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谈谈零售
零售那些事儿
51好读  ›  专栏  ›  谈谈零售

双十一,狂欢下的思考

谈谈零售  · 公众号  ·  · 2017-11-17 17:28

正文

双十一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一个购物狂欢大派对,阿里把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发展成了一个节日,进而又延伸到了整个零售商业领域,不得不说,阿里确实666.


今年的双十一,不仅阿里、京东们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线下实体也是实现了大翻身。在光鲜的成绩背后,我们也听到了各种的吐槽声音,大多集中于购买完成后的服务上。确实,如此大体量的销售额,对于零售环节上的各个节点都是严峻的考验,供货、仓储、物流、售后等等,双十一,堪称零售业的“春运”。试想一下,每年春运的客户体验,能好到哪里去?但是,春运对于国人来说,其内涵的情感意愿已经大大超出了体验的追求度,春运在短时间内是个无解的课题。而零售业的这场“春运”,是必须的吗?也就是说,有必要制造这种零售的极限高峰期吗?当初双十一的产生,无非是阿里天猫的一次市场促销行为,发展到现今这种状况,我觉得是被舆论绑架了,被冷冰冰的数字绑架了!阿里对于双十一是又爱又恨。从今年阿里在双十一上的外在表现看,技术的强调性占比在逐渐增加,在此,做个大胆的假设,以后的双十一,将是阿里在技术层面的大练兵,双十一将逐步淡出市场层面。


我的理解中,零售是个自我成长的生态,过渡的外部营养输入,将会造成一个畸形发展,最终虚不受补,暴涨而亡。社会消费力不应该是一个快速增长的态势,像打了鸡血一样,最终的结果是竭泽而渔。现在的双十一发展下去,不排除零售业出现塌方式的崩溃,或许我是杞人忧天了。


双十一的另一个特点,价格万花筒。价格,在零售中是个魔鬼样的存在。在中国电商发展史上,价格战是个毁誉参半的存在。价格,造成了中国电商消费群体极度的数字敏感;价格,造成了中国电商消费群体极低的忠诚度;价格,造成了中国的会员管理形同鸡肋;价格,造成了商品品质的下降。同样,在线下实体,很多的市场促销都是直接祭起价格大旗。国人在价格上的各种玩法,在全球都是独树一帜,或许,中国人的数学水平高,与这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今年的双十一,线上的价格促销达到一个顶点,各种复杂的算法,相信已经耗尽了很多人的脑汁。不知各位是否还记得在线下实体的各个店庆日中,拿着小票算来算去的日子?除了价格,中国的零售促销还有什么法宝呢?


我认为,提高购买的转化,并不只有价格这个因素,这在我前面的文章 零售购买决策的奥秘(一) (二) 中,已经有了阐述,想了解的各位可以点击移步查阅。简单来说,互动激发兴趣、混搭刺激欲望、对比引起冲动等等,都是可以利用的手段。从品质、喜爱度、适用性上入手,或许能柳暗花明。


关注 谈谈零售 公众号,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可浏览以前发布文章

点击查看以前文章

实体零售的个性化发展

我的泛零售

无人货架、自动售货机和无人零售

零售中的位置应用

零售与会员

零售去品牌化

实体零售体态和业态的变化推测

零售和数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