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圈外孙圈圈
孙圈圈,外资咨询公司项目总监。本号反鸡汤反鸡血,反对盲目努力。别努力啦,你根本不是因为懒!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以航讲公务员面试  ·  劝你不要头脑一热参加国考和遴选!不要因为还有 ... ·  昨天  
清华经管学院职业发展中心  ·  招聘 | 扬帆向上 ... ·  昨天  
HR笔记本  ·  @HR:最硬核的加薪晋职计划! ·  3 天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今日起,淘宝可用微信支付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圈外孙圈圈

知识付费,是不是伪命题?

圈外孙圈圈  · 公众号  · 职场  · 2017-05-23 20:00

正文

从咨询公司辞职,开始做在线教育创业的8个多月里,我始终都在思考:我们这代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学习产品?都说现在的教育体制有问题,那未来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现在的知识付费产品,到底有没有价值?

 

最近,圈外的RISE产品会再次开放,算是一个阶段的成果出来了。趁这个机会,我自己也把过去几个月的探索,做了个复盘,想了想未来的规划。刚好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不过,复盘结果有上万字,发出来对大家的伤害会太深,所以我分开两篇,今天是上篇。

 

一、科技大佬为何都热衷办学校?


    


今年初,马云在杭州办了一座15年制的学校:云谷学校,面向所有高层和外籍人士。这所学校的特点,是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个人能力,通过技术让教育更加个性化、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培养一个鲜活的人,而不是工业化时代下的“标准品”。

 

其实这也称不上什么新闻,因为硅谷大佬们早就开始办学校了,前谷歌员工MaxVentilla 开办了一所学校叫Altschool,吸引人扎克伯格等人的大笔投资。


可汗学院创始人创办的 The Khan Lab School,可以让学生自由设计学习计划。离经叛道的ElonMusk,也由于不满传统的学校教育,自己开办了一所学校Ad Astra让儿子读书。他说:“教授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讲解问题本身而非解决问题的工具,这一点很重要。”


着重培养当今时代急需人才的Minerva University,更是成立之初便获得了2500万美元投资,当时成为硅谷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种子融资。

 

为什么科技大佬们都热衷于办学校?

 

因为处在时代风口浪尖的他们,都清醒地认识到:当下教育体制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根本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二、现行教育体制到底有什么问题?


    

 

李开复最近在一些人工智能论坛中,都提到一个观点:未来10年,AI将取代50%的人工工作。


而未来工场在他们的以下报告中,也提到了这个数字。并且,报告还指出,非常规认知型工作的职业机会在增加。什么是非常规认知型呢?就是技术要求高、富有灵活性、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即便我们不说人工智能,只看当下的职业,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曾经写过一篇传播甚广的文章《未来,你将不属于任何公司》,回顾过去近10年为企业做咨询的经历后,得出结论:岗位的边界将越来越模糊,岗位将越来越难定义。

 

未来新的职业会越来越多,远远超过360行,而职业的更新换代也会非常快。谁能想到,现在会有一种职业叫做“自媒体运营”呢?


咪蒙曾经写过一篇有争议的文章《我为什么支持实习生休学》,话说得太绝对,但从某个角度来说,她的实习生所做的新媒体运营工作,的确是跟她学,比在学校学,更能够成长。

 

在这样的趋势下,我们沿用了100多年的教育体制,就越来越跟不上时代了。因为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其实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而工业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流程化。我们需要有标准化的流水线、标准化的岗位、标准化的答案。


所以,学校也是这么做的,我们施行的是分科教育,专业切分很细,每个人只知道一小块,专业之间几乎没有交集,而且任何问题都是有标准答案的。因为这样出来的人,才能适应工业化大生产下的管理机制。

 

所以,我们培养出的一个个流程化人才,恰恰是AI最擅长的事情。而AI不擅长的创新、沟通表达这些软能力,恰恰又是教育体制忽略的部分。

 

另外,从学习模式来说,过去我们的人生是被切割开成两段的,前半段是学生时代,后半段是职业时代,这个切分所默认的前提是:我们先学习,储备好知识了,后面几十年再应用。

 

但是,这样的模式已经不得不被打破了,几乎没有人会认为,学校里面学的东西可以用一辈子。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教育体制本身是需要改革的,而另一方面,即便改革之后,在教育体制之外,还需要另外的优质学习资源,来让我们终生学习。

 


三、付费学习产品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

    


可怎么学呢?


