言,派生存款是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信用创造的限度,取决于原始存款的规模。
二、要受央妈存款准备金率、自身现金准备率及贷款付现率的限制。
三、创造信用的前提条件是要有贷款需求。没有足够的贷款需求,存款就贷不出去,也谈不上信用创造;反之,如果收回存款,派生存款将会相应地得到收缩。
除了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职能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
金融服务职能
,比如,帮企业代发工资、代理支付水电煤费,提供咨询服务、资信调查等等。在居民社会经济领域发挥着金融服务职能。
以上就是商业银行四大职能,内容看似简单,实际可以思考的点很多,比如,商业银行有这些功能,那具体到业务领域,又是如何开展的?敬请期待下一篇关于商业银行业务的学习笔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