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上九天揽月,
敢下五洋捉鳖,
却不敢不考证,
因为会计人=考证人!
经过一个多月的煎熬等待,中级出分了!大约
182.4万
的财务人,终于松了一口气。与此同时,部分财务人继续
趁热打铁
,利用中级所学到的专业知识
继续备战提升
,争取拿下含金量更高的证书,实现职场进阶!
虽然财会类证书纷繁复杂,从国内的初级、中级、高级职称考试,到注册会计师(CPA)、税务师,再到国际证书CMA、ACCA等,但可以发现
越来越多考过中级的人,都纷纷选择了CMA。
-
考完中级为什么还要考CMA?
-
考下中级对考CMA有何帮助?
-
CMA性价比如何?
CMA管理会计,大势所趋,早考早用。
CMA被称为新一代财务管理者的国际财务认证,培养的都是
“精财务,会管理,懂业务”
的
全能型管理会计人才
。
目前,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缺口高达
300多万
,
管理会计人才缺口十分大,CMA也越来越得众多世界
500强
企业的青睐
。
不论你现在选择了财务会计、审计、税务、成本、预算、资金或是其它会计模块, 随着职业发展,它们都必将走入管理会计。而且随着报名人数逐年激增,考试难度也在不断飙升,所以
学习CMA,越早越好。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与CMA考试的考查范围有很大的
重合
,中级职称的考试科目中有一项
财务管理
,这与CMA的
P2科目财管
知识是互通的。
CMA针对会计专业知识的考察为客观题,但CMA对财管的知识考察相对多,该部分和中级财管的难度相当。不同的是,CMA包括了所有管理会计的整个知识框架,案例增多,财务管理知识相较而言更有深度。
也就是说考完中级的小伙伴们相对来说,对于CMA的内容会
比较容易理解
,可以轻松备考管理会计,事半功倍!
ACCA 13门
(F阶段9科+P阶段4科)
,
只支持英文考试,一般的取证周期为
2年左右
(当然基本上都会有若干科的免考机会,快一点1年半的也有)。
CPA 6+1门
,
最早的考试时间是大四毕业的那年。一般我们戏称CPA考试为非常6+1,6科专业阶段要求
五年内通过
,然后搞定综合阶段持证。
相比于ACCA的持证周期至少
一年半到两年
,
CPA更长。
CMA
仅考
两科
,三个月备考一科,或者半年备考一到两科,通过的概率非常大!CMA
可以说是能在最短时间取得的高含金量的国际证书。
科目虽少,但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
Part1《财务规划、绩效与分析》包含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内控、审计、战略与预算等;Part2《战略财务管理》包含了投资学、金融学、财务管理、经济学、风险管理等内容。
一年有
三次
考试机会,中英文
两种
考试语言任选,对于工作忙碌、兼顾家庭、精力时间有限的财务人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而且,考完中级后,距离最近的
12月
CMA中文考试有三个月的时间,距离第二年的
4月
CMA中文考试大概半年之久,这段时间内没有其他合适的财经证书可考。
不仅如此,现在报名CMA,还将享有
6折
超值优惠!即使最后通过了一门,那我们也胜利了一半!
CMA资格认证面向范围广泛,财务总监、总会计师、成本会计师、内部审计师、风险投资经理、预算分析师、财务规划师、一般会计人员、在校生等都可以考这个证书。
根据IMA协会发布的全球最新薪酬调查显示,处于最高管理层和高级管理层的大多数受访者都是CMA持证者,占比分别达到
62%
和
61%
。
与非持证者相比,CMA持证者更有可能担任这些职务:首席财务官(67%)、财务总监(59%)、财务规划与分析主管(63%)和高级财务分析师(66%)。
另外,最新薪酬调查数据显示,CMA持证者的工资中位数和总收入中位数,分别比非CMA持证者高出
60%
和
63%
(数据来源:IMA协会官网)
为什么有人工作了5年、10年,却一直待在基层岗位,而有人却在毕业2、3年就获得巨大发展?一个人的薪水,是由他创造的价值决定的。拿下中级后继续备考CMA,在升职加薪上做到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