看书?传统出版业,周期十分漫长,从作者开始写,到读者拿到书,最少也要1年。更何况,买了书,真正能够看得进、看得懂的人,比例实在不高。


网上搜索?我们都试过,本来要搜索一个知识,结果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最后忘了自己当初要的是什么。更不用提搜索的效率问题了。


读MBA?机会成本太高,而且效率也很低下,虽然MBA课程比大学要实操一些,但也没那么与时俱进。


参加一些与时俱进的培训课程?价格太高,更何况,很多优质培训往往是针对企业的,个人很难接触到。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学习类产品应运而生。

 

它们现在被称为知识付费。然而,知识付费,付费的可不是知识,而是知识的产品和服务。比如,有人帮你消化一本书,然后讲给你听,这就是服务;再比如,一些大V开设小密圈,帮你挑选出精准优质的信息,你可以付费加入,这种挑选,也是一种服务。

 

所以,知识付费这件事情,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知识本身是不值钱的,那是百度、谷歌甚至知乎可以做的事情,是免费的,但将知识包装为产品和服务就是值钱的。所有学习产品的商业模式,无外乎是某种服务,或者承载这些服务的交易平台。

 

那么好了,在我看来,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其实可以按照服务的不同类型来区分。这些类型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们学习中的痛点。


另外,他们所对应的,其实是传统行业中的媒体、出版、教育培训等等,这一点,包括罗振宇在内的很多人都提过。(当然,还有其它很多分类方式,比如按照业务模式、运营模式等等来区分,这里不赘述)

 

 

最浅度的服务是资讯,是把优质的信息、新闻帮你筛出来,以缓解我们对未来的失控感和焦虑感,通常有文字和音频等多样的形式,符合我们各类学习场景。


知识付费大潮下,这类是最容易起来的,因为它既能够用最新资讯缓解我们的焦虑,又不需要付出太多金钱,还不用花太多精力去理解。


最典型的产品,比如得到里面的《李翔商业内参》、《前哨》,后者更加垂直一些。这类服务,对应的是从前的媒体。

 

再深度一点的,我称之为知识,相对资讯来说,更加体系化,是介绍一个领域的入门知识或方法,满足的常常是我们对未知的恐慌,所以关键是给用户提供启发感。


这类课程有长有短,长的像得到的一些专栏,比如《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还有马东在喜马拉雅的《好好说话》,短的像1小时的知乎live、分答小讲等等,都属于这类。

 

分析到这里,我们会发现,得到里面的专栏,其实针对的需求是不太一样的。有资讯类的,也有知识类的。其实,后者已经更贴近一个课程了。


所以,我们会看到,《5分钟商学院》、《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其实是有一定的规划和体系的,就类似课程表了。这类服务,对应的是从前的出版业。

 

更深度一些的,是课程。其实课程也是包含知识的,但课程是高度结构化的知识,而且课程的很重要一部分是练习。


所以它跟知识的区别是,不光让你知道,还想让你学会,这是在解决我们目前所拥有的能力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问题。


典型的,就比如英语学习课程、训练营等等。圈外的训练营和RISE产品,其实都属于这一类。跟知识追求启发感不同的是,课程是要追求效果的。


这是很大的差别,举例来说,你看《5分钟商学院》,其中只要一句话让你觉得有启发,你可能就会觉得学到了;但你去上一门商学课程,如果上完了,只有一句话对你有用,那你可能会骂娘。


所以,它们的推广方式也不一样。得到的推广,从来不会从效果入手,而是从启发感入手。但在线教育课程,比如流利说的英语课程,推广的时候都会强调,学了课程之后如何如何。


正因为如此,为了效果,体系化课程就不光是给你讲知识了,而是想尽各种办法,让你花时间去实践,比如布置作业、同学讨论、案例讲解等等。


这类服务,对应的是传统的教育培训行业。原本这块都是以考证培训为主,其它技能和能力的培训,很多都是企业采购。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个人希望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做主,开始自行购买。


我个人认为,这也是消费升级的一种体现。因为我们买课程,是给自己投资,是想成为职业的主人,而不是让企业来掌控自己的发展和成长。

 

最深度的就是一对一咨询服务,直接索取解决方案,比如在行,你有一个问题,就可以花钱去那里找一个行家,让他给你解决个性化问题。这类服务,对应的是传统的咨询服务。


 

四、未来的教育长什么样?

    


所以在我看来,知识付费(这里是广义的,包括上述4个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学习服务,是有价值的。


很多人诟病它,说不如去看书。但实际上,我们大学里面的学习,也从来不是自己去看教材的,而是听老师上课、听大咖做讲座的。更何况时代变化这么快,我们都不敢说学习一定只有看书才行的,学习的形态其实一直在演变。

 

当然,这个行业因为刚刚起步,很多人仍然抱着只求一锤子买卖、不求用户留存、捞一把就走的心态,但最终来说,用户都会回归理性。


比如一些付费专栏,今年开始,打开率都开始下降,得到专栏年初的打开率将近30%,但现在去看,很多已经只有10%-15%了。


而知乎Live也是如此,刚开始的时候,上千人都很稀松平常,而现在,很多都在百人以下。在此背景下,知乎推出了“7天无理由退款”的政策,来对Live进行优胜劣汰。

 

所以,想要走得更远,还是需要给用户提供真正的价值。因为所有的用户,最终都会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学习产品,付出的最大成本根本不是金钱,而是时间。


为了省钱,花了时间去学习了没用、甚至错误的内容,才是最大的机会成本。这跟传统教育是一样的,同样都是学校,我们谁都想去那个好一点的,哪怕学费更贵。所以,这个行业,一定有机会,但重新洗牌、回归理性也是必然的。

 

那么,未来的学习产品,到底会是什么样的呢?什么样的内容更能够长久呢?

