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征集
日子很难,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受苦的人最懂。
和吃苦相比,有苦难言,无人问津,可能比苦本身还难受。重生之后,叶檀老师变了很多,变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别人的苦。每周六,叶檀老师都会亲自回复,并在公众号上发出,有苦难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叶檀老师倾诉,把你的故事,发送到邮箱[email protected],叶檀老师看到,一定会回复。
文/叶檀财经团队
最近读了一本有点扎心的书,《我的骨头没有忘记》。
书的内容是关于一个华人女生,如何对抗自己的复杂性创伤。
知道这本书是因为偶然看到心理学家李松蔚给书做的序。
在序中,李松蔚写道:
复杂性创伤,是指病人在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持续地遭遇伤害,尤其来自亲人的伤害,构成了某种“日常”,以至于成为病人自我认同的一部分。
作者来自一个华人家庭,在华人的文化里,父母之爱是一种高概念的存在,打是亲,骂是爱,痛苦委屈都可以放置在爱的框架下,不容置疑。
懂事是一种变形的恐惧,本质上是在说:“我不敢向外界要求什么,我只能要求自己。”
(图源:pixabay)
这其中还有一种非常隐秘,但又足够典型的创伤机制,叫作愧疚感。父母总在向孩子们传递一种印象,似乎他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承受了很多,牺牲了很多,已不堪重负。这让孩子们倍感压力,有一种随时被置于“不义之地”的恐惧。仿佛自己的出生就是一次亏欠,给家人造成了无穷无尽的麻烦,不得不用一生的努力去清偿债务。受这种心理影响,他们会把“我不够好”的信念深植于心,日后即便想要反思,也会深感不安的,它意味着某种程度的“忘恩负义”。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和我一样,对李松蔚的文字或多或少有共鸣,如果有,可能会迫不及待打开这本《我的骨头没有忘记》,了解女生的创伤,了解自己的创伤。
书中给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我不是女孩,我是一把剑。
(图源:pixabay)
在被家庭刺痛之后,作者写道,自己盲目地撞击威胁我的一切,并在此过程中伤害了很多人。她告诉自己,这是在自卫,我不是个女孩,是把剑。
带刺的玫瑰,伤人伤己,现实中,可能我们很多人也不知不觉选择成为利剑。
你有类似的感受吗?
书中援引,匹兹堡大学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学家格雷格·西格尔的话,创伤后应激障碍,它有时是祸因,有时是福祉。
看我们如何看待过往,看待创伤。
作者写道:
父母的虐待训练了我,让我更有准备的面对危险四伏的邪恶世界。然而,成年后的我面对的世界截然不同,就像羽绒被一样松软舒适。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我的恐惧是多余的偏执。然而当坏事发生时,我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一举从缺陷变成了“超能力”。客观而言,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适应机制,神奇的人体通过这种途径不断演化,帮助我们生存。
我全盘接受这终生的斗争及其局限性。虽然我必须永远背负悲伤的包袱,但我已经变得坚强,双腿和肩膀的肌肉狭长而坚实。包袱已不那么沉重,我不再需要畏缩着匍匐而行。现在,我能提起背囊行走。就在等待野兽再次到来的间隙,我自由舞蹈。
我知道,无论它多么难以驾驭,我都是野兽的主人,且每次斗争之后,我都会坚毅地站在那里,插上我的旗帜:我依然活着,很骄傲也很快乐。
(图源:pixabay)
最后用一句,书中引用的散文诗(来自《心之所需》),送给每一个有类似感受的朋友:
“你是世界的孩子,从不比树木或者繁星卑微,你有资格存在于世间。”
言归正传,进入今天的檀几条正文。
#01
央行双十一,送惊喜
11月11日,央行发布了10月份的一系列金融数据,相比于9月份,不少数据都大有改观。
10月份M2同比增速为7.5%,比9月份的增速高了0.7%。
10月份,M1同比仍然是下降的,但是下降的幅度有收窄,从9月份的-7.4%,缩窄到10月份-6.1%。
表观数字看,改善的幅度似乎不大,但从统计意义来说,还是可圈可点。
据中金公司的统计,M2年化环比增速12.1%,是2023年一季度以来的新高,M1年化环比0.9%的增速,是近7个月以来首次转正。
据中金公司分析,M2转正主要是财政存款和民众风险资产(股市和楼市)配置驱动的。
从央行的数据来看,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这一和股市关系比较密切的项目,10月一个月增加了1万亿,结合股市成交量的变化,某种程度也能说明,民众风险资产的配置意愿。
