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注册风险管理师CPRM
注册风险管理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金融早实习  ·  华兴资本2025届秋季校招正式启动 ·  22 小时前  
邢者团队晚间解盘  ·  这个负反馈很重要 ·  昨天  
邢者团队晚间解盘  ·  这个负反馈很重要 ·  昨天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祝您中秋快乐! ·  2 天前  
刘晓博说财经  ·  “限金令”来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注册风险管理师CPRM

汇率风险管理-企业实践

注册风险管理师CPRM  · 公众号  · 金融  · 2024-09-19 09:11

正文



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双向波动成为常态,企业在日常的进出口贸易、外币债务、对外投资、工程项目等方面均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企业应认真分析各类业务存在的汇率风险因素,区分不同外汇资金来源、使用的特点,制定切实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措施。


(一)重要意义

1. 企业自身需求

近些年,随着企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涉外业务种类日益增多,汇率避险场景和风险管理需求急剧增加。随机性、阶段性、单一化、简单化的粗放式汇率风险管理模式已无法帮助企业有效应对汇率风险,计划性、周期性、定量化、精细化的汇率避险机制才能为企业跨国经营保驾护航。第一,汇率风险管理必须坚持汇率风险中性原则。第二,落实汇率风险中性必须建章立制。对于业务品种多、组织架构复杂的企业,必须有严格的制度和完善的流程,形成可落实、可评估、可考核的运行体系,才能达到有效控制汇率风险的管理目标。第三,汇率风险中性必须落实到业务全流程。从业务发生到结束,无论是管理策略还是微观操作层面,每个环节都应将汇率风险中性理念融入其中,最终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从而实现规避汇率风险、聚焦主业的目的。

2. 社会公众监督

上市公司在定期对外公开财务情况时,其外币资产和负债需要折算为人民币,汇率变动可能带来汇兑损益。若不对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汇率风险敞口进行合理对冲,不论是盈利还是亏损,汇兑损益可能会导致上市公司利润大幅波动,对公司估值产生不利影响。根据万得数据,剔除金融机构和 ST 企业后(以下同),在 2021 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2.6% 的情况下,A 股上市公司整体汇兑损失约 174 亿元。3271 家上市公司产生汇兑损失约 418 亿元,1817 家上市公司产生汇兑收益 244 亿元。在 2022 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 8.3% 的情况下,A 股上市公司整体汇兑收益约 479 亿元。976 家上市公司产生汇兑损失约 532 亿元,4111 家上市公司产生汇兑收益 1011 亿元。


(二)主要困难

1. 自身对汇率风险管理认识不足

调研显示,不同行业企业的实际套保情况有较大差异,主要受主营业务利润高低、参与国际贸易时间长短、汇率风险转嫁能力强弱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船舶、电力、粮油等行业,普遍搭建了较为完善的汇率风险管理机制;部分长期从事国际货物贸易的企业,套保比例达到 100%。部分行业套期保值业务占比较低。一是涉足对外贸易时间较短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经验不足,套保比率较低。二是工程建设类企业由于回款不确定性强、周期长,较少办理套保业务。三是部分企业代理国内企业进口大宗商品,议价权较强,汇率风险往往转移至国内其他企业承担,开展汇率避险的动力较小。四是部分企业的经营模式是代理进出口,是否开展套保由被代理企业自主决定,因此有时会出现自营业务套保比率很高、代理业务套保率较低的情况。

