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探讨创新的时候,柯达、诺基亚的出现频率并不亚于谷歌、苹果,但可惜的是这些企业好像已经被钉在了拒绝变化、拒绝创新,从而自食其果的耻辱柱上了,谷歌、脸谱、苹果、亚马逊、阿里、腾讯等公司则备受推崇。但这些企业真的是死于拒绝创新吗?我想肯定不是,这样体量和美誉度的企业我相信一定不会故步自封、与创新为敌,我想可能只不过是创新的方向出现了问题。
今天的我们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之中,相对于以蒸汽机、电力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前三次工业革命而言,以互联网产业化为代表的这次工业革命在革新的方向上我想还是有所不同的。
前三次工业革命更多的是基于科技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从而推进整个社会出现跨越式发展,继而带来了相应的生产关系的变化。
而本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是在技术发展作为支撑的前提下,不同技术之间的横向勾连以及商品、服务与客户之间距离的改变,我不知道是否可以定义为在某种意义上直接发生了生产关系的改变。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可能是因为,创新是否能商业化、实现价值创造是对创新评价的重要标准,而单纯科学技术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带来生产力提升的边际效应逐步递减,投入产出比在下降。
那么对于商业模式(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生产关系)或是说对于距离与关系的探索可能能够更好的促进价值实现,并有更合理的投入产出比。
当然这还得益于互联网技术本身的迅猛发展,为新的商业模式或是说生产关系的改变带来的翅膀。阿里、亚马逊改变的是消费者与商品的距离;谷歌、百度改变的是求知者和信息的距离;腾讯、脸谱改变的是交流、情感的距离;苹果好像在改变着你与你知道的、不知道的你的一切需求的距离。
这种关系的改变的创新甚至应用到了金融领域,P2P的迅猛发展无疑是在改变资金与资产、投资者与融资者之间的距离,彻底终结了在传统金融领域依赖信息不对称获利的可能性,只不过是在发展过程中忽略了些重要的组件罢了。
不少人把这种变化定义成了一种新的战略方法,平台战略。但我觉得简单的平台还不能很好的概括这种致力于改变消费者与商品、服务之间距离,以及颠覆传统流转环节的,甚至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变革。
在拉近消费者与商品、服务距离的同时,自然而然衍生出了另一种变化,就是交易的起点发生了改变,在传统交易领域,供给端往往是真实的交易起点,而今天,从需求端出发的交易在变得越来越多。而这个需求端早已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下游客户、分销渠道,这个需求端可能直接变为的终端的消费者,原来长长的产业链,在变得越来越短,在这个产业链中的很多环节,要么直接被舍弃、要么变成产业链上的一个外挂,而并非必经之路。
除了消费者与商品、服务的距离改变之外,另一方面的距离的改变来自于不同技术之间的关系重新构建,也就是跨界领域的开发,其实我觉得跨界其实恰恰也是一种新关系的建立,这种关系不同于客户与产品之间的纵向关系,而是不同产业之间的横向关系。
正如face book前不久刚刚更新的公司理念:我们新的使命是让这个世界更加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我想这就是这个时代寻找创新的着力点——如何让距离变得更短、如何让联系变得更紧密。
回到现实中,我们的创新如何而来呢?我想可以先从定义客户开始。
今天谁是我们的客户呢,无论是资金端还是资产端,与我们签订交易合同的主体一定是我们的客户,坐在我们谈判桌对面针锋相对的一定是我们的客户。
但如果我们的创新是基于如何去缩短距离、减少流转环节,那么我们今天客户的需求是从何而来呢,一定是基于他的客户的需求。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如果能让客户满足他的客户的需求,我想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一定能实现好的满意度。
同样,随着我对我的客户的客户需求理解的深入,我的客户在这个产业链中的价值一定会发生变化,一定会变得不再是那至关重要的一环。我们的创新创意可能就来自于,对于客户的客户需求的把握和理解。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来自于,我们精准的找到了这个产业链的终端消费者,找错了就麻烦了。
当然我相信,对于客户的定义仅仅是改变距离的第一步,后面还有更多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