(图源:pixabay)
从贷款的情况来看,民众投资消费的信心也在回升。
据央行数据,前十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52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51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65万亿元。
相比于9月份, 住户部门贷款增长了接近1600亿,其中短期贷款增加了500亿,中长期贷款增长了1100亿。
据海通证券的统计,10月份住户部门的贷款增长,结束了连续8个月同比负增的状态。
从结构来看,买房炒股的影子都很明显。
中长期贷款对应买房,这部分2024年10月份比2023年10月份,多出393亿,显示楼市确在回暖。
(图源:pixabay)
11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情况,也表明支持中长期贷款的表现。
据国家统计局,10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0.3%和0.1%,北京和广州均下降0.7%。
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1.2%转为上涨0.4%,为近13个月以来首次转涨。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1.0%、0.2%和0.7%,广州下降0.4%。
二三线城市表现没有一线城市那么好,但同样在回暖。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0月份,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二手住宅环比下降0.4%,降幅收窄0.5个百分点。
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5%,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二手住宅环比下降0.6%,降幅收窄0.3个百分点。
9月份之前,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几乎每个月都是全部下滑,10月份终于看到有“较多”城市开始上涨。
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有7个,比上月增加4个;二手住宅环比上涨城市有8个,比上月增加8个。
从短期贷款来看,单月增量为近五年最高,一直传言的消费贷入市,概率可能不小。
(图源:pixabay)
不过,尽管民众的投资意愿有回暖,但是企业的投资意愿,有所回落。
据央行数据,10月份,企业新增贷款1300亿元,同比少增3863亿元。
其中,短期贷款是减少了1900亿,中长期贷款增加1700亿,但和2023年同期比少增长了2100亿左右。
结合10月份,PPI等数据,企业投资意愿下滑,可以理解。
据11月8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2024 年三季度中国杠杆率报告,9月份的情况其实非常严峻。
据报告,2024年三季度,实体部门债务同比增速降至8.1%,创21世纪新低。
其中,居民部门的杠杆率下降了 0.3 个百分点,是政府、企业、居民三大部门里唯一下降的, 也是最大的拖后部门。
回过头看,9月24日后面一系列的政策,对于打断恶性循环非常重要,尤其对于居民部门来说,更是异常关键。
双十一之前三天,央行还发布了一份重要的报告,涉及未来货币政策的潜在变化,有必要在这里一并分享给大家。
11月8日,央行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执行报告,几个专栏的内容值得仔细阅读。
在专栏一中,央行回顾了过去中国的货币供应量体系,得出一个结论就是:
未来可能会调整货币供应量口径。
央行分析说,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并非一成不变,主要根据金融工具的流动性、与经济的匹配度动态调整。
我国在2001、2002、2011、2018,曾经调整过四次口径。
这几年,随着金融创新的金融市场的发展,有一些重要的新变化,影响到了M1的口径。
央行举例说,移动支付、网络支付的出现,让个人活期存款不再受制于存折,而是成为流动性极强的支付工具,货币属性增强,可研究纳入M1统计。
(图源:pixabay)
针对M2,央行说根据国际经验,随着货币政策框架以价格调控为主,数量目标逐步淡化,部分数量指标会取消,比如美联储不再公布M3。
在专栏4中,央行特别提到,当前的融资结构变化对M2有非常大的影响,导致M2波动性加大。
举例来说,银行存款流向资管产品后,非银机构购买债券、同业存单,目前是不计入M2的。
另外,如果非银机构的流动性充裕,偿还银行借款,或者购买银行持有的债券,还会使得银行资产负债表收缩,减少货币派生,M2甚至会缩减。
2024年8月末,理财产品等资管产品余额增速由去年末的3.7%升至8.8%,同期,M2增速则由9.7%降至6.3%。
