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太空与网络
卫星与网络专注军民融合的报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依靠社会力量,为推动我国航天技术民用和卫星网络通信的规划、建设、应用以及研发、生产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航空工业  ·  “程”续来袭!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第二届1024 ... ·  20 小时前  
航空工业  ·  中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直属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  20 小时前  
青春国航  ·  青春“飞”Young,以“盘”促融~ ·  3 天前  
航空工业  ·  周新民一行在中航客舱开展调研工作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太空与网络

NASA让宇航员出仓2小时维修非重大故障,其必要性遭到质疑

太空与网络  · 公众号  · 民航  · 2017-05-26 23:02

正文


今年三月的太空行走视频


23日,国际空间站上的两名美国宇航员迎来又一次的“太空漫步”,出舱实施紧急维修,总共用了2小时46分钟,成功更换了3天前出现故障的一个设备。


虽然美国航空航天局称,此次故障不会对任何宇航员的安全造成威胁。但有美媒质疑称,美国航空航天局是在刻意轻描淡写宇航员出舱维修的危险性。


毕竟,太空环境十分恶劣,宇航员每次出舱,都面临很大的风险。


耗资巨大但故障频频

2014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国际空间站不会按照原计划于2020年坠入太平洋,而是将再环绕地球飞行至少4年。据估计,美国自2021年至2024年4年间,每年需要耗资约30亿美元以维持国际空间站的运行。  


自1998年国际空间站第一个组件发射成功,截至目前,国际空间站的一些基础设施已经在轨运行了将近19年,不少设备都已经出现老化损伤的问题。梳理发现,国际空间站一直没能摆脱故障“干扰”,最近几年尤为频繁。


比如,此次出现故障的设备是空间站外两个被称为“多路复用器-多路分配器”的电脑继电箱中的一个,被装上还不到两个月时间,20日突然停止工作。今年5月,国际空间站上的第200次太空行走,首要任务目标也是移除一个旧的大型电子设备箱,不料其中一名宇航员遭遇泄漏故障。


此前,国际空间站还曾遭遇小型电力故障,供电的8条线路中有1条中断,但全新的部件却要等第二年才能送至国际空间站。此外,外部备用电脑故障、氨气系统故障、冷却循环系统故障等也都有发生。


日常维护将越来越耗时耗力

虽然空间站大部分设备可在轨更换,但有一些非常精细复杂的操作,还需要由人来完成,这种情况在非正常情况频繁发生的维修业务中更为突出。


加之,舱外航天服的寿命也是很有限的,在使用若干次后就必须放弃。为了维持正常的国际空间站舱外维修与操作能力,还必须用货运飞船上载新的航天服替代。


然而,太空环境非常恶劣:没有气压,没有氧气,阳光下温度高达120℃,背阴处温度低于零下100℃,还有大量的宇宙辐射。因此,在太空行走时必须使用复杂的出舱活动设备,它包括气闸舱、舱外航天服、微型生命保障系统和载人机动装置等,以便将航天员的身体与太空恶劣环境隔离开来,并向航天员提供一个能工作的环境。其中任何一个出现故障,都可能威胁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2015年11月,国际空间站上的两名美国宇航员开展出舱维修工作,任务开始时遭遇少量有毒液氨泄漏,好在他们有惊无险地完成了工作。此前,也有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因温控系统失灵或氧气瓶气压急剧下降等故障而紧急提前返回舱内。


有统计表明,随着空间站服役时间的延长,维修操作在驻站航天员每天工作的比重会逐渐增加。到了空间站寿命末期,航天员的相当大一部分精力将花费在每天对空间站的日常维护上。


头盔里面漏水

现实指数:★★☆


2013年

国际空间站一名意大利宇航员帕尔米塔诺出舱进行太空行走,约1个小时后,报告说他的头盔里面漏水。后来水扩散出来,流到他的耳朵上,又流到他的脸上,使他看不见也听不见。


在可能溺亡的危险情况下,美国航天局决定中止这次太空行走。随后,帕尔米塔诺脱掉宇航服时,里面已积了1升到1.5升的水。


按原计划,当时宇航员太空行走的任务包括为当年晚些时候抵达的俄罗斯多用途实验舱做准备工作,并执行一些维修任务。

    