2. 部分企业谈衍生品色变,担心功过二元化

历史上,部分企业的不当衍生品交易导致的风险事件,影响了公众对于衍生品的科学认知。有银行反映,有上市公司客户认为公告已签署衍生品服务协议可能会被公众解读为“风险较大”;而对于财报的相关披露则很坦然,因为财报的受众主要是专业人员。考核评价方面,主要担心将衍生品合约价格与到期日即期汇率比较,让企业产生功过二元化的压力。主要表现:一是对财务人员的考核激励不对等。即期价格是外部市场决定,不存在内部人员决策问题。若财务人员主动套保,根据上述不科学的考核,到期必有“收益”或“损失”,有“功”不一定得到奖励,有“过”可能被问责。二是企业领导层担心被追责。当企业收支规模较大时,如采取高比例套保,在市场向不利方向发展的时候,盯市浮亏会较大,因此部分企业不希望会计账面出现这部分亏损,担心考核扣分或降级,并被追究领导人员责任。三是对外沟通成本高。实务中,叙做衍生品交易后,企业财务人员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与内外部审计沟通解释,因而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开展外汇衍生品套保业务。

3. 业务条线长、内部审批严格一是汇率避险业务授权较难。一些多层级企业集团子公司开展衍生品业务的业务资质需要由集团董事会负责核准。部分企业认为货币类衍生品业务不属于主业,审批严格,须对锁汇原因、锁汇金额等阐述非常清楚,导致申请时间长、内部沟通汇报成本高,子公司往往知难而退,放弃套期保值业务。二是集团与成员单位汇率风险管理需求存在错配。当集团公司汇率风险管理需求较小、汇率风险管理理念不强时,成员单位较难获批办理相关业务。三是集团对于可使用的衍生工具可能“一刀切”。例如不允许开展期权交易,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有经验的企业开展相关衍生品业务。

4. 专业化集中管理执行不到位

部分企业集团的汇率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不够完善,缺乏明确的职责分工和风险控制标准,导致汇率风险管理策略不能有效执行,甚至可能出现违规操作或风险失控情况。一是集团没有真正做到外汇衍生品业务集中管理。在符合外汇管理政策的前提下,大型外资企业会对汇率风险进行一定程度的集中管理,但不少中资企业仍由下属企业各自处理套保需求。一方面下属企业运营管理难度大,另一方面分散处理影响集团的议价能力,最终导致企业在叙做外汇衍生品业务时较为被动。二是专业化交易审批节点多,降低了决策效率和执行效率。部分企业在外币账户开立、衍生品交易协议签订、衍生品交易签约等具体环节均需上报集团审批,影响了时效性以及企业办理的积极性。部分企业交易层面分级授权不够,业务人员需要向多个银行询价,但银行报价后企业业务人员不能马上拍板,需要由有权决策者决定是否要做交易、在哪家银行做,等待时间较长,容易错失交易机会。

5. 信息化建设不足

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汇率风险管理,对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效率、防范操作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些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信息化方案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不能完全支持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体系和报告体系,满足不同角色和人员的需求;不能及时利用市场数据,准确进行风险计量和衍生工具估值;不能充分实现“事前额度管控,事中盯市管理、风险限额超限实时提醒”的效果;不能有效支持企业对交易的合理性进行事后分析,适应不同企业对套期保值团队绩效考核的管理需求。

6. 专业人才和团队缺乏

汇率风险管理需要专业的金融知识和风险管理技能,不少企业缺乏相应的人才和团队。一些企业虽然设立了独立的部门和岗位,但由于专业人员相对缺乏且招募成本较高,在管理汇率风险时,过于依赖银行等外部机构提供的信息。这使得企业在制定和执行汇率风险管理策略时,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影响了管理效果。特别是,外汇衍生品交易是汇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衍生品交易的复杂性,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团队来应用,并有效地与各监管部门进行沟通。