未来随着房地产下行,债券、股市规模不断放大,上述波动会不断加强。
(图源:pixabay)
基于综合考虑,央行表示,正在认真研究货币供应量统计修订的方案,未来将择机发布。
新的方案,可能会调整M1的口径,而M2到底还存不存在,这一点值得关注。
11月10日,光大证券根据央行的意思,绘制了一个新口径下M1的曲线图,从结果来看,纳入移动支付等口径后,M1更加平滑。
9月份的增速从-7.4%修正为-3.3%。
#02
贸易摩擦日益频密,出口行业面临挑战
尽管10月份,出口超出市场预期,但是出口类型的公司,在A股的表现一直跑输大盘。
投资者明显忌惮特朗普上任后,中美摩擦的不确定性。
11月10日,经济学人中文网官方微博,发了一条微博,说美国众议院共和党正在考虑终止与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
2024年美国大选,共和党很可能完全执行,所以,中国面临美国的贸易压力也会比较大。
(图源:pixabay)
在舆论端,美国媒体也是在不停地渲染,贸易失衡的问题。
11月11日,BP社报道,2024年中国贸易顺差可能创历史新高。
据BP社计算,如果中国的贸易顺差继续,按照目前的速度扩大,2024年的顺差规模可能接近1万亿美元。
BP表示,2024年至今,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增长了4%,对欧盟增长了9.6%,对东盟10国,扩大了36%。
目前,中国出超的国家数量接近170个,为2021年以来最高水平。
面对中国出口的强势,各地区都在采取一些不利于我国的措施。
11月8日,欧洲委员会和欧洲29国的消费者保护部门共同成立的合作组织(CPC),表示电商平台“Temu”存在违法商业行为,警告称,如果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将对该平台处以罚款。
过去几年,包括Temu的跨境电商平台,凭借低廉的商品价格,在欧美国家渗透率快速提高,下载量也是长期保持高位。
CPC认为, Temu的商业行为违反了各国的消费者保护法规。
违反了什么消费者保护法规呢?
CPC认为, Temu游戏化的设定有问题。每次打开APP,都有标注了金额的轮盘转动,让消费抽奖,抽折扣。
这样的游戏机制,存在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行为。
(图源:pixabay)
另外,CPC还要求Temu停止,本来没打折,却给人打折的印象。
通过商品数量有限等展示方式,对消费者造成购买压力,也是不正当的。
CPC的想法,在中国可能很可笑,大家早就习惯了平台的所有套路,似乎没谁觉得是个事。
但在CPC眼里,平台的常规操作,竟然成了问题。
到底是CPC故意的,还是文化冲突,这很难拎得清。
但结果,总是国内平台受到的麻烦越来越多。
除了欧盟,印度最近也有新的动作。
11月12日,索比光伏网消息,印度拟对华太阳能征收反倾销税,最高征税幅度为90%。
据悉,2024年11月5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和越南的有涂层或无涂层纹理钢化玻璃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裁。
经过初步调查,印度贸易救济总局发现,中国七家玻璃生产商和越南的一家玻璃生产商向印度大量出口这种太阳能玻璃,其价格远低于印度国内生产成本,对印度本土太阳能玻璃行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
由于中国和越南的进口产品价格优势,印度国内太阳能玻璃行业遭受了严重亏损、现金损失和资本投入的负回报。
(图源:pixabay)
为了应对这类事情的发生,印度商务部决定对中国出口商拟征收50%至90%的反倾销税率,对越南出口商征收30%至40%的反倾销税率。
我们此前在《野心勃勃剑指中国,印度成了新能源最大赢家》这篇文章里提到,随着贸易壁垒高高筑起,市场和产能正在迅速本土化,美国光伏要美国产,印度光伏要印度产。
单纯的经济性已经逐步让位于政治经济性。
对中国新能源企业来说,麻烦在于,国内市场远远不足以覆盖本土产能,需要靠出口填饱肚子。
但在别人的市场,想要生存下去,只能夹着尾巴顺从对方的要求,即便很多要求是非常没道理的。
印度一直想成为制造业大国,中美博弈、中国产能问题,都给了印度最好的时机和窗口。
(图源:pixabay)
最近,印度央行表示,如果中国允许人民币贬值对抗美国关税,印度也会让卢比贬值。
在央行第三季度的货币执行报告里,关于汇率的表述从二季度的“坚决对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改为“强化预期引导”,似乎也印证了印度央行的担心。
从实际情况来看,人民币在特朗普当选后快速贬值,从7.1贬值到了7.25附近。
同期,人民币兑印度卢比也是在贬值的,从11.84附近跌到11.65。
尽管,人民币贬值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自己能控制的,是市场自发调节的结果。
但在目前的国际局势下,贬值非常敏感,美国、印度不会认为这是市场行为,只会认定是中国有意为之。无论初衷为何,结果只会是压力加大。
人民币会贬值到多少?
