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得福学盟
致力于为中国年轻父母传播华德福教育理念,将更多有价值的教育故事分享给大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漳视新闻  ·  晚上9点半停止写作业!福建一地最新通知 ·  昨天  
中国教育报  ·  解码《纲要》⑧ | ... ·  3 天前  
萧山网  ·  好消息!这笔钱涨了! ·  2 天前  
黄冈日报  ·  好消息!这笔钱涨了 ·  2 天前  
贵州高院  ·  学有所获 听听学员代表怎么说(二) ·  3 天前  
贵州高院  ·  学有所获 听听学员代表怎么说(二)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得福学盟

一套国学经典,解决孩子读不懂,念不会,记不住的问题!

华得福学盟  · 公众号  · 教育  · 2020-11-13 18:58

正文

2017年,董卿上了热搜,不只是 因为她春晚上口红的色号,而是因为她在诗词大会上对诗词古人信手拈来的那份自信从容。


2019年,朋友圈被一个16岁的女孩刷屏,《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武亦姝以613的高分,考取了清华大学新雅书院。 她曾在个人追逐赛中,以9题全对的绝对优势战胜百人团308名高手……


2020年初,全国被疫情笼罩,在最艰苦的那段时期,日本友人寄来的抗疫物资上,赫然印着《诗经》上的诗句: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让无数的中华儿女为之动容。


就在前段时间,德云社的少班主郭麒麟因为在《密室大逃脱》中的不俗表现圈粉无数。当他接到任务:背出带有数字的五首诗。他几乎不假思索一气呵成 ……

我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瞧,诗词总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让人绽放着别样的光华,古文功底好的人,举手投足间透着优雅与自信,让一个人的才华挡都挡不住。
读到这儿,你也许笑了。我也想让我的孩子读诗词啊! 气质修养暂且不谈,主要是——考!试!要!考!啊!



2017年9月新学期开始后,语文教材“一纲多本”时代正式终结。全国小学和初中都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 而新编版的教材表现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古诗文比例大大增加。

整个小学 6年12册 语文书,共选优秀古诗文 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初中古诗文选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高考必背篇目 增加为 74篇。

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我们已经进入了大语文时代。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只学好数理化,是远远不够的 ,现在有句很流行的话,叫 “得语文者得天下。”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赤裸裸的现实:如果孩子的古诗文背不好,学习成绩就上不去!

我们都知道,传统文化古诗词都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瑰宝,是华夏文明的见证,是几千年来我们的先人智慧的结晶。我们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腹有读书,才华横溢。读诗词,不仅可以提升孩子的成绩,更可以提高孩子的文化素质,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真正到了辅导孩子背古文的时候,完全就是鸡飞狗跳另一番场景。



读不懂,念不会,记不住……前面背,后面忘,那些拗口又艰涩的古文虐哭过多少孩子,多少家长!

我们想让孩子读读文化经典,提高他们的品位,给他们带来文化熏陶,可对孩子来说,我们的用心良苦却变成了这样:那些离我们那么遥远那么遥远的古人,写了一些那么难懂那么难懂的句子,还要让我背,真讨厌!

怪孩子咯?

这个锅,真不能让孩子背!

如果你没有任何诗词基础,突然有人扔给你一本《楚辞》让你读,你会津津有味地从头读到尾吗?恐怕,很难。恐怕即使我们从头念到尾,心也已经早就跑到九霄云外去了。

所以,我们要研究的,不是怎么对付熊孩子,而是:怎样将那些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经典,输出给我们的孩子。经典文化这块大骨头要从哪儿啃起?

我们都知道传统文化好,可是无奈的是,当一提到《诗经》《楚辞》这些经典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总是:很好,很有用,读读对我们绝对有帮助,但是 ……看不懂。它们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了!就像天山上的雪莲,很美,但却只可远观,不能近距离 地接触。

想让孩子爱上这些经典,我们只要让孩子消除和它们的距离感!把屈原、孔子变成我们的邻家大哥,把《诗经》《楚辞》《唐诗》变成我们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花鸟草虫!

一套《国学里的博物馆》可以轻松地帮你搞定这件事,帮助孩子打开经典之门。
这是一套有趣、有料、又有颜值的经典图书。以现代博物学的探究方式将《唐诗》《楚辞》《诗经》中的文学知识和自然科普知识相融合。话不多说,先来张合影亮个相!


