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培训每日谈
本公众号均为原创文章,是基于张立志本人在多年培训实践中的经验提炼,也有很多是刚刚在培训过程中思考出来的最新技巧和方法。希望通过分享与各位培训人共同成长。让培训人不再孤独,让培训更有价值,让培训这个职业更加体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田俊国讲坛  ·  【2月26日】第32期《10天非凡心力训练营 ... ·  昨天  
田俊国讲坛  ·  【2月26日】第32期《10天非凡心力训练营 ... ·  2 天前  
田俊国讲坛  ·  【2月26日】第32期《10天非凡心力训练营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培训每日谈

3种方法促进培训效果落地(附表单)

培训每日谈  · 公众号  · 培训  · 2018-06-05 07:19

正文

上文提到了混合式学习项目设计的5个原则和四象限模型。但是我们不可能将所有内容堆砌在一次集中学习中全部完成。如果需要学习的内容远超3天的学习量,我们建议集中学习要分阶段进行。将学习内容分阶段开展,一是可以拉长学员学习周期;二是可以帮助学员学以致用。因为两个阶段之间的在岗时间是更重要的学习阶段,是在岗实践的环节,同时他们在实践中的收获也可以作为下阶段学习的复盘内容。

那么如何设计各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呢?首先我们提出几个假设:

1、 每个阶段的集中学习时间控制在4天左右,两次集中学习间隔一个半月左右。 不可能谋求学员一口吃个胖子,尤其是在有大量工作时,过多地要求他们脱岗来参加培训,会造成工学矛盾,影响学习效果。两次集中学习的间隔时间不宜过长,太长容易造成学员学习激情的下降影响学习效果。

2、 每阶段集中学习结束时应制定在岗实践(刻意练习)的行动计划。 学是为了行,培训的结束是在岗练习的开始,所以在即将结束一阶段的集中培训时,要制定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3、 第二阶段开始,每次集中学习时第一项要完成的工作是复盘前期刻意练习的收获。 721法则告诉我们,在岗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但是如何提升在岗实践的学习质量,复盘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一、阶段划分以实现学习目标为导向

前文讲到学习目标有三级目标,其中知识目标是需要在课堂上实现并在课后持续练习;而成果目标基本需要在实践中实现,比如收集优秀的实践案例,萃取工作中的方法论,完成行动学习的报告等;业务收益的实现必定是需要在工作中实现的,就是检验培训的内容是否能真正帮助解决业务问题。

所以在对学习内容进行阶段划分时需要判断每阶段的学习目标如何实现,比如如果行动学习,那比较合适的方法是将其设计在第一或第二阶段,因为行动学习不可能通过一次集中讨论形成解决方案就解决问题,这些方案需要后期持续推动落地,并在每阶段集中时进行复盘形成新的举措。同样,如果是L4象限的学习内容,需要大量学员间的经验分享和知识萃取,这同样需要安排较靠前的学习阶段。

二、阶段划分是对学习内容的排列组合

一个学习项目有动线的设计,相当于整个项目的演进线路。以前面某公司汽车销售代表的需求为例,他们需要学习的内容如下:

1、如何提升进店客户转化率;

2、如何促进老客户转介绍;

3、如何采取微信营销手段拉动客户进店;

4、如何促进延保服务的销售;

5、如何促进汽车保险产品的销售;

6、如何维系和老客户的关系;

7、如何引导客户开展试驾服务;

......

如何对以上内容进行阶段划分?有3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模块划分法。这种方法最常见,大家可以看到以上的内容根据内容相近性的特点,可以划分为基础销售、增值业务销售和客户关系维系3个模块。

第二种方式,是象限划分法。根据学习方式匹配模型,将相对学习周期较长和解决难度较大的L3象限的内容安排在第一阶段;将需要较长周期进行萃取和迭代的L4象限的内容作为第二阶段要学习的内容;而将学习难度相对较小的L1和L2象限的内容作为第三阶段要学习的内容。

第三种方式,是混搭法。结合以上2种方式,每个阶段的内容都难以结合,有所扩展。这种方式对于老员工来说更适合一些。

三、以学习线串起整个学习项目

既然要混合了,就要给学员混合的感觉。基于当前流行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梳理出以下几种学习的线路:

1、行动学习线

行动学习已经火了好多年,其实它本来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上世纪60年代就在GE大力推广。其实这是一种基于挑战性工作任务,构建课题小组,群策群力解决方案,并推动后期落地的方式。这里强调的是要推动落地,而不是简单的头脑风暴,所以我认为行动学习和复盘是孪生姐妹,应该同时设计在学习项目中。

为什么将其做为一条线,就是因为不是一个阶段头脑风暴2天就是行动学习了,需要贯穿在整个学习项目中。

2、知识萃取线

知识萃取从来没有这么火过,也从来没有这么重要过。“最好的老师就在我们身边”,可一直以来,谈到培训,大部分人想到的还是请外面的人来讲课。而企业内部问题的解决,其方法往往在内部。在自己组织这片土壤上,那些优秀的员工,其隐性的工作经验缺乏沉淀。现在流行课程开发大赛、案例大赛、微课大赛等,也正是认识到了内部知识的重要性。而如前文所说,其实在学习项目中可以嵌入这种方式,这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教是最好的学”,学员间分享经验,萃取方法论,可以大大提升学习的效果。而知识萃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萃取-应用-迭代”,所以这也可以作为一条线贯穿始终。

3、导师辅导线

导师制也是一种流行的方式。在学习项目中尤其是针对于新员工、新经理这样的项目中,设置导师这一角色,可以有效指导学员的进步。可以在开班时,为学员安排一名合适的导师,并界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划整个学习项目中的辅导环节,使得双方更能够高效清晰的进行互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