取决于美元的强度,也取决于央行对人民币的态度。
特朗普当选后,美元明显走强,这和特朗普的强美元态度,超预期的降低赤字表述有关系,也和美国的经济和货币政策有关。
据华尔街见闻消息,11月14日,在美国达拉斯联储参与主办的同当地企业领袖对话中,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国的经济现状并没有暗示联储需要匆忙地降息。因为经济表现强劲,所以联储能谨慎考虑决策。
这样的表态,再次强化了美元的强势地位。
(图源:pixabay)
在美元保持强势的情况下,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一直会在,不过最终贬值到多少,还是和国内的经济局势关系密切。
大摩在最近的一个报告中,是这么看的。
2018年到2019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11.5%,抵消了三分之二的关税。
这一个轮次,可能很难贬值幅度这么大,因为人民币汇率目前已经处在比较低的水平上,大摩认为至多是温和贬值,贬值太多了,造成资本外流得不偿失。
#03
时间不多,内需要雄起
对抗外部环境最好的方式,显然是内需崛起。
这几乎是各方面的共识。
11月8日,李迅雷在天弘基金2025年投资策略会中表示,要遏制经济收缩,政策力度必须超预期才能稳预期。
李迅雷认为,政府还有很大的加杠杆空间,可以继续加大刺激力度。
(图源:pixabay)
大摩在报告中表示,为了对冲贸易摩擦,中国政府可能会在未来1到2年加大刺激规模,但仍然以供给侧为重心。
近期财政部也在会议上表示,目前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目前财政部门正在积极谋划下一步的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这都说明924的刺激政策,也许只是开始,而不是一个明确的节点。
不过2024年,只剩一个多月,能否完成5%的目标,各方都表示怀疑。
瑞银对中国2024年的经济预期仍然是4.8%,不到5%。
每年经济目标都要拆分到每一个省,所以很多机构会从省这一单位观察,中国经济的完成情况。
据银河证券整理,从2018年开始,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省达标率越来越低。
有五成省份达标已属不易。
2024年前三季度,各省和年初制定的目标,多有差距。
除了江苏、山东、北京、天津几个地方没什么压力,福建等地压力较少,多数省份压力比较大。
按照区域划分,前三季度,考虑到广东等珠三角地区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如果5%的目标要完成,珠三角必须加把劲。
据银河证券统计,目前,按照大区域划分,长三角、成渝地区领跑,京津次之,珠三角增长压力明显。
珠三角经济增长明显较低。广东全省前三季度经济增速仅为 3.4%,和全国相差 1.4 个百分点,下属的 9个地级市中仅有2个城市的增速跑赢全国。
考虑到广东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后面一个多月,广东如果不提速,确实5%有困难。
(图源:pixabay)
目前的经济刺激,主体脉络仍然是在投资领域,在消费方面,除了房贷省出来的1500亿,汽车、家电等补贴之外,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直接刺激。
消费缺乏有力的刺激,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经济增速。
从消费的情况来看,前三季度,一线城市等消费重地,远远跑输全国水平,这个现象已经持续了快一年。
关于一线城市为何消费不振,我们此前专门分析过。
工资不稳,资产性收入下滑都是原因。
最近,麦肯锡的一份调查给出了中国消费更多的剖析,让我们得以领略一个更全面的中国消费。