 

在我看来,有三个特征。当然,这些只是针对职业教育这个领域,而且也只是基于我自己过去做课程和产品的经验和反思。

 

1)更加体系化的学习内容:越是碎片化时间,越需要体系化内容


 


罗胖之前说“碎片化学习”,被很多人骂过。立场不同,讨论对错无益。但是,我们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这是不争的事实。


比如,我现在在写这篇文章,就算我没有中断它去刷一下朋友圈和微博,我什么都不做,微信也会不时地跳出消息,一会儿是学员来咨询,一会儿是团队需要决策,等等。

 

但是,碎片化时间是不是意味着,要学习碎片化的内容呢?


在我看来,恰恰相反。

 

碎片化时间学习一些碎片化的东西,能否真正获得价值,这一点我是存疑的。


为什么呢?在碎片化时间,我们的大脑不断切换任务,精力是没那么集中的,用户没有太多脑力可以对内容进行消化。


所以这时候,碎片化内容进入大脑,依然是碎片的,没有跟我们原有的知识建立任何关联。


而且人类大脑的短期记忆是非常有限的,有研究说是5-9条信息(并不十分精确,但大意差不多),而即便是一个5分钟的音频,信息量也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所以用户听完这些碎片化内容,根本就没留下来,唯一获得的,就是当时分泌的一点多巴胺,让他“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人诟病知识产品是满足焦虑感,这是很大的原因。

 

但如果是碎片化时间,学习体系化内容呢?会不一样。


因为一个知识体系很完善的内容,会让用户能够轻易地在大脑中形成结构,然后将这些新知识、结合他原有的旧知识,都纳入到这个结构中去,这样,这些内容就更有可能会进入他的长期记忆。在未来,他遇到问题的时候,调用起来就会更加方便,真正地对他产生价值。

 

好比大家看文章,其实我的文章在公众号里已经算是非常体系化、结构化了,但因为公众号文章的特性,没法有全年规划,而是一篇篇去写的,所以文章之间的关联、结构并没有那么清晰。


我曾经为了让读者更加清晰,按照不同的主题,做过多次整理(今天的文末有个福利,就是一份结构化的文章清单)。很多人拿了这个,跟我说,他把这个收藏了,当成行动指南,一有问题就拿出来翻。

 

我前阵子发了一篇文章,介绍了一个个体势能模型(1个模型,你在职场更值钱 | 9年50家公司400个岗位的研究),里面建立了一套个人能力提升体系,就是为了制作RISE的课程体系。


另外,每个课程里面,我也都会有一个知识结构,而且就放在课程介绍里面,开始学习的时候就抛出来。

 

当然,碎片化知识是否完全不能学呢?不是,而是要在整块时间去学。比如,我要去分析某个行业,我会把所有这个行业能找到的碎片化信息放在一起,找一个整块时间,去逐个分析,然后建立起结构和关联。

 

这就意味着,要让用户“轻”(随时随地学),内容制作就一定要“重”(花很多的精力,梳理课程的知识体系,并建立跟用户旧有知识之间的关联)

 

这也是为什么,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知识付费的原因。文笔好的人,更适合做媒体然后接广告,比如咪蒙。逻辑思维强的人,更适合做课程。


所以文笔一般的我,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走广告这条路,所以圈外才一直坚持不接广告,不是觉得接广告不好,而是知道自己不是这块料,只能有所不为。

 

2)帮用户结合实践的产品:成年人都是“功利性”学习


如果让你去学习编程,你能够有动力坚持下去并学会吗?