2016年

1月,两名宇航员走出国际空间站,进行当年首次太空行走。


美国宇航员科普拉和英国宇航员皮克用了大约两个小时,更换前一年11月坏掉的一个稳压器。


但两个多小时后,科普拉向地面控制中心报告,他的头盔内部出现“一个小水泡”。此次太空行走也被叫停。

宇航服出现破洞

现实指数:★☆☆


2007年

在太空中,若没有密封的宇航服保持正常压力,那么人的体液会在体内气体膨胀时沸腾起来。宇航服上一个小洞,也可以早早中断太空行走。


2007年,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宇航员里克·马斯特拉基奥和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克莱顿·安德森一起出舱进行太空行走,但由于中途马斯特拉基奥发现自己的手套出现破损,被迫提前“打道回府”。


据报道,马斯特拉基奥原计划同其搭档克莱·安德森作6小时太空行走,为给国际空间站安装6年来首个新组件作准备。


发现漏洞后,马斯特拉基奥不得不提前2小时结束任务,而安德森继续在站外操作。

在太空中飘走

现实指数:☆☆☆

    

暂未发生

一般来说,宇航员会结对进行太空行走。他们在气闸室中时必须彼此用绳子绑在一起。


第一个出舱的人要先把自己的缆绳固定在舱外再把同伴的绳索也固定好。然后第二个宇航员便可脱离气闸室和第一个宇航员一起踏入外太空之中。这样,两个宇航员分离的概率便很小。


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宇航员漂离到太空中,但1984年,一次罕见任务中美国宇航员布鲁斯·麦克坎德雷斯利用喷气背包飘到了离航天器320英尺远的地方,他认为这比航天器发射时和返回地面时燃烧爆炸更危险。


来源:长江日报


扩展阅读:

从1998年12月的第一次太空行走至2017年5月23日,国际空间站上一共进行了201人次的太空行走,其中152次穿着美国宇航服,49次穿着俄罗斯宇航服,总时长为1250小时又40分钟。想要了解每一次的太空行走的数据,参见:https://www.nasa.gov/mission_pages/station/spacewalks/





【 猜你想读

特朗普政府载人航天政策展望 中美航天合作难以开展

题     abcdefg




推/荐/阅/读

融入人民生活,推动文明进步

——谈“航天+”的理念与实践设想:

《航天技术民用的新发展、新机遇》《新的社会形态将如何发生?》《浅结合、深结合与融合》《新常态下的“航天+”》《鼓励创新,也包容失败》《中国航天产业突围正逢时》

商业航天与航天商业化:

《商业航天倒逼航天商业化》浅谈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概念《中国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忧心》《中国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前景》

大航天时代:

迎接大航天时代的到来(上)》《迎接大航天时代的到来(下)

北斗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

《独家: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北斗的未来在世界》

社评文章:

《小卫星大跃进局面高烧不退 冲动背后深层原因剖析!》

《中国的商业航天怎么玩?软银+“一网”模式分析》

产业观察:航天云网 荆棘路

混改,为商业航天和航天商业化打开的一扇窗

重磅!70亿的商业用户,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否存在或可行?

伟大事业面前,唯年轻与狂热不可错过!

为航天设立远大目标!

航天技术民用及二次开发:

民用航天:航天梦想与现实的交汇

航天技术民用转化机制的两个范本:基于NASA和ESA的分析

构建中国航天技术转让机制的思考

航天技术改变人类生活:从肌肤保养到太空育种




分享最前瞻性话题,

传递最正能量声音。


卫星应用领域第一刊

卫星与网络


联系我们

内容、营销合作请联系:

微信号:nongyan258766

投稿邮箱

Emil:[email protected]

杂志订阅请联系:

Emil:dingyue@yinhexi.la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