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FDA食安云
食品安全专业知识(法律法规标准)解读、答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璞缇客精品酒店  ·  《福布斯旅游指南》公布!这座城市竟然有7家酒 ... ·  14 小时前  
南京日报  ·  南京紫金山下雪了! ·  2 天前  
南京日报  ·  南京紫金山下雪了! ·  2 天前  
8099999街头巷尾  ·  难怪成为昆明人的“新宠”,这里拍照真的巨出片! ·  3 天前  
8099999街头巷尾  ·  难怪成为昆明人的“新宠”,这里拍照真的巨出片!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FDA食安云

九期毕业生——毕业感言节选

FDA食安云  · 公众号  ·  · 2024-11-26 06:00

正文

这一年,我认识了一位好老师

FDA食安云 2022-07-09 09:01

昨天是九期毕业的日期,也是我与豆瓣老师认识的第 388 天。
还记得 2021 6 15 日早上,我去企业检查,因为去的比较早,就在车上看会儿手机,当看到有个公众号 FDA1 发了一篇文章“第九期食品安全专业培训班 -- 招生简章”。让我眼前一亮,心想这不真是我想要的课程吗?
从小我就想当一名老师,但一直未能如愿,大学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后来考了外审员证,目前在一家认证公司做审核员,也美其名曰“审核老师”吧!在此之前确实审核了一些公司,也给一些企业提出了一些有用的建议,但是我自己深知,这些只是“术”的方面,毕业后在食品企业一直从事食品生产质量管理。但终究觉得自己的知识结构不够系统,想要成为真正的审核老师,就要多学知识,给别人带来“最合适的建议”,否则你就不能成为“老师”,会“误人子弟”。
为此,我也经常自费参加一些培训活动,像某些国外标准的研讨会、食品行业组织的各类标准解读等等。听了一圈,觉得自己的业务水平还是没有达到“道”的层面,还要继续学习。于是看到这样的培训我都会感兴趣。
说真话,其实一开始我也没报多大期望,哈哈!因为社会这种比较多,大家都懂的!考虑到学费不贵,学一年,又不要线下会议,还能回放 ........ ,所以,我想都没想,就报名了。
两天后, 17 号参加开学典礼,老师给我们讲了课程设计,从基础课、专业课、法学、标准、案例讨论与实践、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各环节 ........ ,太多内容,心想原来食品这个学问除了大学学的专业课、其他培训机构的标准、法律法规解读外,还有这么多内容啊!一下子让我感受到这也许就是我想追求的“道”。从此每周四晚上学习也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学的具体知识我就不谈了,谈谈我眼中的豆瓣老师吧!
老师是一个专业水平特别“牛”的人,老师一直跟我们说:懂原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两法战争”、“食品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GB 29921 的出台”、“标准限量值的设定方法”等等,太多了,我本身就喜欢听故事,听了老师这么多小故事,了解法律法规标准制定背后的故事,让我们很轻松的就理解了,这就是“原理”的魅力。
老师是一个坚持不懈的人,从开学典礼到毕业典礼,没拉一堂课,法定节假日碰到周四的课也调整上完,本来是说好一堂课 1 个小时,但老师经常“拖堂”,害怕一些知识点少讲、漏讲,与其他期讲得不一样影响到大家。我参加了九期班,体系班,拔高班,看到老师有的时候一周要讲 3 堂课,我想没有相当的意志力,肯定坚持不下来。悄悄说一下,我刚开始还拉了几节现场课。老师在报名的时候就提醒我们要坚持听现场课,因为有互动,更加能够理解知识。老师的精神感染了我,我后面都坚持了下来。
老师是一个活力四射的人,老师一直说他一个老者,但是他上课的状态,一点不像。不管现场课在线人多人少,一直思维飞扬,抑扬顿挫,我们听得如痴如醉。老师的“听懂请打 1 ,听不懂请打 2 ”经常在课堂上响起,与我们保持互动。我想一个老者如此,我们怎能“躺平”呢?
老师是一个“护犊子”的人,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表扬学生,鼓励同学们加油!现在每次听回放就会发现几乎每节课最后都是给同学们加油打气的话。同时,老师结合行业和岗位要求提醒我们各岗位同学的发展方向,理化检验人可以研究新的检测方法,微生物检验人可以发现新的菌株,执法人可以成为本部门内部业务水平最厉害的人,企业人也可以懂执法的事儿;我们不管之前是检验人、企业人还是执法人,以后我们可以成为全才,对食品生产、餐饮、流通、执法、检测都能懂得原理。
老师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不管对学生的培训、专业知识的态度,还是对国家食品政策的正与偏,都很认真负责。我想这都基于他对这个行业的热爱,老师一直开玩笑说不要问他是谁,他是一个从事食品行业的老者,不想将满肚子的知识都带到“那边去”。在课上老师讲述了他当年从食品工作的点点滴滴,足以见得对所有工作都很用心,经验才能如此丰富,正如一首歌《真心英雄》里面唱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对国家的政策制定老师经常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不是“乱碰”,而是基于科学,基于实践,基于对消费者的食用安全等等,而不是人云亦云。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