(三)全场景分析

根据各业务板块汇率风险来源的不同特点,企业可针对性采取管理措施。

1. 大宗商品贸易

我国大宗商品贸易企业主要有两类业务:一类是代理业务。企业如果完全顺势销售,上下游同时匹配,进口后背对背出售给客户,则不承担汇率风险敞口;但是如果进口采用美元计价,国内销售采用人民币计价,购销环节存在币种错配,则企业利润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较大。另一类是自营类业务。企业预期主营产品市场价格上涨而建立自有库存,先进口,再寻找下游客户,这时汇率波动与产品价格波动均存在风险敞口。多数贸易企业利润较薄,面对汇率风险的抗冲击能力较弱,特别是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领域,比如粮食产业,因此这类企业普遍重视汇率风险管理工作。主要特点:一是以简单、透明、高效为原则设计制度。通过简单的策略、简单的产品,严格的制度、较小的相机选择空间,实现从管理层到业务人员的执行高效。二是设定高套保率。许多企业会套保自然对冲后汇率风险敞口的 80%-90%,仅保留少量即期敞口。三是在套保率要求外,附加风险敞口限额管理。即企业未锁定汇率的外币资产与外币负债差额,不得超过一定限额。四是根据合同类型优化套保时点、套保比率。比如,有的企业会根据合同类型分别制定套保要求,如根据即期合同(执行期 30 天左右的)、长单合同(执行期 120 天以上的)、年度合同等制定的套保要求均不相同。

2. 进出口贸易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无论是进口产品国内销售,还是出口产品国外销售,订单、账期的不确定性都显著上升,企业汇率风险敞口的规模可能上下波动,套保时机的选择难度大大增加。为应对这些不确定性,许多企业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分批分时建仓。由于回款周期的不确定性,不少企业会根据预估账期区间和市场行情择机、分批建仓,构建多点位多期限的仓位布局。二是动态控制总仓位。根据企业全年进出口量,制定金融衍生工具仓位比例,并根据市场预期和订单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一方面,可灵活应对收付汇量的不确定;另一方面,剩余比例开展即期交易,和金融衍生工具形成对冲。有些产品出口采用项目投标形式。在进行汇率风险管理时需要注意:一是关口前移。自投标阶段提前防控汇率波动风险,以远期外汇汇率而非即期汇率作为投标测算汇率。二是对于中标概率较小的项目,投标阶段可不锁汇,自中标起分阶段锁汇。三是对于中标概率较大的常规项目,分别在投标、中标、合同签订、发货确认债权四个阶段分比例锁汇,累计可锁汇至总合同额的 90%,每阶段比例根据业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四是对于海外采购项目,按照订货阶段(签合同)、到货阶段、发票开具确认债务阶段关注汇率避险并分比例锁汇,累计可锁汇至总采购额的 90%,每阶段比例根据业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五是对于合同额较大或政治经济不稳、汇率波动较大的高风险地区的重点项目,按照一事一议方式确定外汇套保策略。

3. 工程承包

建筑工程行业“走出去”业务发展迅速,既涉及交通、港口、电力等传统项目,也涉及风电、光伏、环保等新兴领域,带动了国内钢铁、有色、建材、化工、工程机械等产业链的上下游发展。境外承包工程行业具有交易金额大、合同周期长、交易主体多元化、交易币种多样化、偶然因素多、资金收支不确定性大等诸多特点。项目周期长,意味着企业受汇率波动风险影响高于一般企业;偶然因素多,意味着外汇收入现金流复杂,需要应用更多汇率风险管理技巧。主要特点:一是交易币种多样化,需要提前规划收支币种,通过自然对冲等措施降低汇率风险敞口,部分企业自然对冲比例可超过 1/3。二是多数以项目为单位管理风险,确定未来现金流和预算汇率。操作时点选择开立预付款保函、履约保函等为标志的 5 个工作日内。三是采用确定敞口和预测敞口相结合的方式,测算汇率风险敞口。确定敞口尽量精确匹配现金流的期限,预测敞口根据生产经营计划测算。四是设定外汇套保比例。不少企业选择 50% 为套保下限,最高可达到 90%。五是工具简单但模式多元。通过分批、分段、固期、择期、挂单等多种远期结售汇模式,满足多样化套保需求,应对资金收支的不确定性。六是存在展期或者反向平仓的需求。有时工程进度不及预期,收汇时点可能延期较长时间,收汇金额也可能远低于预期,需要通过展期或平仓调整交易。有些企业按照项目预算净利润率来确定套保比例。净利润率高于 15%,锁定比例原则上不低于 50%;净利润率为 10%-15%,锁定比例原则上不低于 60%;净利润率为 5%-10%,锁定比例原则上不低于 80%;净利润率低于 5% 以下,锁定比例原则上不低于 90%。