根据麦肯锡的调查,中国当前消费最消极的群体,有两类,一类是被遗忘在农村的老人,另一类是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千禧一代,高位买房的人群。
麦卡锡认为,过去西方对这两类群体有比较多的理解,但忽视了第三类群体——敢于消费的人群。
据麦肯锡分析,目前中国三四线城市的居民是最有消费意愿的群体。
原因是,三四线城市的基础设施越来越齐备,高铁越来越密集,房价也相对低。
胖东来能够在许昌等地做得风生水起,除了胖东来本身的原因,当地居民的消费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图源:pixabay)
这是信任背后的消费力体现。
从麦肯锡的角度看,当前刺激消费的重点似乎应该是一二线城市,稳住这些地区的消费力,相信会对内需大有帮助。
关于提振内需,最新的消息来自11月13日,财政部等三部委下发的减税通知。
据财经网消息,11月13日傍晚,财政部、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重点是加大住房交易环节契税优惠力度,降低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
在契税方面,新政最大的改变在于:全国范围内购买首套房或者二套房,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140平方米以下的,税率由首套1.5%、二套2%统一下调至1%;140平方米以上的,税率统一调整为首套1.5%、二套2%。
按照此前的政策,全国大部分城市90平方米以上的房屋契税已经统一为首套1.5%、二套2%,但北上广深这四大一线城市的政策有所不同:二套房不论面积多大,税率均为3%。
据中信证券的分析,本次税负调整后,中国楼市的交易税已经到了历史最低,和房贷利率,首付比例一样都在历史最低位,如果这还不能刺激楼市有比较大的起色,只能进一步说明,中国楼市大周期的历史必然。
据华泰证券的分析,房产交易税收下调减免税收的规模可能不足3000亿元,约占全国每年新房加二手房总成交额的比例或不到2%。
苍蝇虽小,但也是肉,或多或少能刺激一些人们消费的欲望。
#04
比特币高歌猛进,黄金陷入泥潭
尽管美国大选结束了,但市场的动荡不减。
A股市场上,波动率明显加大,以科创50、北证50为代表的活跃指数,大涨大跌成了常态。
(图源:pixabay)
过去我们曾经分析过,ETF崛起后,被动投资成为市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ETF的变化,对市场的影响也在日益增长。
近期,随着指数的上行,部分ETF也开始从买入变成卖出,且卖出的力度之大,让人惊讶。
中国基金报11月12日消息,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统计,11月11日这一天,股民购物欲望强烈,迫不及待要兑现盈利。
双十一当日,股票ETF资金净流出超250亿元,创出2005年2月22日以来单日资金净流出的历史新高。
具体到品种,科创50及创业板指相关 ETF资金流出最多,最近5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出超 237亿元。
不得不说,这一届ETF投资者,非常理性,一直遵循越跌越买,越涨越卖的逻辑。
ETF选择在目前的点位集中卖出,也给后市的高度敲响了警钟。
当然,这也符合国家慢牛走势的政策逻辑。
(图源:pixabay)
放眼全球,特朗普当选后,黄金走势明显不如预期。
美国大选前,10月底的时候,国内外不少机构看多黄金,眼见黄金要冲击2800,不少机构给出了3000美元,甚至更好的预期。
但市场似乎总是,一致性预期强烈的时候,会泼一盆拔凉拔凉的凉水,屡试不爽。
正应了中国那句老话,反者道之动。
黄金从10月30日见顶,随后步入下跌通道,截至11月15日,已经跌破2600.
很多人不解,特朗普上台了,世界更加混乱,为什么黄金会下跌?