 

我曾经有两次想学习编程,一次是在大学的时候,还有一次是3年前,对互联网行业感兴趣的时候。然而都没学会,中途放弃了。我还跟圈外的程序猿感叹说,在编程方面,我真是天赋不行啊。


但是,有另一群人,可能比我的天赋更差,但她们能学会——印度的家庭妇女。

 

为什么呢?因为在印度,妇女的家庭地位是很低的,《摔跤吧!爸爸》里面还提到,女孩会被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男人。


一些公益机构和政府就开始去教她们学编程,因为学会编程之后,她们就能够赚钱养家,收入高于自己的丈夫,家庭地位就会有所提升。

 

所以说到底,成年人的学习是功利性学习,如果不能“致用”,是很容易中途放弃的。

 

另外,如果不能“致用”,学习效果也会有很大折扣。而在此前说的“课程”类的学习产品中,效果又是很重要的成功因素。所以,“实用性”、“结合实际场景”的内容会更有价值。

 

我们都知道一个学习金字塔理论,听讲的场景下,只能留存5%,但如果能够实践运用,就可以掌握75%,当然,如果能够教,则能够掌握90%。

 

 

在“致用”这方面,我觉得Keep做得最为极致。我一直认为,Keep本质上也是一个教育产品。


比如,你在各个平台都可以看到“如何健身”的文章和课程,但是学完之后,到真正的健身,其实还有一段距离。而Keep,直接把这些知识和课程进行了产品化,成为了一款针对小白的健身产品

 

让用户能够以最低的学习成本来“学以致用”,一定是学习产品的方向。在一些领域,比如交互式编程学习产品Codecademy,已经是边学边干了。

 

当然,一些技能和能力的学习,比健身、编程等等更加复杂,所以我自己探索了很久,希望能够提升“致用”的比例,比如有更多交互形式,像是学一点内容,就马上做选择题,这些选择题都是对应内容的不同应用场景,比如:生活、职场、情感、商业,等等。


但仍然做得不够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这就导致它的用户依然是有一定门槛的,很难做到Keep那样,任何基础都没有的人,也可以照做。

 

 

3)提供个性化学习的产品:岗位不再标准化,学习自然也是

 

 

过去的职业教育,基本就等于考证培训市场,学的都是技能,比如考个厨师证、注册会计师证,等等。但是,这一波知识付费,大家学的都是时间管理、沟通表达、独立思考这样的课程。

 

一方面,是因为这些证没什么太大用处了,大家都意识到,高收入的、不容易被替代的工作,都不是考证可以得来的,而是要提升自己的能力;


另一方面,大家也开始思考,自己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做什么工作,而不满足于拿到一个饭碗而已。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学习应该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想成为的人、感兴趣的工作都是不一样的。不光是学习课程不同,学习进度、难度也应该有所不同。实际上,这也是在线学习相对于传统线下教育的优势所在。

 

现在的英语教育、K12等领域,早就开始个性化学习了,比如英语流利说的课程,进去产品之后,会先让你做个测评,确定了你的水平之后,再开始学习,然后根据学习正确率,再确定是否要进入下一级别的学习。


但是,职业教育因为内容更加不易标准化、效果又很难衡量,所以目前还没有做到自动进行个性化推荐。当然,更多的交互、灵活的时间安排等等,这些个性化是可以做的。

 

我认为,未来的个性化学习将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学习内容的个性化: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定制化学习方案。这个方案是根据他们的优劣势、工作的需要来的。


上面提到的个人势能模型,我之所以花4天时间来总结那么多能力项目,除了设计课程体系之外,今后我会作为能力评估的基础模型。


当一个用户进来之后,我可以根据他的工作、我的能力项目来对他进行一个初步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推荐一个学习路径。这样,每个人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定制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当然,这块功能目前仍然在开发中,还需要更多的用户数据积累,才能做得更加准确。

 

2)学习节奏的个性化:


每个人的工作节奏不同、认知能力不同,他们的学习进度应该也是不同的。如果让所有人在同一个时间、按照一样的速度去学习,最终就会是,有人无法消化,而有人觉得太简单。


所以,圈外的RISE产品和训练营,我都没有用视频讲课的方式,而是自己听讲、看文、观图、做题的方式进行学习,自控进度。

 

3)即时反馈机制:


要做到个性化,有一个要求就是,用户需要知道自己学得到底如何。如果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理解有没有到位,那么个性化也就无从谈起。


所以,RISE里面的内容都被拆分得比较细,1小节内容在15分钟内就可以学完,颗粒度很小,而每小节学完之后就可以做题来检测自己的学习状况,然后据此要求答疑等等。

 

如果用户希望成为自己未来前途的主人,那么就应该先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但是......

    


听起来,似乎做学习类产品的前途很光明。但是这8个多月给我的体验是,相比机会来说,坑真的更多……下一篇文章,我会跟大家分享:学习类产品的那些坑。

 

另外,RISE的第二次限额招募,会在明天开始。如果你认同我的教育理念,可以关注。如果不认同,也不必勉强,咱们继续用文章交流。毕竟对于初期用户来说,我也是希望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多交流。

 

另外,前两周发的个体势能模型,我把文章按照那个结构做了整理,回复“势能”这两个字就可以获取啦。





皆个人原创,发文频率不高,但只发干货,所以——

置顶我,是为了提醒自己,埋头努力时,不忘抬头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