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药地理
作为一个以“权威、科学、严谨、全面”为特色的医药信息服务专业平台,医药地理致力于为国家政府机构和医药行业企业提供最权威的决策参考依据,以及最快速、准确的业界动态和行业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医药地理

【关注】政策利好!医械行业要紧抓机遇

医药地理  · 公众号  · 药品  · 2017-11-10 21: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国产医疗设备(主要是高端设备)的研发生产以及经营一直在困境中,除了技术所限、准入门槛高、规模小、盈利能力不足外,市场规模有限也是关键阻碍。市场规模有限,一是进口设备市场份额较大;二是层级医疗机构配置有不同限制;三是原始创新能力弱,总体质量的确有待提高;四是与设备关系密切的专业开展及设置受政策管控。尤其是第四项,国产医疗器械产品进入医院市场有障碍。

然而近来几项政策的出台,无疑给医疗设备研发生产及市场开发带来极大利好!

前不久,国家卫计委官员就表示新增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中小型眼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等5类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

11月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印发《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通知,要求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以胸痛中心为基础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此外,国家卫计委还发文鼓励具备条件的二级以上医院可以新建一个医疗中心!

从鼓励支持新的医学专科建设,到区域二级医疗机构新建医疗中心,再到胸痛中心建设,这不仅是专科质量上的提高与加强,也是规模及服务范围的扩大。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些建设都离不开医疗设备的支持,因此,这就给医疗设备行业新的机遇和市场。

比如胸痛中心要求以下条件:设置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或胸外科、急诊医学科、医学影像科等与胸痛救治相关的诊疗科目;具备开展胸痛患者救治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设置ICU或有收治危重胸痛患者的病床;具备胸痛患者的综合抢救能力。建立以胸痛中心为基础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建立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的医疗服务流程,入院后直接送达导管(介入)室,24小时床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等。这一切均与医疗设备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因此可以说,诸多政策给国产医疗设备的研发生产注入了新活力,医械行业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分析并找出行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并积极变革。

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4月底,全国医院2.9万个,其中公立医院12602个,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占较大比例。按政策要求,全国建立医疗中心、胸痛中心及其他必须普及的专科数量之大,所用设备之多,可见一斑!

至2016年底,我国注册的各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共计15343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数量为335725家。我国从2015年开始重视国产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明确国产医疗器械向高端领域进军的发展方向。《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规划等重要文件都明确将高性能医疗器械列为重点发展产业,但在实际实施落实中,缺乏相应的具体政策支持。

如今政策有了不小变动,比如近日医疗器械蓝皮书《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17)》审思过去、现在,为未来指引方向。11月8日,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公示了“数字诊疗装备研发”等三个重点专项的扶持计划,多个专项拟获2.1亿元的中央财政经费支持。其中,“数字诊疗装备研发”共涉及5个项目,中央财政拟拨款8833万元予以支持。可以说,这都在给医疗设备行业发展聚力!

打破国产医疗器械困境,推动国产设备发展,当然需要政策的保护与推动,但也需要医疗设备行业的积极努力。 一是加大研发投入 ,提高医疗设备水平和质量; 二是与政策同行 ,瞄准政策支持下的医疗市场实际需要,有目标地开发生产设备项目; 三是有长远发展眼光 ,持续调查医疗机构设备所需,分析市场供给,加大对急需、紧缺产品的开发生产投入; 四是积极与医疗机构尤其是按照政策新开发医疗项目的医院建立联络关系 ,积极用“两票制”或“一票制”直接与客户建立供需渠道。

另外建议医疗设备行业及经营商,应将基层县级医院作为重要的市场开发对象。县级医院是今后分级诊疗制度推进落实的关键环节,对庞大的基层医疗消费群体的转诊起着重要的甄别、把守作用,因此国家已将其作为基层的重点医疗建设对象及重大项目投资对象,其中医疗设备配备是重要内容,尤其是远程医疗必须的大型影像设备等。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孟庆远,调研了解基层医药运营开发,预测基层医药市场动向,在多个媒体平台发表前瞻性文章近百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