4. 内建外销

以造船企业最为典型。业务特点:超过 85% 的订单以美元计价结算,生产建造成本主要以人民币计价结算,自然对冲手段有限;生产周期长,往往需要 2-4年的时间;多采取低首付大尾款的付款方式,即签约时首付款比例很低,仅为10% 左右,其余 90% 在后续生产过程中分多个时间节点、分比例付款。汇率风险管理的主要特点:一是资金流相对确定,套保率高。企业汇率风险敞口套保率可达到 80%-90%。二是周期长,使用套期保值会计具有明显优势。多采用公允价值套期会计进行账务处理,避免因金融衍生工具年末公允价值的波动影响当期经营效益。

5. 外币融资

一些大型企业的外币融资期限长、金额大、频率低,受汇率波动的影响大,而且外币债务一旦发行,将在财务报表中体现汇兑损益波动,需要予以重点关注。专栏2中的3家企业,因忽略了外币融资潜在的汇率风险,还盲目进行顺周期操作,结果引发了较大风险。当前外币融资的币种主要涉及国际主流货币,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丰富、流动性好,市场信息充分、透明度高,从技术角度有利于企业做好汇率风险管理。汇率风险管理要点:一是企业首先要加大境内外资金集中力度,优先内部成员企业调剂,减少对外融资净占用。二是各国货币政策经常性分化,导致本外币融资成本动态变化,企业应在考虑汇率风险基础上追求整体融资成本最优。三是许多企业运用分批建仓和滚动套保策略。外债金额往往在数亿美元,套保团队会根据市场行情择机分批建仓,逐步提升套保比例至50%-80%。对于存续期限在3-5年的外债,一次性长期限套保可能面临市场流动性不佳的情况,加大保值成本,套保团队可选择 1 年期或 1 年以内的产品,到期后进行平盘滚续操作。

6. 海外投资

《2022 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22 年末,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在全球 190 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企业 4.7 万家。海外投资项目的汇率风险管理包括三个层面:一是资本金购汇的时点选择。二是经营风险。以前许多境外项目资产、负债、收入均为外币,自然对冲较多。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融资环境的变化,境外项目人民币负债逐渐增加,形成了新的汇率风险敞口。三是因汇率变动造成合并报表数据发生变动的折算风险。前两者一般通过衍生工具对冲。折算风险是否套保,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权衡。比如,许多投资中国的外资企业,并未对折算风险进行套保,主要理由是长期投资是因战略上看好一个国家的前景,不需要进行套保,如果不看好就不会投资。

(四)专业化管理

企业集团涉外主体众多,经营业务多样,各业务单元日常经营特点、风险管理能力等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根据各单位业务特征、风险来源、敞口结构和规模、风险管理目标等情况,结合自身组织架构特点,制定风险管理制度、搭建风险管理框架、明确各级审批权限、优化授权审批流程,形成适合自身的汇率风险管理机制和有效的汇率避险策略。

1. 搭建汇率风险管理框架

企业集团搭建汇率风险管理框架时,主要涉及三方主体,分别是决策机构、牵头机构和实施机构。决策机构可包括集团公司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集团公司管理层。负责明确管理框架和标准,集中管理外汇风险,具体包括:明确汇率风险敞口识别和认定标准,界定管理对象和管理范畴;集中风险监测和信息管理,包括敞口数据、套期保值交易情况、风险监测和超权限事件等;集中授权管理,包括设定套期保值比例、外汇衍生品应用品种范围、外汇衍生品存量交易限额、可用外汇交易渠道等。牵头机构一般是集团下属的财务公司或集团财务部门。通过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交易,提高整体议价能力和套保效率,降低套保成本,搭建专业的外汇交易管理平台,协助控制集团总体风险敞口,动态掌握集团整体衍生品的风险水平,发挥财司资金管理平台集中管理职能,定期组织汇率风险管理交流和产品培训,做好外汇风险中性理念宣传。实施机构包括集团公司的成员单位,是汇率风险管理的实施主体。负责开展套保交易,根据汇率敞口来源(如进出口贸易或外币融资)建立日常外汇收支台账,认真识别、评估外汇敞口风险,对套保交易进行风险监测,根据权限进行风险处置,按照经营计划预测年度外汇敞口,形成外汇敞口的管理方案,及时报送集团公司财务部门和财务公司。针对大额外汇敞口做出评估,及时提出汇率风险管理需求并执行套保交易方案。