如果要拆逻辑,有几点原因。
特朗普明确表示,不打仗,减少战争,战争对黄金的价值在迅速浇灭。
贸易摩擦是确定性事件,预期很足,几乎不存在额外的新刺激。
第三点可能是大多数人最意外的。
此前,市场一直认为,特朗普的政策比哈里斯更加通胀,会让美国更加债台高筑。
但据我们观察,也许情况并不如外界预期。
(图源:pixabay)
在11月9日的檀几条里,我们写道:
马斯克是当红炸子鸡,按理说他比绝大多数人了解特朗普和特朗普2.0的施政思路。可最近几天,马斯克连续表示,“美国正走向破产,我们必须削减政府的开支。”
特朗普当选后,paypal mafia的另一位巨头彼得·蒂尔,也在公开场合表示,美国赤字太高,要用一切手段降低赤字水平。
这些对特朗普当选起到关键作用的人,不约而同地表明立场,不支持美国扩大赤字。
11月11日,BP社报道称,黄金大跌,主要是因为市场对特朗普上台后,更高的财政支出和更大的赤字有了不同的理解。
预期更正为,特朗普可能并不会激进地扩大政府支出,甚至采取更为审慎的态度。
(图源:pixabay)
BP社的报道,和我们此前的分析是一致的。
如果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美国赤字率不如外界预期,黄金的价格无疑会受到一定的压力。
从交易数据来看,黄金的多头也在撤退。
据21世纪财经11月12日的报道,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5日当周,投机者所持COMEX黄金净多头头寸下降15,328手合约,至221,747手合约,创最近12周新低。
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的持仓自11月15日开始出现连续减仓, 且幅度连续加大,11月5日至11月11日5个交易日,每日分别减仓1.72吨、3.45吨、2.87吨、3.74吨和4.88吨,最新的持仓为871.97吨,相比10月27日的895.24吨,减少了约24吨。
使得黄金下跌的原因可能还有加密货币的竞争。
(图源:pixabay)
在黄金走弱的时候,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一直保持强势,两者分道扬镳。
截止11月12日,比特币首次突破88000点,11月13日更是若90000美元,最高摸到93265,不过随后比特币也开始调整,11月15日价格为87756。
比特币能这么涨,自然也是特朗普的功劳。
11月15日,财联社消息,特朗普盟友提议,出售美联储的部分黄金,买比特币。据悉,该计划,旨在不增加政府赤字的情况下填补特朗普提议的战略比特币库存,即抛售美联储的部分黄金。怀俄明州共和党参议员辛西娅·卢米斯计划在明年新一届国会就职时推动一项法案。
该法案要求美国购买100万枚比特币,占未偿付代币的近5%。按当前市场价格计算,此次收购将耗资约900亿美元,不过如果该法案获得通过,且投资者抢在政府购买之前行动,收购所需金额可能会增加。
特朗普的盟友这也算投其所好了,如果真的能推动,减持黄金,增持比特币,对比特币无疑是又一利好。
(图源:pixabay)
到底特朗普自己对数字货币怎么看?
最近有人拿出了,特朗普在BTC 2024大会上的演讲精华来学习。
我们也在这里分享下,特朗普对于加密货币的核心观点:
让美国在数字加密货币保持领先地位。如果我们不拥抱加密货币和比特币技术,其他国家将占据主导地位。
在我担任总统期间,永远不会有央行数字货币(CBDC),将命令财政部停止创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数十亿人将会把他们的储蓄存入比特币,永远不要卖掉你的比特币。
比特币不会威胁到美元,拜登政府的行为正在威胁美元。
比特币市值未来会超越黄金。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 END --
叶檀财经矩阵号
声明:由叶檀财经运营并管理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有且仅有叶檀财经、叶檀暖人生、叶檀聊人生、半间白云、叶檀说、檀谈人生,请用户认准上述账号。但凡与上述微信账号不一致的公众号均非叶檀财经负责运营管理,叶檀财经对其任何行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檀香们小心识别,谢谢!
作者:叶檀财经团队 编辑:旦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叶檀财经作品 | 尽情分享朋友圈
喜欢请您点个赞👇