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来
源丨旅界
作者丨
修天阳
京东入局文旅,为3C业务带来更多想象力。
近日,京东向业界抛出了一颗“新闻炸弹“,旗下王牌3C事业部变更为3C文旅事业部。
虽然只是一次事业部的变更,但却意义非凡,
深耕多年的文旅业务现在将提升到与京东最重量级业务并重的战略层面,从而也进一步体现了京东对文旅板块的重视。
对于此次的变更,有有业内人士指出,京东3C事业部正式更名为京东3C文旅事业部,这意味着京东3C事业部将从传统以手机、电脑办公、数码为核心的“小3C”业务板块向包括生活、旅行、图书的“3C及文旅”核心业务板块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
就在事业部变更之后,京东迅速在旅游产业方面展开一系列布局。
先后与芬兰航空公司、时尚经典、北京壳牌、君澜酒店集团、戴斯酒店集团、凯莱酒店集团、万达主题娱乐和海昌海洋公园八大品牌举行了战略签约。
签约的八家企业表示将会为京东生活旅行提供包括数据、聚到、会员权益等服务。
这样来看,
京东3C与文旅的合并也是在生活旅行全产业链实现了又一次拓展与升级。
很多人用“不温不火”来评价京东旅行业务,但其实近年来京东旅行从未停下过脚步。
2014年1月收购今夜特价酒店,同年6月24日京东旅行频道全新上线,12月战略投资途牛;2015年5月投资总计3.5亿美元用以认购途牛股份。
而对于此次京东的动作,业界议论纷纷,有人说文旅业务将成为京东未来的第一推动力,也有人认为,京东的3C业务开始走下坡路,这样的举动是不得已而为之。
“3C”与“文旅”的合二为一,显然是以3C起家的京东,希望利用线上销售的优势为企业未来发展找到更多的想象空间,这样的动作与美团的发展之路有些相似。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
GfK发布的《2017年3C核心产品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技术消费品整体市场预计将达2.158万亿元,其中线下市场增长率为8%,线上市场增长率为20%。
同时报告显示,京东3C类产品在今年1-8月线上市场的的占比超过50%,零售额同比增长35%,领先于线下市场12%的平均增长率和线上市场21%的的平均增长率。
在3C文旅战略发布会上,京东集团副总裁胡胜利表示,京东3C事业部日前正式更名3C文旅事业部,在通讯、运营商与物联网、数码、电脑、零售创新等业务员的基础上,加上了图书文娱、生活旅行等业务。
无论从数据还是官方发言都可以看出,
京东正式将文旅版块和集团最重量级的3C版块放到了同一个档位来推进,这也让京东的未来有了很多的可能性。
为何在众多产业之中京东要选择文旅?虽然整个市场是在持续增长之中,但京东在发展,其他企业也在发展,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如果京东要保持领先优势的话,那么必须要寻找的新的通路。
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文旅项目被宠溺许久,未来势必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文旅业务聚焦精准,客户群体也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这样来看文旅成为京东的选择合情合理。
复盘京东3C文旅事业部的更可以发现,京东的脚步与与老对手阿里巴巴有些相似。
2016年6月阿里提出以“文化娱乐”为代表的“快乐板块”为集团未来重要的战略方向,同年10月成立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旗下业务迅速扩展,包括飞猪、UC、阿里影业、阿里音乐、阿里文学、阿里游戏、大麦、数娱事业部等。
有电商分析人士认为,阿里的布局相对较重,大部分业务都是独立公司运作,以旅行服务平台飞猪为例,扮演的是阿里集团旗综合性旅游出行服务平台的角色。
而京东的做法更多是与合作伙伴强强联合,优势更多在于对忠诚、优质用户资源的应用。
如此看来,京东作为最大的3C数码零售商,通过上游联手品牌可以为文旅业务带来巨大流量,同时凭借凭借企业大客户资源,可以把更多的旅游产品提供给用户。
但在市场之中也有另外一种声音,
从业人士表示,3C数码产品和文化旅游产品不具有太强关联性,这也可能是京东出于带动新类目考量所作出的决定。3C类目作为京东起家的业务,与文旅项目结合产生的新增量可能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