2. 对成员单位实施衍生品业务资质管理

企业制定汇率风险管理制度时,应明确由集团公司审核成员单位金融衍生业务执行主体资质的权限、审核资质有效期、审核原则、具体标准等内容。集团公司对成员单位申请外汇衍生业务执行主体进行核准,核准资质有效期一般可以设置为 3-5 年,避免成员单位需在短期内反复申请,影响业务延续性。资质审核应对业务范围和管理范围进行限定,并从业务需求、制度设计、人员条件、财务状况、风控体系等方面设定具体审核标准。核准后,集团公司应按照制度进行持续跟踪,如成员单位出现不符合资质要求的情况,应取消其资质。

3. 实现衍生品总对总合作

为优化风险防控和对成员单位服务,许多企业集团会制定推荐银行名录,推动成员单位优先与名录内银行开展衍生品业务合作。名录准入主要考虑银行一级资本、外汇衍生品授信支持、历史合作情况、交易报价、其他增值服务等因素。成员单位授信不足影响套期保值意愿。办理外汇衍生品,一般需要占用合约名义金额 2%-5% 的授信额度,波动大的货币需要占用更高的授信额度,或者缴纳等额保证金。集团公司一般在银行拥有充足的授信额度,但成员单位可能在银行授信额度不足,或只在中小银行有额度而在大银行没有额度,或授信额度只能替代初始保证金而不能用于追加保证金,这些都限制了成员单位套期保值意愿。另一方面,银行对企业集团授信的管理规则不同,有的银行支持成员单位占用集团授信额度办理外汇衍生业务,有的要求成员单位须各自达到授信条件、获得单独授信后,才能通过授信额度办理外汇衍生业务。

授信支持是总对总合作的重点内容。如果银行支持通过占用集团整体授信额度为成员单位办理外汇衍生品业务,改善授信使用条件,将有助于成员单位降低套保成本。双方需要共同努力:一是需要企业集团高度重视外汇衍生品业务管理,建立能够覆盖集团和成员单位的审批体系,对全集团各成员单位开展外汇衍生品的资质、预算、具体条款进行合理审核把控,加强风险管理、着力防范自身风险,助力银行设计整体授信支持方案。二是需要银行认真梳理全系统与集团本部及各成员单位合作情况、授信情况和外汇衍生品开展现状,包括集团授信额度,各成员单位使用授信额度的情况、类型和相应的业务品种,掌握成员单位实际敞口余额和衍生品敞口余额。在此基础上,推动各分行将所有具备外汇衍生品资质的成员单位纳入服务范围,优化授信支持,提高报价水平。除了上述合作方式,如果集团公司在银行提供担保,双方也可以考虑开展专项担保合作,支持成员单位通过集团担保免缴保证金,解决缴纳保证金占用成员单位流动资金的问题。

4. 发挥财务公司服务效能集团财务部门与财务公司密切配合。集团财务部门可以作为集团公司汇率风险归口管理部门,对汇率风险进行统一管理;负责提出总体工作要求,统筹各成员单位、财务公司成立外汇专项管理工作组,监督、指导、开展工作,协调集团公司和成员单位解决问题,实施汇率风险管理考核。财务公司可负责为集团提供市场分析,协助集团公司和成员单位开展汇率风险管理工作,协助制定重大外汇净敞口的套期保值交易方案,提供汇率风险管理报告,统筹集团汇率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

