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8日)傍晚,新华社播发了一条“《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印发”的通稿,里面最有价值的内容是: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
这意味着,在中国以英语为代表的外语,开始走下神坛!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外语在中国的地位日渐上升,不仅在高考中获得了等同汉语的地位,还成为大学生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考研的必要条件、评职称的必要条件。
最滑稽的是评职称跟外语挂钩,把很多学识渊博、专业精湛的专家、学者挡在了副高、正高职称的门外。很多人年届不惑的时候,仍然要为职称去背单词。掌握一门外语,固然有利于提高专业知识;但未能掌握一门外语,并不意味着一个人不是高级人才!
近年来,有识之士一直呼吁降低外语在职称、升学中的“硬约束”作用,至此终于有了重大突破。让外语走下神坛,不是说外语不重要,而是避免用外语一把尺子来量所有的人,最终把一些“就是学不好外语”的人才挡在门外!
根据刚刚公布的,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被拉下神坛的还有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以及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下面是此次职称改革的要点:
1、力争通过3年时间,基本完成工程、卫生、农业、会计、高校教师、科学研究等职称系列改革任务;通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设置合理、评价科学、管理规范、运转协调、服务全面的职称制度。
2、探索在新兴职业领域增设职称系列,职称系列可根据专业领域设置相应专业类别。目前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职称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
3、要重点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突出对创新能力的评价。
4、合理设置职称评审中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条件,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
5、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制约,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渠道。
6、严肃评审纪律,建立倒查追责机制,实行政策公开、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
估计未来在博士生、研究生招生中,外语的地位也将做适当调整。突出母语地位,给外语合适的地位,应该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大方向。
更多交流,请加本号小编微信(ID:tttmoney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