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邮政报
《中国邮政报》官方订阅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禽报网  ·  冻品\\2月上旬肉鸭产品市场行情分析 ·  6 小时前  
禽报网  ·  行业\\2024年全国饲料总产量3.15亿吨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邮政报

我的订阅情结:享一份情,存一份真!

中国邮政报  · 公众号  ·  · 2019-10-14 19:05

正文


1949-2019

我和我的祖国

记录人: 耿忠平

口述人: 韩顺德

(原 上海市邮政发行科科长





17岁那年

韩顺德成了邮局一名走街串巷的投递员

那时便与报刊结缘

在上海邮政工作整整43年

与报刊就没有分开过

见证了邮政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当问起

邮政报刊发行工作给他留下的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退休已近20年的老韩脱口而出

“当属报刊订阅单的变化了!


上海市发行员大会。


改革开放之前,报刊是人民群众了解国家大事、民生生活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各个国营企事业单位、商店、学校、图书馆,都是邮局订阅报刊的主要用户。后来,由于企业改制,一大批单位关停并转,工人下岗,报刊订阅量直线下降,也影响到了我们的奖金收入。1992年前后,部分国有企业效益开始逐步回升和提高,上海邮政杨浦支局发行员抓住这一机遇,立即找到中纺机厂领导,动员他们拿出一部分福利为每位职工订一份报纸,结果一拍即合,成交了2000多份。不料,元旦一过,厂里来电话说,有不少职工没有拿到报纸,希望邮局在7天内解决,不然全部退订。结果一查,发现人事部提供的名单和地址没有及时更新。


经过几天紧张修改,报纸全部按址投送到位。问题虽补救解决,还要防范再次发生。我们市发行科人员汲取了这次的经验,认真研究后,推出了《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文汇报》三种“报刊专用订阅单”,这是当时上海邮政第一次发行报刊有价证券,在当年年底的订阅季一推出,便畅销走红,邮局的发行流转额猛增。


支局网点内,投递人员正抓紧时间赶发各类报刊,

日复一日为用户带去及时的新鲜资讯。


高兴之余,问题也随之暴露了。原来当读者拿着订单到邮局窗口办理订阅手续时,因需填写投送信息而引发排队现象,影响到了窗口的正常营业。市领导发现情况后,立即召集我们开专题会议,责成研究解决。于是,一份一式三联的新订单问世了,这样由读者填写信息后,窗口人员只要敲一个日戳撕下两联即可,大大节省了排队时间,读者、窗口齐声叫好。


不久,市邮局领导接到一单位反映,订单虽好,但支局之间不能互订,为了帮职工订阅,往往一个人要穿越市区几个支局才能完成,费时费力。我们又开始研究,这次在市邮局各部门通力协作下,很快便解决了报刊互订的难题。后来,我们又发现,总有不少马大哈读者写错地址,使得无法正常投递。于是,又在订单上增加了联系电话。


为了进一步拓展报刊发行市场,方便广大读者需求,我们又适时推出了定额通用报刊订阅单,如50元、100元、200元等多种面额,读者可凭此订阅单到邮局订阅自己喜欢的报刊,深受读者欢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