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用脚探索杭州小巷的历史,用嘴感受杭州美食的温度。相关数据显示,街头巷尾的小餐馆,搜索指数已从2022年7月的438飙升至2024年7月的2130,涨幅超五倍。这类小馆子受老百姓追捧的背后,是大家对地道的口味、亲民的价格和浓厚人情味的认可。杭州的“巷里巷味”是什么?接下来的
《小巷鲜生》
会告诉你答案。
在杭州近现代的城市发展历程中,有两条道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一条是位于城市东部的老杭海路,另一条则是位于城市北部的莫干山路。杭州的莫干山路,虽然历史并不悠久,但在民国时期,它还被称为“京杭国道”。这个名字让人一听就能明白,它原本并不位于杭州城内。
这条路曾被称为“京杭国道”
后来演变为浙江工业重地
1964年,104国道良渚到杭州段经过拓宽改造后,正式更名为莫干山路。这条路之所以被命名为莫干山路,是因为沿着这条路可以直达德清境内的著名旅游胜地——莫干山。在民国时期,是沪杭两地达官贵人休闲避暑的首选之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不断地扩张和发展,“京杭国道”逐渐演变成了杭州城内工业聚集地和南北向主干道的莫干山路。然而,时代的车轮并未停止前进。
如今的莫干山路,已经不再是曾经的工业聚集地。不仅是杭州市区连接城北与市中心的重要交通主动脉,而且在拱墅区的区段长达6.3公里,成为展示杭州城北形象与地区风貌特征的一条至关重要的景观廊道。
许多市民熟悉的地标性建筑,如省广电大楼、汽车北站等,都坐落在这条路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前不久,莫干山路493号的文二菜市火出圈。在文二菜市,能淘到各式各样新鲜蔬菜,前不久,老杭帮菜馆好食堂也入驻了进来,主营经济实惠、接地气小碗菜,当然也有卖相精致、味道可口的大菜,好食堂,可以说是杭州人的家常菜馆,深受青睐。
马坤山,作为“好食堂”餐厅的主理人,深受大家的喜爱和尊敬,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老马”。每年春节,老马制作的酱货就会成为杭城老百姓年夜饭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佳肴。听说“好食堂”在文二菜市B区东幢开设了新店,带着好奇心,记者决定亲自去探访一番。
刚走到店门口,便能看到一排排酱鸭、酱肉在阳光下晾晒,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酱香。走进店里,记者了解到除了那些经典的酱货品类,例如金银蹄炖文武笋、酱鸭蒸糯米,还有经过创新改良的酱猪脸、酱肉蒸腐竹等新菜。
如果嫌麻烦不想自己动手做酱货,那么直接前往好食堂,享受现成的美味,也是不错的选择。
不知道要点些什么酱货,不妨尝试一下“酱货三拼”。酱货三拼由三种不同的酱货组成,分别是鸭舌、腊肠和酱鸭。这三种酱货各有特色,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鸭舌口感细腻,腊肠香浓可口,而酱鸭则咸中带甜,三者的咸淡恰到好处,空口吃也没问题。
最期待的是一道酱猪脸,它的肉质其实非常有韧性,咬下一口时,你会发现它的嚼劲十足,在吃之前,我以为它的口感会是软糯的,但实际品尝后发现,它的肉质非常紧实,吃起来有一种特别的韧性。
金银蹄炖文武笋这道菜,在杭州,不少人家都会做简易版,下饭好吃,用优质的火腿和猪肘一起炖,色泽鲜亮,口感鲜咸适口,猪肘肉质酥糯,汤汁稠浓,尤其适合冬季进补。
咸件儿蒸饭的摆盘非常精致,令人眼前一亮。咸件儿实际上是一块大块的咸肉,肉眼可见的肥瘦相间,纹理清晰。将这块咸肉与米饭搭配在一起食用,肉香与米香相互交融,令人食欲大增,非常下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