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际眼科时讯
同步传真国际眼科时讯最新学术进展,为眼科临床、科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及时介绍眼科领域在科研及临床领域中的国际最新进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厚朴中医  ·  厚朴电子日历 | 早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际眼科时讯

PCV Summit丨魏文斌教授透视OCTA的软肋与未来

国际眼科时讯  · 公众号  ·  · 2017-11-27 18:07

正文

2017年北京医师协会眼科专科医师分会年会暨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专委会黄斑病学组年会、第五届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高峰论坛近日召开。三会联合,眼科界的大专家齐聚,带来了从眼前节到眼后节以及眼眶眼整形等丰富的学术内容,《国际眼科时讯》有幸采访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魏文斌教授,魏教授深入分析了OCTA的优势、局限及其发展方向,此外还与我们分享了西藏光明行活动的感受。


医患均额手称庆的OCTA

此次PCV高峰论坛交流了从眼前节到眼后节多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其中也包括了OCTA在这些疾病中的应用。OCTA是在OC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影像学技术,目前来说OCTA具备了以往眼底影像学检查所不及的优势:(1)无需造影剂,即可显现视网膜和脉络膜毛细血管,(2)可分层显示眼底血管,如视网膜的浅层、深层、外层等不同层次的血管,这在以往的眼底影像技术中是很难做到的,FFA和ICGA都是血管的“复合像”。魏教授总结道,OCTA是无创、无需造影剂、利用3D技术在活体上分层显现视网膜和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影像技术,是OCT发展中里程碑式的突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外,OCTA对于患者而言也有更大优势:在小瞳孔的条件下患者即可接受检查,定位快速,2.5s即可获得血管影像。


OCTA的两大局限

OCTA从2014年起开始进入临床,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进展十分迅速,但仍未达到完美。魏教授指出其主要有两大局限:一是OCTA的检查范围较小,常规检查是3 mm * 3 mm或6 mm * 6 mm,目前最大扫描范围是8 mm * 8 mm,局限于后极部视网膜,这就限制了该技术在眼底病领域的更广泛应用。而且对受检患者也有要求,患者需要注视较好,才能获得清晰的图像。因此魏教授说,虽然OCTA的自动测量的功能以及图像分析软件等都在不断完善,但还不能做到完全替代FFA和ICGA的应用。


OCTA研发的突破方向

OCTA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广大眼底医师的热烈拥趸,其主要用于黄斑区新生血管的识别、分型以及治疗后的随访,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FFA和ICGA。除分层外,OCTA还能显示血管密度,进行定量测量,因此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等视网膜血管性疾病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可观察血管密度的降低、继发性新生血管的出现,以及监测临床前期DR的微血管病变的出现。在AMD、PCV、CSC等黄斑区疾病中OCTA也有独特优势,在疾病随访与管理中OCTA是具有定性和定量双重作用的重要影像工具,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青睐。随着硬件软件技术的更新,魏教授预测OCTA在未来还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1
扫描范围的增大

目前广角甚至超广角OCTA正在研发当中,如果扫描范围扩大到16 mm * 16 mm以上,其应用领域将明显扩大,如果是超广角OCTA,那在血管性疾病中将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取代FFA的机会更大。

2
扫描速度的加快

扫描速度加快的结果,就是图像更为清晰,分辨率的提高能够使视网膜和脉络膜各个层次的血管有更好的显现。

3
定量功能日臻完美

随着OCTA临床应用的增加,将积累更多的检查数据,有助于建立健康人和各类患者的数据库,为更精确的定量测量提供了保证。


魏教授还希望未来技术的进步能使OCTA进一步去除伪影,确保图像的质量越来越高,对于眼底病的辨别能力和诊断价值也越来越大。此外,人工智能的加入也将有助于更准确地对图像进行判读。


光明行活动

在北京同仁张晓楼眼科公益基金会、班禅大师的援助西藏基金会、北京成龙慈善基金会等的大力支持下,不久前魏教授带队参加了在西藏日喀则和拉萨举办的光明行活动。魏教授介绍说,“在日喀则主要与班禅大师的援助西藏基金会合作,为30余例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免费手术和捐赠。在拉萨是与北京成龙慈善基金会合作,除了16例白内障手术外,还首次在高原做了8例微创玻璃体手术。为因RVO、DR和视网膜脱离而失明的患者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同时也为西藏的眼科医生进行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魏教授讲到此次活动的感受时说,“从这次西藏光明行公益活动之中,我们一行二十多人、为期两周的时间、走访的是日喀则和拉萨两个地方、所到之处备受欢迎。在我们医务人员的治疗下,这些因为白内障和眼底病失明的藏族同胞能够重见光明,他们的感激之情对于我们也是一种良好的教育。”


魏教授同时指出,高原地区的公益活动有一定难度。(1)大量需要帮助的牧民患者居住比较分散,能集中起来非常不易。(2)近年国际上的一些基金会在西藏的公益活动有所减少,无法满足西藏患者的需求。(3)高原上开展手术本身难度比较大。因此,在高原地区进行扶贫活动除了资金和人员的需求外,还有很多自然条件的困难需要克服,也希望社会能为西藏的牧民提供更多的资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