发挥财务公司持牌优势。截至 2023 年末,共有 110 家财务公司开办结售汇业务,2023 年办理结售汇业务占结售汇总规模的 4.8%;其中,19 家财务公司开办远期结售汇业务,2023 年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占远期结售汇总规模的 2.4%。集团可视情况授权财务公司集中办理成员企业境内外汇衍生业务,通过集中交易为集团降本增效。

5. 完善绩效考核和人才体系

(1)绩效考核

汇率风险管理与传统管理不同,以往管理者的绩效往往与利润贡献呈正相关,利润贡献越高,绩效越好。但如果汇率风险管理沿用这一逻辑,其实是在鼓励管理者按照市场预判进行套保,偏离了中性理念。因此,应综合评价敞口与套保工具损益,重点考核相关人员是否按照规定的制度、流程和套保策略操作,是否在审批和授权的品种、限额等范围内操作,考核套保比例是否符合既定的套保策略和目标,风险敞口是否超限,交易品种是否经授权等,引导成员单位服从套期保值要求。同时,成员单位的汇率风险管理也应该执行同样的考核机制。企业要正确看待衍生品套保交易产生的浮动盈亏。对于符合套期保值原则的外汇衍生品业务,其主要风险不在于持有期间的浮动盈亏,而在于没有套保导致的“裸奔”。特别是对于利润空间较低的企业,要避免因为没有汇率避险而导致亏损。浮动盈亏管理要求适合高风险衍生品业务,如大宗商品期货等。对于符合套期保值原则的外汇衍生品业务,不应过多关注浮动盈亏,而应更多关注风险中性。

(2)人才培养

汇率风险管理需要业务与财务实现深度融合。外汇交易比其他资金业务相对更加专业,尤其衍生品交易,涉及的敞口计量、交易估值、存续期管理、衍生品交易文件、会计核算等流程对于企业人员要求更高,大部分企业进行外汇交易从

业的人员专业性培养渠道不足。集团公司和成员单位应加强人才储备和培养,通过集中培训、专家授课、外部交流、专题研讨等多种学习形式,提升理论知识,培养汇率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为管理汇率风险提供人才保障。若设立财务公司,应与各涉外业务成员单位建立定期业务交流机制,让资金管理人员、外汇风险管理人员、财务人员深度了解集团各板块涉外业务的模式和特点,更好地开展汇率风险管理工作。对于集团内的小微成员单位,资金人员往往是财务人员兼任,对衍生产品的盈利与风险关系可能认识不足,容易产生过度套保或者套保不足,要予以更多关注。

(五)数字化方案

企业应加强司库系统建设,逐步实现汇率避险线上化,建立与自身业务和需求相匹配,有效实现汇率风险“看得见、管得住、调得动、用得好”的管理信息系统。

1. 交易平台线下交易与电子交易。企业在外汇市场往往拥有多种交易渠道。有传统的线下交易,企业向银行电话询价,银行经由总分支行内部询价和报价后与企业成交;也有各类电子交易,且电子交易已成为趋势。交易高效、价格透明是企业选择外汇交易渠道的主要标准。与电子交易相比,传统的银行柜台和电话交易效率显然较低。

电子交易平台。外汇电子交易平台往往提供一站式在线外汇交易服务,包括市场资讯、交易策略、业务策略、数据查询等多项功能。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产品种类丰富,在线提供即期、远期、掉期、期权外汇产品的报价、交易、交割和管理功能。二是交易流程简单,一般可以直接点击牌价、发起交易挂单,透明高效。三是交易时间灵活,支持夜盘时段交易,满足企业紧急性、临时性的汇率避险需求。四是交易方式多元,支持即时、委托、挂单等多种交易方式。五是提供汇率牌价、图表、市场资讯、分析等增值服务。

