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人社:你跟腾讯、微信团队是怎样结缘的?腾讯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陆树燊:
我在学生时代一直就想要创业。大学时还经营了一个工作室,在经营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都是「野路子」的解决方式,应该到成熟的大公司里去学习,去「朝圣」。所以我在大一大二就经常跑去听各种宣讲会,也和师兄姐们请教企业里的「真相」,很快我就发现腾讯是我「朝圣」最好的选择。
腾讯是一个典型的
产品文化
的公司,它追求的是
用户价值
,追求用技术手段解决现实问题,这是它跟我气味相投的地方。
至于微信团队,那是巧合,投简历时并不知道自己会到腾讯的广研,更没想到微信后来会有这么大的影响
。
职人社:为什么会离开微信、支付宝?在很多人看来这两个都是非常顶级的工作?
陆树燊:
前面说了,我去腾讯是为了创业。离开也是,去支付宝,离开支付宝,也一样
。
2013年,我产生了一种很大的危机感,觉得纯互联网的「蛋糕」很快会被抢光,而未来都在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但我自己过去只是一个「很纯的互联网人」。所以我就开始留意去增加这方面的经验。
从做微信支付,到在支付宝做团购、打车等 O2O 业务,我发现在大平台工作始终是雾里看花,不能接触到真实的行业细节,所以我最后选择自己下水去做 O2O,直接到浪潮里面去。
这也许就是一个产品经理希望脚踏实地的危机感使然吧。
职人社:在腾讯和支付宝工作,分别带给了你哪些好的工作习惯?
陆树燊:这两个公司的文化我过去有几篇文章都提到过,特别是《
阿里和腾讯的区别,是土匪跟书生的区别
》、《
微信团队的实验室文化
》。
微信团队,注重
思辨
先于执行
,每做一个事,把它想透,不只看到现在,还看到它的未来;不只看到表象的利好,更看到它的本质。
而支付宝不同,它注重执行,任何事情都先去做了再来看,相当于「暴力破解」,这种经验习惯,在一个变数非常大的行业环境中很适合。
但这两个团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
成果导向」
:追求产出,没有借口,没有获取不到的资源,没有做不到的事。
我在Live里面,会结合这些工作经历,更详细地分享我的「
产品经理方法论
」。
职人社:你觉得一个好的产品经理最不可或缺的是什么能力?
陆树燊:
我认为产品经理最重要的是「
同理心」
。我们常说「屁股决定脑袋」,人在不同的角色上,是会有不同角度的。
什么是同理心?这个理有两方面,一是
情理
,一是
事理
。
情理,是用来理解问题。
首先,产品经理要理解用户的所思所想,和用户「共情」。其次,产品经理上对老板,下对销售和运营,左对工程师,右对设计师。这各个角色的思维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销售人员习惯答应客户要求,老板经常会拍脑袋提要求,而设计师则考虑美观度,工程师有自己的技术节操。在这些不同角色间游离,不懂他们的心怎么行?
事理,是用来找到解决方案。
了解了用户需求,要解决问题就必须理解产品的特性、理解技术实现的可能性、理解商业模式的优劣,才能做出选择。而在团队内部,要去联结各方的需求,还要经常平复各方的矛盾,找到好的项目解决方案,这也是明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