精装24开本,四色印刷,烫金封面,100克胶版内文纸张,看起来好高大上有木有?



它可不止高颜值那么简单,这简直是一座宝藏!

它是一套兼具文学之美、名画之美、博物之美的经典图书,接下来我带你们走进它,详细了解一下这座“国学里的博物馆”吧!



01

生活中的文化,文化中的生活



我们常常觉得《楚辞》《诗经》《唐诗》《宋词》这些经典都是阳春白雪,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和我们的柴米油盐更是不搭边儿的。


读了之后你就会发现,经典里也有柴米油盐,它在经典与孩子们的生活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让孩子豁然开朗: 原来,经典还可以这么有趣! 经典离我们这么近,近到一伸手就能够到! 以《楚辞里的博物学》为例,原来我们认为离我们那么远的屈原,那么远的《楚辞》,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近到一伸手就能够到,一出家门就能踩到。




《楚辞》里的甘蔗汁,和我们今天喝的甘蔗汁,味道是一样的吗?

那些水边的像火腿肠一样的水烛,就是《楚辞》中鼎鼎大名的香草?

我们身边的这么多动物,这么多植物都能在《楚辞》里找到根源?

透过这本书,我们能看到古人的生活!我们会感觉到和经典之间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了!不止是孩子,我们在阅读时也会时不时有这样的惊喜!原来我之前见过的那些不知名的小花是飞蓬!原来山里的那种遍地都是的小花是黄荆!

一套书读下来,孩子对这些经典就已经熟悉得像一个老朋友了!

02

国学与博物学,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国学里的博物学》是一套来自国学里的动植物百科图鉴。

国学的内容全部来自经典原文。

孩子容易误读的字词和生僻字都配有拼音,并配有权威的注释,浅显易懂的译文,还有拓展内容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古文,把艰涩的内容一一拆解,让孩子看得轻松,学得快乐。

太难了,生字太多认不了!没关系,打开手机,扫扫二维码,立刻会有专业大咖陪你读经典,不怕读错,不怕遇到生僻字。


博物学的内容也经过多方考究,非常严谨,保证了它的科学性的同时还在其中渗透了动植物的文化内涵。 让孩子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彩蛋”,在惊喜连连中,丰富了见闻。


读着古诗词,顺便逛了博物馆,鱼与熊掌可以兼得,“博学”的孩子就是这样炼成的。

03

轻松有趣的语言风格,

让读经典不再是枯燥的事儿


国学?博物馆?

提到这些,人们总是会感觉特别一本正经。

但是,正经的经典也完全可以用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来呈现。

这套书为7-10岁的孩子量身打造,语言风格轻松风趣,就像一个博学的朋友在和孩子聊天。这样,消除了距离感,增加了可读性,读着读着,孩子的文学素养和自然素养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培养起来了。



04


以篇为单位,孩子读起来毫无压力


孩子的年龄段决定了,他们不喜欢过于大部头的长篇。


这套书每篇都各自独立,饭前睡前读上一小段,不必拘泥于必须按顺序读,喜欢哪种动物就去了解哪种动物,喜欢了解哪种植物就去了解哪种植物,顺便,你可以在经典中找到它们的身影,给它们镀一层金。 在不经意间让孩子和经典混个脸熟。


05


配图考究,设计精妙,

让孩子浸润在美学的氛围中接受美育



这套书配有大师绘画的草木虫鱼鸟兽,共80幅左右复古手绘插画,让诗词之美与自然之美完美融合。精工细作,每幅插画都精美得可以当壁纸有没有!



试想,孩子看着这样的书,欣赏着这样的画作成长起来,与看着那些粗制滥造花花绿绿的读物成长起来的人生会有怎样的不同?

随书还附赠动植物风琴卡片:让孩子在读国学的同时,轻松认识国学中的动植物。




06


板块丰富,从孩子的视角拓展知识




原文、注释、翻译与解析、插画、动植物分类、生动的博物学知识……

丰富的板块设计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拓展知识内容,让国学中那些多种多样的植物和可爱的小动物变得鲜活和立体起来,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犹如在逛苏州园林,一步一景,不容易产生疲劳。


那么,问题来了,这套书适合多大的孩子阅读?


这套图书专为7-10岁的孩子精心打造,但不仅限于这个年龄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