单银行平台与多银行平台。单银行电子交易平台是企业通过各家银行搭建的平台询价或直接点击成交,包括网银、PC 客户端、手机 APP 等。多银行电子交易平台是企业在一个电子平台向多家银行询价,支持企业在平台上与多家银行同步询价和比价,交易流程实现电子化。

2. 交易直连专业企业可选择“交易直连”模式。使用电子交易平台的企业,如果业务规模大、专业需求高,可以进一步考虑“交易直连”,即通过开发接口等方式将电子交易平台与企业自身系统相连。实现“交易直连”后,企业系统可以实现牌价展示、交易发起、交易签约、交易明细查询、交易市值查询、电子单据下载等功能。根据开发情况和使用需求,还可以逐渐实现交割、展期、挂单等交易场景。

“交易直连”帮助企业打通交易审批节点多、影响交易效率的痛点。企业内部可设置层级管理规则,交易发生时,根据规则映射到相应的账户中。管理人员可在交易系统上审批衍生品交易申请,调整控制交易参数,如审批套保比例限额、套保交易方向、期限限额、交易产品类型、对应货币币种等。集团公司和成员单位的交易人员可以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查询统计、生成报告,实现各层级业务数据的隔离和管理,提高交易效率。

“交易直连”支持实时在线监控。集团和成员单位的管理人员可实时监控套保情况、敞口期限分布、货币占比、分品种的持仓和损益情况。集团公司管理人员还可监控各层级风险,掌握当期风险敞口和损益,了解成员单位套期保值的管理效果;成员单位管理人员则监控本单位风险情况和敞口结构,各项交易细节,以及本单位的管理效果。

3. 管理系统与集团风险管理流程相匹配。侧重于管理层面,根据企业需求可以包括多样化的管理功能,如风控情况可视化、集团外汇敞口归集分析、衍生品资质和年度计划审批控制、成员单位交易流程控制、套保交易和实需背景匹配分析、内外部报表输出等。风险管理流程包括风险敞口识别、敞口计量和分析、套保方案设计、交易执行、风险管理和风险报告等环节。其中每个环节都涉及系统开发任务。

设置驾驶舱,多维度可视化呈现风险管理情况。集团管理层和成员单位管理层通过可视化界面掌握全集团和各成员单位的汇率风险管理情况,包括套保比例、距离目标值的差距、汇兑损益、各成员单位的套保情况等各项指标。

支持风险敞口归集和分析。企业财务人员通过企业系统接入、EXCEL 导入或手工维护等方式,识别企业经营活动中涉及外汇风险的外币订单、外债、直接投资等业务敞口。将上述业务数据归集到企业系统时,一并关联相关的合同编号、交易方向,呈现币种、金额、套保比例、交易日、到期日、成本汇率等信息。企业管理层和业务相关人员在系统内可以掌握交易方向、期限、货币占比等敞口信息,作为敞口变动分析的基成员单位需按要求及时提供并更新订单、外债金额等业务数据。

关联套保项目和交易。衍生品交易通过“交易直连”直接导入,或其他方式录入后,由交易人员将被套保的业务项目与套保交易进行匹配并建立关联标识,通过系统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的套保关系管理。当套保风险管理目标发生变化时,可以解除关联的套保关系,重新匹配业务项目和套保交易。支持在线监测和报告生成。集团管理人员可监控各层级风险,了解各成员单位风险管理效果;成员单位管理人员可监控本单位套保情况和交易细节,了解本单位风险管理效果。监测之余,系统可以生成集团汇率风险总体情况报表、敞口分布表、保证金和可用授信情况等各类报表,便利以周、月、季等多频率监测风险。可附加压力测试、价格试算等功能。压力测试功能支持企业对全部净敞口未来损益开展模拟分析和压力测试,也可以对特定的部分净敞口进行分析,以便调整策略。价格和产品组合试算等辅助功能可以帮助企业随时测算远期、期权价格以及多产品组合的套保方案价格,助力企业设计出适合自身业务的套保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