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泰山”流通币一直处于非常典型的横盘整理的状态,价格的波动幅度甚为有限,没有任何短线操作的空间,并且已出现价格缓步下滑的迹象,曾经坚守的19元的整数关口一度失守(
目前成交价在18.5元至18.9元之间
),虽然不关痛痒,但其中的某种隐忧还是值得关注的,不进则退的道理都懂吧。
至于“泰山”流通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相对高位横盘的态势,有的人认为“泰山”流通币正在蓄势整理之后就会连续发力,有的人认为“泰山”流通币还要看“庚子鼠”流通币的脸色行事,有的人认为“泰山”流通币将同“庚子鼠”流通币共同前行,有的人认为“泰山”流通币见顶了,不要在那里傻傻地等着了。
“泰山”流通币上市当天的走势同在此之前上市的“建国70周年”流通币的走势完全一致,都是十分典型的高开低走,“建国70周年”流通币的最高成交价为17元,“泰山”流通币的最高成交价为17.5元,两者的最高成交价基本相当,唯一不同的就是“泰山”流通币的溢价幅度要远明显高于“建国70周年”流通币,最大的差别在于面值和发行量的不同。
要是没有面值上的优势,1.2亿枚发行量的“泰山”流通币的价格定位在上市当天最高成交价不会达到17.5元,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泰山”流通币的发行量还是偏大的,只是面值设置的降低才避开了摆在眼前的风险,由此就引出了“庚子鼠”流通币的发行量究竟多大较为合适的问题。
已发行的“丙申猴”“丁酉鸡”“戊戌狗”“己亥猪”这四套第二轮生肖流通币之所以都是发一个倒一个,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发行量严重偏离基本需求的轨道,偏离的轨道要想纠正过来可谓难上加难,况且在明知道严重偏离轨道的情况下还要我行我素,这就等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断送了第二轮已发生肖流通币的基本前程。
“丙申猴”流通币的发行量为5亿枚,在其一败涂地的情况下,“丁酉鸡”流通币的发行量还是5亿枚,此种错误的决策乃是不可原谅不可饶恕的。尽管“戊戌狗”流通币的发行量降至3.5亿枚,“己亥猪”流通币的发行量又降至2.5亿枚,但都于事无补了,最好的机会已错过了。
市场惩罚决策者的帽子都扣在了投资者的脑袋上;从某种程度上讲,投资者被扣上这顶大帽子可以说是咎由自取,谁让你不知深浅在天量发行的生肖流通币上博弈的,并且还是连续博弈,这顶大帽子不扣在你的脑袋上,又能扣在谁的脑袋上呢,就是在扣也扣不到决策者的脑袋上,因为决策者可以完全免责,投资者也就完全担责了。
“泰山”流通币上市首日最高成交价17.5元,最低成交价为14元,,最大震荡跌幅为20%,这样的震荡幅度在上市首日属于正常现象。此后“泰山”流通币逐级走高,并于
2019年12月17日最高成交价冲至20.5元
,再后来就是横盘整理,2019年12月24日最低成交价跌至18.2元,最大波动幅度也就只有10%,似乎为进一步的调整留出了新的空间,
但实际上此后并未再度下探。
“泰山”流通币从上市之后的最低成交价14元涨到20.5元的最高成交价,其最大震荡幅度为46%,这属于震荡走高的阶段;现在则有所不同了,调整的苗头已现,17.5元乃至17元都有可能是新的支撑线,也就是说,折腾的空间似有正在加大的余地。
央行发行公告显示
,
“庚子鼠”流通币的发行量为
2.5亿枚
,其一级市场的折腾空间充其量也就5元左右,而二级市场的短线操作空间超过3元的可能性不大。“建国70周年”流通币上市之后的最低成交价为2019年10月20日锁定的11.2元,反弹最高成交价为2019年12月17日出现的15.2元(目前回落至14元左右),最大震荡幅度为35%。
据此判断,预计“庚子鼠”流通币的最高成交价不会超过15元,最低价在11.5元左右,最后不排除回归10元面值的可能,“丙申猴”“丁酉鸡”“戊戌狗”“己亥猪”“改革开放40周年”等流通币都是如此,其中“改革开放40周年”流通币的表现最为突出。
新发行的流通币上市首日高开低走的态势,可以说是一种固有的运行模式,这种情况在市场低迷的时候更是如此,成为了一道始终无法突破的瓶颈。虽然有的时候也有例外,比如说最为典型的就是“泰山”流通币,但实际上它在二级市场上折腾的空间并不大,但还是具有一定博弈价值的,因为即便是这样的机会都不好找,有的投资者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庚子鼠”流通币说不定又是一个盈利的时机。(周凤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